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明宇
摘要:不論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還是新課改的主要目標,都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作為了學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擁有社會責任感,才能真正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建設社會中去。所以對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加強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將從社會責任感培養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出發,并對目前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進行詳細分析,通過分析結果對如何更好的在政治課程中開展對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進行策略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給我縣的高中政治課程的開展提供一點啟示。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社會責任感;策略研究
在目前的高中政治課程開展過程中,對于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所占比重不大,且大多是走馬觀花式的內容。而社會責任感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其立身于社會,奉獻與國家的基礎。高中階段對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樹立起堅定的社會責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利用高中階段的政治課程的開展為載體,重點對如何開展社會責任感的形成進行了策略研究。
一、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意義分析
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新課改的主要目標,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因為新課改的相關要求里,將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放在了首位,而社會責任感正是一個人品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是對其品德教育的重要補充,也體現了目前素質教育中關于全面發展的具體要求。
同時,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于高中政治課程的理解。高中階段的政治課程,其主要教學內容包括了對于目前我國制度的普及以及學生人生觀念的養成。所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可以幫助學生從家國大愛、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對所學的知識和觀點產生共鳴,從而加強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在自己的感情基礎上展開學習,也能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對高中政治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當然,對于高中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還能夠增強社會各行各業的凝聚力。因為社會責任感的主要內容,就是引導每一個人將個人的奮斗匯入社會發展的洪流中去。因為社會責任感的增強,各行各業的人都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就會推動國家和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二、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現狀分析
其實在我國的高中政治課本中,已經在加入這部分的內容,但目前來說,在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課本中對于社會責任感的內容涉及較少,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政治課本中很少會見到這部分內容,導致教學效果方面就打了折扣。另一方面,政治教師在開展課堂教育時,形式上缺乏創意,也沒有注意引進相關的實例。這樣的現狀讓學生很難對教師所講的內容產生共鳴。同時,也會因為這樣以為的枯燥教育方式,破壞學生對于社會責任感的學習興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高中政治教學中加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具體措施
高中政治教學,其目的在于培養對于社會有用,品行端正,具有正確三觀的社會主義青年,如何更好的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筆者提出了以下措施。
(一)以實際案例引領學生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據政治課程中所要傳達給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以及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的提升,更加精細,系統的完善自己在政治領域的專業知識,并且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一言一行中向學生傳遞社會責任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與社會的關系密不可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比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捐資助學,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向學生展現真正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應當怎么做。或者在課堂中引用相關具體案例來向學生展示社會責任感在每個人生活中,應當怎樣踐行。比如,可以以人民的老支書李延年同志為例,扎根基層數十年,用自己的畢生積蓄帶領村民發家致富,舉這樣的例子來向學生提供一個清晰的行為準則。
(二)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
高中政治教學對于課本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發掘,教師要充分將課本中所要傳達,所要展現得意思完全的傳授與學生。并且,圍繞社會責任感的教育目標進行深入教學,從多角度,多層次來向學生展示這一知識點。讓學生更好地吸收,理解這一內容。比如教師在這一內容講解時,可以將這一內容從學生自身擴大到整個社會來,讓學生深刻的思考。諸如學生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只有青年人乃至全社會人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才能夠讓社會和諧前進,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目標,并且社會責任感鼓勵他們成長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能力,對社會具有重大貢獻的人。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一方面,需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的傳授,完善自己的教學理論,增加自己的理論內容。另一方面,需要帶領學生積極實踐,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學會獨立思考,并與實際聯系,增加自己對社會的認同感。并且老師可以利用一些當下的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發表不同的意見,在學生與學生不同意見的碰撞中,得出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對于實踐平臺,學校應當提供更多讓學生實踐的平臺,社會組織應當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關注,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其在實踐中提升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
(四)教學的評價機制
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實踐中的表現以及思維活躍程度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加強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國家的繁榮,在學習中增加社會責任感,在實踐中勇于擔當。
之所以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是因為社會責任感對學生個人,對整個社會的意義十分重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挖掘專業知識,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完善學生的評價機制,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具有擔當意識。
參考文獻:
[1]黃麗花.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J]. 高考, 2019(18):2.
[2]茹月.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 2019.
[3]黃滿秀. 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路徑[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013(0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