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海云
摘要:作為小學教師,不應將傳遞知識當作主要任務,應思考通過教學活動要培養怎樣的人,也就是說在知識教育基礎上,更應做好德育教育,從而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良好發展。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一切培養思想道德品質的手段,這樣才能真正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基于此,本文針對如何利用誦讀國學經典滋養學生的優雅品格做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教育教學;國學經典;優雅品格
近年人們對國學經典誦讀越來越重視,希望通過挖掘國學經典中的德育元素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這也正是所有小學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關注的。應真正做到在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基礎上,將國學經典引入小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國學經典成為引領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
一、在小學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的注意事項
第一,應采取更有趣的方式融入國學經典。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小學生了解未知事物依賴的都是個人興趣,只有采用小學生更喜歡的方式,才能達到有效激發興趣的目的,因此帶領小學生開展國學經典誦讀也要從激發興趣的角度入手,比如通過游戲、觀看國學經典動畫視頻等方式融入國學經典,這樣才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國學經典誦讀當中[1]。第二,要讓小學生真正理解國學經典開展國學經典誦讀,不能只停留在讀的層面上,要真正做到深入國學經典,做到將內涵挖掘出來并傳遞給學生,更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和吸收,這樣的國學經典誦讀才更有意義。才能真正成為滋養學生優雅品格的養分。
二、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的有效策略
(一)鼓勵學生家長共同誦讀國學經典
針對小學生開展國學經典誦讀,首先要獲得廣大小學生家長的認可,讓學生家長真正了解誦讀國學經典對孩子的好處,然后讓學生家長也參與到國學經典誦讀當中,一方面可以讓家長監督孩子,另一方面當孩子在誦讀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內容時可以向家長請教,更重要的是讓廣大家長也能夠通過誦讀國學經典和孩子共同提升、共同發展。父母陪同孩子共同誦讀國學經典可以選擇一些淺顯易懂的素材,比如《弟子規》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其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告訴人們要誠信、友善、孝順,家長和孩子共同誦讀《弟子規》時可以將這些內容告訴孩子,但要注意應采用能夠引發孩子共鳴的方式,或者直接將弟子規中的某些內容化為實際行動,比如觀看和弟子規有關的動畫視頻,或者為孩子布置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另外,家長也要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按照弟子規的內容做人做事,這樣才能通過誦讀《弟子規》幫助孩子逐漸塑造良好的品格[2]。
(二)營造良好的誦讀環境
首先,在學校中可以設置一些和國學經典有關的警示標語,或者懸掛相關作者的頭像,另外也可以利用專門一段時間作為國學經典的誦讀時間。比如每天早晨當學生到校還沒正式開始一天學習之前,利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專門誦讀國學經典,在學生誦讀國學經典過程中播放我國一些民族樂器演奏的經典曲目,以此營造一個沉浸式的誦讀環境。另外,誦讀國學經典目的是推動學生良好品格的發展,因此國學經典誦讀不應只停留在表面,應通過各種方式帶著學生深入國學經典的內涵。比如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以表演活動為例,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國學經典表層含義的基礎上,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將國學經典內容呈現出來。教師要經常了解學生在誦讀國學經典過程中都有怎樣的收獲,學校也可以定期舉辦國學經典的誦讀比賽,讓因為比賽設置一些小獎勵,從而既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同時也促進其深入國學經典內涵。由此便能夠營造國學經典誦讀的良好環境,讓學生在環境的影響下不斷發展優雅品格。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開展國學經典誦讀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首先教師對國學經典要有較為深刻的理解,能夠將國學經典的真正內涵挖掘出來,然后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有針對性地指導。但要注意,指導小學生誦讀國學經典,教師的介入不能過多,要以學生的自主理解為主[3]。仍然以《弟子規》為例,先帶領學生誦讀《弟子規》,然后詢問學生對《弟子規》的理解,比如“事雖小,勿善為”這一句,讓學生闡述具體這句話的理解是什么,學生闡述之后再由教師綜合學生的理解進行總結性指導,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面對小事也不能擅自做主,從而讓學生懂得,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參考他人的建議。
結束語:
綜上所述,無論教師還是小學生家長,對國學經典誦讀的重要性必須具備正確認知,然后通過多種手段開展國學經典誦讀,以此將國學經典誦讀融入到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讓學生的優雅品格在國學經典內涵的滋養下不斷發展,最終達到推動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婷婷.國學滋養師生心靈誦讀彰顯學校特色\r——讓學生徜徉在國學經典之中[J].新智慧,2019,21(15):15-17.
[2]傅平.誦讀國學經典,滋養幸福人生[J].作文通訊,2020,08(4):36-37.
[3]朱永星.探究國學經典誦讀對學生品行的影響[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4):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