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蜀新苑小學 王亞之
新課改實施以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學習興趣以及綜合能力與素養的發展逐漸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教師嘗試應用多種教學策略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方法,希望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真正體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征展開教學活動,以此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綜合能力不斷提升,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小學數學教師嘗試將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希望在改變課堂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不斷提高。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后,學生會主動向教師以及數學知識不斷靠近,成長為樂于學習的學生。
例如,在學習“可能性”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先通過創設轉盤情境揭示課題,為后面的摸球游戲活動打基礎。當教師從袋子中摸出小球后,鼓勵學生猜測摸出小球的顏色和可能性時,他們的參與度明顯提高了,積極主動地和教師進行互動。在學生掌握了隨機摸球事件的確定與不確定性后,數學教師又引導他們小組合作,自主進行摸球游戲,并詳細記錄摸球的數量,逐步認識到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怎樣判斷可能性大小等問題。在多種形式的趣味數學課堂中,學生不再感到單調,學習積極性明顯提升,既能夠獲取相關知識,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也隨之提高,為后面學習其他知識夯實了基礎。
小學數學教師利用多媒體將單調的數學課堂變得形象具體起來,很多數學知識也變得更加生動、有吸引力。多媒體引入數學課堂后,學生的主動性明顯提升,他們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并積極參與到活動討論過程中,在高效獲取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升數學素養。
例如,在學習“垂直與平行線”的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一上課便利用多媒體將生活中常見到的筆直的公路、斑馬線、手電筒照射出來的光線等圖片展示出來,并提出問題:“這些是什么線呢?”學生立即結合生活常識描述這些線,并列舉出更多的身邊的線,對線的研究產生了興趣。在多媒體環境下的趣味數學課堂中,學生對各種線的學習興趣逐步提高,當數學教師將線段、射線、直線三種不同的線描述出來后,他們能夠主動地分析和研究剛才提出的幾種線屬于哪種形式。在趣味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性明顯提高了,不僅快速掌握了三種不同形式的線的特點,還為后面學習平行線和垂直等線段關系打下了基礎。
眾所周知,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有著密切聯系,數學知識不僅來自生活,還能在生活中起到輔助解決問題的作用。很多小學生常常發出“學習數學有什么用”的質疑,為了促使他們從小就懂得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緊密聯系,促使學生能夠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聯性,逐步學會應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學習“升與毫升”的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一上課便提出問題:“同學們每天喝多少水呢?”有的學生回答:“我能喝掉5杯水!”有的學生說:“我只能喝2杯水!”學生說出的杯數都不同,教師繼續說:“大家思考一下,喝水的杯數越多,喝水量就一定大嗎?”有的學生說道:“當然了!”有的學生反駁道:“不一定!”教師隨之鼓勵提出反駁意見的人說出理由,他立即指出了杯子大小的不同,教師也由杯子盛水量的問題引出“容量”的概念,并通過觀察與比較兩容器大小的例子,引出“升”和“毫升”兩個容量單位,促使學生了解兩個容量單位的意義。在課上,數學教師還將生活中常見到的水、飲料、油等液體展示出來,鼓勵學生認識到“升”與“毫升”的不同,并教會他們正確應用兩個單位描述生活中的商品容量,進而提升學生的應用意識。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師除了要通過趣味性教學法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外,還要將多媒體和生活引入數學課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能夠在高效獲取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