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年先鋒隊是少年兒童的群團組織,也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織,它不僅可以強化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加強小學生自我監督的意識,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責任感培養。而執勤活動是少先隊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在開展他人教育的同時,進行自我教育。少先隊員在執勤活動中更容易認清自己的責任,從思想上認同、內化,最終體現為個人的責任擔當。
關鍵詞:小學;少先隊;執勤活動;責任擔當
一、 引言
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時,習近平總書記親切致信:“廣大少先隊員要在少先隊這所大學校里立志向、修品行、練本領?!倍熑伪闶菍崿F這三方面目標的基礎,從小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才能讓學生立下鴻鵠志、修煉好品行、鍛造硬本領。當前存在一部分學生遇事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指責別人;做事情沒主見、半途而廢等等,這些現象恰恰反映了學生責任意識的弱化和缺失。而少先隊的執勤活動正好為改善這類情況提供了平臺,在執勤活動中,學生遇到問題會主動解決,積極承擔任務,進行自我管理。文章研究了少先隊執勤活動中隊員責任擔當缺失的原因,并探討了如何在執勤活動中提升隊員責任擔當的策略,以期為少先隊活動組織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 探本窮源——學生執勤時責任擔當的缺失
校園文化建設中,少先隊每日常規執勤活動早已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校園清潔衛生監督、校門出入監督、班級紀律監督等。作為一種教育實踐形式,執勤并非是一種單純有秩序的校園常規活動,更重要的是一種通過培養學生勞動意識來提升學生責任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實踐途徑。因此,重視少先隊執勤活動,通過其培養學生責任擔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目前少先隊員執勤時在學生責任感方面有所缺失,主要體現在自我責任擔當意識淡薄和集體責任擔當意識匱乏等方面。
(一)自我責任意識淡薄
少先隊每日執勤時,學生分布在不同崗位各司其職:有的在校門口檢查紅領巾佩戴情況,有的在教室檢查衛生情況,有的在各樓層督促紀律等等。然而,在實際情況中,很多隊員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各個崗位中的責任和擔當。他們僅僅把學校執勤當作一件很光榮的事情,自我責任意識較為淡薄。比如,在各個樓層執勤的隊員,本應督促各班級的學生進行早間晨讀和午間閱讀,但他們卻經常只在走廊上走來走去,盡管已經強調很多次,但他們的角色意識仍然較為薄弱。再如,作為個人分工明確的活動,隊員在執勤中時常會出現晚到、缺崗的情況,還會抱怨“不就遲到一次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老師,這個崗位我不滿意”“老師,為什么總是讓我執很累的地方”,這類同學還未擺脫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從他人身上找原因。此外,少先隊對當周執勤情況進行分析總結,開完會他們經常忘記關門、關燈……
諸如此類的情況時有發生,說明隊員的自我責任意識還不夠。少先隊的成員大多數是從中高年級挑選較為優秀的孩子,但在他們身上仍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更何況是其他同學呢?當然,這也和他們認知水平有限相關,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發展水平較低,很難形成對自己以及其他同伴正確的責任意識和擔當。
(二)集體責任意識匱乏
值勤活動是少先隊集體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維護少先隊榮譽的一種方式。每個部門都是一個集體,每個人都是集體的重要成員,而各個部門又構成了整個少先隊組織,彼此間不可分割。但是,在當前每天的執勤活動中,遲到、早退、缺崗現象常常發生。在某個崗位確認執勤時,同部門的其他人沒有及時協調、幫助。另外,在學校重大活動中,各個部門之間溝通、協調較少,他們沒有意識到同屬于少先隊這個組織,僅僅認為隸屬于某個部門,缺乏集體意識。
三、 揚起風帆——執勤活動提升小學生責任擔當
責任培養主要分為三個步驟,遵從、認同和內化。目前小學生僅僅處于遵從階段,這與他們的年齡特點有關,因此也導致了責任教育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在培養隊員責任擔當時,教師一開始就要引導學生嚴格端正態度,時刻牢記加入少先隊的使命和擔當。在執勤時,教師要鼓勵隊員自主解決執勤過程中的問題。
(一)增強主體意識,形成責任認同
小學生的責任感是逐漸發展的,從學生剛剛加入少先隊到能夠自覺承擔起自身責任期間,需要教師的良好引導。尤其是剛剛加入少先隊時,教師要給學生強調端正態度,嚴肅對待少先隊執勤任務。很多學生加入少先隊,僅僅認為自己不同于其他學生,沒有意識到少先隊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對于這樣的情況,大隊輔導員應每周參與到各個部門的會議,并每月開展一次全體會議,適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為他們指明方向。通過主題發言、小組展示以及評獎評優等方式,使學生形成責任認同感,讓他們從內心認識到執勤的重要性以及責任感。只有讓他們自己從思想上認同,才會在行為上真正落實。
(二)提供實踐機會,實現責任內化
責任擔當是在一次次的實踐和主動作為中培養的。在少先隊每天執勤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給學生解決問題提供了一次次機會。同時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讓他們勇于承擔責任,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代勞。在每個月的全體會議上,大隊輔導員可將平日執勤過程觀察到的各種現象整合成不同的情境,讓隊員現身說法,親自來演一演、談一談,在活動中滲透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鼓勵學生發揮集體力量共同解決問題,實現責任內化。
比如在校園清潔衛生監督執勤中,學校隊員發現在同一時間同一個路段有多人次的亂丟垃圾現象。一開始,隊員向筆者詢問是否要處罰這些同學,筆者告訴他們在執勤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自己解決。隊員經過開會商量后,決定先不處罰這些同學,而是觀察為什么是這個路段亂丟垃圾的現象最嚴重。經過一番觀察,隊員發現,這是午間用膳時間,學生按照規定路線走這條路去倒餐,而這條路上的垃圾筒間隔太遠,學生用過的紙巾還未走到垃圾桶處就亂飛,手里還拿著餐盒也不方便撿,造成同學們丟垃圾不方便。于是隊員向學校后勤部門反映情況,在這一路段增設了兩個垃圾筒,從此這個路段不再紙屑亂飛。通過這次事件,筆者發現隊員在執勤過程中不再是簡單機械地執行任務,而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真正將學校的清潔衛生監督的責任落到了實處。
四、 燃起明燈——榜樣教育發揮正確導向作用
毛主席曾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睂τ谏傧汝爜碚f,榜樣教育旨在培養少先隊員的優良品質,讓少先隊的土壤培育出更多志向高遠的學生,讓榜樣教育的力量感染所有學生。許多學校開展少先隊榜樣教育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評選表彰先進,諸如“美德少年”“優秀少先隊員”“三好學生”等等。這些方式雖然起到了一定的宣傳榜樣的作用,但對少先隊員責任擔當的培養還不夠。基于上述分析,在執勤活動中培養少先隊員的責任擔當還可采用如下對策優化榜樣教育。
(一)推陳出新,堅持團隊化和多樣化
在開展榜樣教育時,范圍不能僅限于學校,也不能僅限于個人,應多開展團隊性活動。比如在雷鋒月活動中,學校組織執勤的少先隊員成立了5組紅領巾服務隊,分別對周邊公共汽車服務點以及村街里巷開展衛生清掃活動,然后互相檢查衛生,尋找優缺點,在隊員的綜合考察下自主推選出表現優異的團隊加以表彰,效果顯著。
在榜樣教育時,還要體現出多樣化。比如在執勤隊員中開展互幫互學,即“手拉手1+1”活動:可特別設立一個“榜樣教育月”,大隊部對這個月的執勤活動進行細致安排,各中隊按照要求,讓隊員找找自己的不足,并與一名較為優秀的小伙伴結對,制訂改進計劃,填寫“手拉手1+1”記錄卡;輔導員指導隊員在執勤過程中按照計劃改進不足,每周通過結對伙伴的評價予以記錄和評定,加上所屬執勤區域的效果,在月末表彰優秀個人和團隊。
(二)激發情感,營造榜樣學習氛圍
榜樣教育要注意激發少先隊員學習的情感,上學期學校推出以“心有榜樣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少先隊執勤匯報展示活動。通過“榜樣的力量”情景講述、“榜樣在心中”音詩畫表演、“中隊榜樣名片”快板大串燒等精彩節目進行匯報展示,呈現學校少先隊執勤活動的相關成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通過多種文藝活動,營造出“學校樹榜樣、中隊有榜樣、隊員學榜樣”的良好氛圍,激發隊員學習榜樣的情感。其實,少先隊榜樣教育的目標是要讓今天的少先隊員在一二十年之后,在人生觀已經形成的時候,他們的心目中仍然有自己追求的形象和標準。
(三)教師參與,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小學生的模仿意識很強,尤其是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培養少先隊員責任感時,教師也應該積極發揮模范示范作用。比如,學校每天都有安排8位老師進行值日,分別對校門口、各教學樓層、廣場、操場等地方進行巡視,教師自身要做到不遲到、不早退,各司其職,在規定地方來回巡視,出現狀況積極想辦法處理。每日的執勤隊員看到后,自然會有樣學樣。
當然,在學生執勤時,教師也要多關注、多詢問,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積極提供幫助,協助其完成執勤工作。一日,筆者在值日時看到校門口有一位一年級的小朋友坐在地上哭鬧著不進教室,其家長也束手無策,本想上前勸說,卻看到在校門口執勤的少先隊員過去湊在他耳邊親切地講了幾句話,輕輕擦拭他的淚水,牽起小手一同走進學校。筆者想,這就是“暖心教育”吧!教師在隊員執勤時給予關心和愛護,隊員也會將這種“愛”帶給其他同學,強化少先隊員責任感。
習近平總書記賀信指出:“共青團要帶領少先隊履職盡責、奮發有為,為紅領巾增添新時代的光榮?!倍覀冚o導員作為紅領巾人生路上的啟明燈更應義不容辭、挑起重擔。聚焦責任,蓄力發展,相信在學校正確的引導和鍛造下,少先隊員會明晰責任擔當意識,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蔣莉.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的小學責任教育實踐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5.
[2]土旦次仁.小學少先隊員的責任感及其培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34):14.
[3]程純.開展社會化少先隊活動增強隊員社會責任感[J].小學教學參考,2016(30):85-86.
[4]胡秀歐.淺談培養少先隊員責任感[J].成才之路,2008(20):29-30.
作者簡介:陳麗釗,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