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漢聲
摘要:無論是從理論層面上來看還是從實踐層面上來看,電子技術課程的課堂教學都有著較大的難度,如果學生的基礎不足且思維能力有限,在進行該課程的課堂教學時就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為了能夠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教師應該積極地應用多種新的教學方式來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而混合式教學就是其中一種。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中職;電子技術
一、多功能教室的建立
混合式教學模式有著很強的綜合性,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教室則不能夠滿足這種教學模式的要求,在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混合式教學理念來組織學生進行翻轉課堂或者分組教學,因為會包含多種多樣的形式,所以對教室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職院校需要重視多功能教室的建立,以滿足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需求。首先,多功能教室需要能支持多媒體視頻的播放,并能實現網絡教學,讓學生可以同時開展線上、線下教學。其次,多功能教室要符合實踐活動要求,通過虛擬模型將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讓原本十分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直觀,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在中職院校電子技術課程中,會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因此在建立多功能教室時應考慮到實踐活動的特征,從而實現教室功能的完善,例如要考慮到實驗設備的分配和空間布置等,并且要進行互聯網的連接,如果中職院校的經濟實力較強,也可以配備觸摸高清電視,這樣畫面顯示會更加清晰,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網絡資源庫的建立
在中職院校電子技術課程課堂教學中,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保證擁有足夠的教學資源,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增強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效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中職院校都十分重視建設網絡資源,給予學生自主學習非常大的支持,但從實際獲得的效果來看卻并不好。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網絡中的信息過于復雜,無法貼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內容,那么教師在對這些資源進行利用時,其價值則很難被完全發揮出來,因此中職院校需要建立一個貼合學生實際學習內容的網絡資源庫,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奠定重要的基礎。具體來看,首先,要進行課程信息庫的建立,中職院校有著十分完善的培養方案和目標,要求學生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以此為前提來建立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在對教學方向進行明確后,可將課程內容納入資源模塊中,然后針對各個模塊融入教學資源,確保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理論支撐依據。其次,要建立一個更加完整的教學資源庫,在開展混合式教學時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逐漸變為主動的探索,但也不能夠忽略教師的引導作用,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教學內容來為學生制作符合他們學習能力和需求的課件,并在開展混合式教學時針對教師制作的課件將其納入教學資源庫當中,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提供便利條件,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
三、對混合式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豐富
網絡資源庫及多功能教室的建立是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基礎,為了創造更好的教學環境,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需要教師采用多樣化的組織形式。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適合所有學生,所以在對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明確之前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電子技術這門專業課程的實踐性非常強,所以可以選擇分組教學、項目導學等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對這幾種方法進行依次分析。
首先,在電子技術課程課堂教學中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以課堂上的學生能力和實際情況為依據進行小組的劃分,每組6人以內為宜,從而確保各個小組中的所有學生都能夠得到發揮的機會,且不會讓組內的學生感覺到過大的壓力,在完成小組的劃分之后,可以通過小組內部選舉的方式來決定組長,然后由組長來輔助組內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通過分組教學的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并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尤其是一些基礎不好的學生,可通過分組學習的方式逐漸學生之間的差距,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在電子技術課程課堂教學中采用項目導學法,以此來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例如在學習電子產品裝調實踐內容時,可將其分為多個項目,由學生通過項目分析的方法來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識,在學生完成這項任務之后,可進行相互之間的分享,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對所學知識點進行復習的過程,最終達到一體化教學的效果。
最后,因為電子技術這門課程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并且課程內容相對來說較為復雜,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必須要進行實踐過程,其中某些單元電路十分復雜且重要,需要學生進行多次的實踐操作,這樣才能夠增加學生的熟練度,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因此,作為中職院校電子技術課程教師,就可以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搭建一個電路仿真系統,這樣在電子技術課程課堂教學中就可以通過仿真軟件對學生進行虛擬訓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職院校中的學生大部分有智能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這些移動終端,那么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通過這些移動終端下載電路仿真軟件,包括Proteus和Multisim等,這些電路仿真軟件的效果都非常好,并且有著很強的直觀性,能夠為學生提供真實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實踐過程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更有針對性,這對完善學生的專業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想要將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地融入電子技術課程課堂教學中,需要制作出與課堂教學任務相配套的數字化資源,并要將其中的知識點和時間進行合理的控制。同時要創造一個好的網絡環境,為學生的線上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另外,由電子技術課程教師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工作。目前,中職院校電子技術課程課堂教學對于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需要中職院校方面持續進行創新和改革。
參考文獻:
[1]?陳冬梅.基于翻轉課堂的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3):173.
[2]?雷志坤.基于智慧課堂的高職課程教學探討:以“機電云課堂”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青春歲月,2021(8):248.
[3] 李娜,孫立功.基于“MOOC+翻轉課堂”的“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新課程研究(下旬),2021(2):48-51.
[4]?劉麗瑩,任琴,秦冰.淺談如何提高高職院校電子技術課程課堂教學效果[J].科學與財富,2020,12(33):209.
[5] 成楨.電子技術課程課堂教學創新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20):207-208.
[6]?王文星.“電子技術”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探究[J].絲路視野,2018(36):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