何嘉生
摘要:在當前新時期背景下,教育教學都在不斷改革,尤其對于小學低年級來說,鑒于此階段學生的特殊性,班主任實際工作更加艱巨。班主任應從言行、思想、意識等方面正確引導小學生,助力其養成良好習慣,大幅度提高小學生道德品質與素養,使其能不斷成長與進步,讓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更具意義與高效性。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體會
前言: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工作本就精細而繁瑣,尤其是低年級,由于學生年齡尚小,各項能力與自制力過于薄弱,且又是學習乃至接受思想教育的初始。因此,班主任的引導也就尤為重要,同時在日常工作中面臨的挑戰更大。班主任可從多方面著手,對小學生言行加以約束,并在思想與意識上給予正確引導,讓小學生逐漸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日后學習發展奠定基礎。
一、加強學生常規教育,助力良好習慣養成
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于學生而言將終身有益,因此,在小學低年級,學生啟蒙關鍵時期,班主任要從小開始加強對其進行常規教育。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小學生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班主任可從多方面著手,投入更多精力與耐心,在學習與班級生活中規范小學生的言行,并以身示范,讓小學生能受到正確引導,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不斷努力自我約束與管理,長此以往則能助力小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得以實現不斷進步。
例如,在學習上,應要求小學生在課間準備好下節課學習用具;課堂上有問題需舉手,不能隨便講話,教師允許后才能發言;課堂坐姿端正,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完成做業,要做到自主預習與復習。在校園生活中,不打架罵人,學會運用禮貌用語,見到師長需主動問好;不亂扔垃圾,保護校園與班級環境整潔,以上都能作為班主任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如此加強加常規教育,要讓小學生有適應過程,使其能在思想與言行上受到正確引導,通過明確的學習目標逐漸養成良好習慣。既能展現優秀的班級風貌,還能促使小學生實現自我約束,從而不斷提高其品質、素養與道德,讓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效果更顯著。
二、給予學生更多關愛,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小學紙年級的學生離開父母,走進校園,難免會產生焦慮且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狀態,這使其更需要班主任的關懷,讓小學生能緩解心理負擔,更好的融入到學校生活與學習中。那么班主任就應給予小學生更多關愛,并以聊天方式經常與其進行交流,能了解小學生的愛好、興趣、日常生活及家庭等情況。如此一來,可消除小學生對新環境的陌生感,更加依賴與信任班主任,從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這對班主任工作順利開展有很大促進作用。
例如,部分小學生由于性格內向,剛剛步入校園,會顯得局促、緊張、不安,這將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與發展。對此,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小學生動態,并給予其更多關愛,在課余時間積極與小學生聊天,通過交流了解實際情況,再采取有效方法去解決問題。比如耐心聽取小學生的想法,多使用贊揚與鼓勵的語言,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心;或針對其存在的問題給予可行性的建議和幫助;多參與小學生之間的活動,了解他們的愛好與特點,以樂觀、包容的心態對等每個小學生。如此能減輕其心理負擔,拉近班主任與小學生之的距離,實現融洽師生關系的建立,為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培養班級干部隊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班級干部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助手,也是班集體核心力量,班主任工作是否能順利開展以及取得顯著效果,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與班級干部能力的強弱有很大影響。因此,班主任應重視對班干部隊伍的選擇與培養,可在班級中挑選各方面能力較強且具有優秀品質的小學生,并對其加以培養及思想教育,讓小學生能有為他人服務意識,在鍛煉中健康成長,促使小學生得以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在每天早讀環節,班級干部就能起到很大作用,早讀是小學生每天必備功課,時間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鐘左右,為了避免浪費,將寶貴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班主任應選取幾名責任心強且較為自律的小學生,在每天輪流一人負責監督早讀,將全班閱讀情況作好記錄。再交由班主任檢查,并在每周的班會上開展“讀書小明星”評比活動,同時進行積分制,認真讀書的小學生應給予加分、表揚和獎勵,反之則應適當扣分。如此一來,就會讓小學生認識到自身不足之處,并及時改正,從而產生積極的心態,在不斷努力提升過程中實現進步。
總結:
在新時期背景下,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涉及到的范圍更廣,也更加繁瑣。受學生年齡影響,班主任有必要從小對其加強常規教育,并給予小學生更多關愛,著重培養班級干部。以此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助力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其全面發展有極大促進作用。同時還應實施德育教育,讓小學生在思想與行為上受到正確引導,得以身心健康成長,保障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海濤.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體會[J].課程教育研究,2020(19):196-197.
[2]杜桂鳳.淺談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