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智萍
摘要:生本教育即以學生為本,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核心。學生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以學生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更好地適應學生的特點,滿足學生們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語文作文教育中,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入就是為了轉變過去僵硬、死板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生活感悟和情感體驗的挖掘,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關鍵詞:生本教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一、生本教育概述
(一)生本教育的定義與內涵
生本教育是指以學生為中心,致力于學生成長發展的教育理念,該理念與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思路相吻合,都肯定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以此進行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傳統教育理念相比,生本教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學生學習體驗的優化,使學生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習習慣的培養。
生本教育主張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基準進行教育設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樂于學習。根據生本教育相關理論,學習以及創造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他們本身就擁有無限的學習潛能,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將這種潛能充分調動起來。在貫徹生本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單方面地向學生們灌輸教材中存在的知識點以及自己的理解,而是要將知識點融入一定的框架中,通過線索的設置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發現,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主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生本教育對于現代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意義分析
生本教育理念和過去教育理念最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側重點上,前者認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感悟才是學習過程中最基礎的部分,它們影響著學生精神世界的拓展延伸。這就要求教師在知識傳授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自身的情感感悟。基于此,生本教育提倡取消過去長期存在的考試測驗。但以目前我國國情來看,應試教育很難在短時間內從根本上消除。面對這種狀況,可以采用折中的辦法,即對教育教學評價體系進行重構,賦予學生自主權,豐富評價方法和內容,降低學生們承受的壓力。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則應精準把握自身定位,承擔引導和啟發的職責,將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這樣同樣有利于學校德育工作的推進。
二、生本教育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融合應用
(一)注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是推動其主動參與學習的主要動力,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語文是一門飽含人文性且與實際生活關聯甚密的學科,小學語文涉及的內容頗具基礎性,從基本的拼音、字詞、句段等入手循序漸進,無法調動學生興趣也無可厚非,語文作文這類考驗綜合文字應用能力的課程對小學生而言同樣具有挑戰性。因此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不能刻板地追求作文技巧的傳授和套用,而是要將其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心靈情感的成長發展聯系起來。例如在布置習作練習時,教師可以對寫作內容進行合理的設置,讓同學們借著機會說一說自己的心里話,如《給XXX的一封信》,以這樣的形式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表達出來。如此真摯的自我表達遠遠勝過依托于虛假情感的遣詞造句,即使它裝飾的天花亂墜。學生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將逐步體會到情感自我表達的暢快,繼而對作文產生興趣。
(二)將生活情感引入到作文創作中
對于小學生而言,不可能要求他用嚴謹精致的語言在經過反復的曲折回轉之后,從多個方面將一個深刻的主題表達出來,他們常常會將自己能夠觸及的事物搬到自己的作文之中,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因為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往往最能體現出其情感。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不要刻意地追求學生寫作技巧的掌握與應用,而是要引導鼓勵其釋放自己的心靈,發散自己的思維,將一切信手拈來且富有靈性的元素融入自己的作文中,可能是一件小事、可愛的動物、游玩的快樂等等,讓學生們依托生活進行思考和創新。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盡可能地保留住那一道與生俱來的靈光,不至于成為一個機械文字的擺弄者,而是創造者。
(三)引導學生形成自我認知
經過新課改之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語文學科教學主要承擔著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小學生處于人格形成初期,更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作文教學在學生人生觀形成的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因為作文是情感表達的有效工具之一,教師可以以日記作業的方式引導學生們體悟生活,而教師則可以借此了解學生的心理成長發展,通過和學生交流溝通的方式解決一些隱患,為學生的成長發展保駕護航。
(四)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訓練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措施,廣泛而深刻的閱讀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積累,使其掌握更多的寫作和表達技巧,另一方面則可以促進其心智的發育。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應該遵循生本教育的理念,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需求,選擇合適的閱讀課件,推薦合適的課外閱讀書目。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同時傳授他們一些正確、高效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的效果。如注意閱讀過程中的積累,對其中的精彩部分進行摘錄。再如,定期組織學生們開展閱讀交流會,談一談閱讀的感想,分享閱讀經驗。
(五)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習氛圍的營造,為學生們打造一個自由、舒適、和諧的學習環境,提高課堂參與度。具體來講,教師在應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在此階段,教師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學習目標,提高預習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能夠突出學生自主性的教學模式,如小組合作教學,通過學生們之間的相互幫助和扶持實現共同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生本教育理念需要教師充分調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基于學生需求采取教學方法手段,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以及情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建家.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考試周刊,2019(60):32.
[2] 夏靜.注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70.
[3] 黃月明.小組合作促進生本教育——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為例[J].新課程(上),2019(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