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不斷受到教育教學領域的突出重視,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始對語文教學中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提出一些新的方法,針對學生“讀”與“寫”這兩項能力,需要教師不斷與學生深入交流,通過掌握學生學習能力,制訂貼合其目前學習進度的教學設計,將兩項能力融合教學,并且重視對學生語文思維的鍛煉,使其不僅能提高學習成績,還能通過思維的鍛煉幫助自身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取得良好的表現。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新課改;開展策略
一、 引言
語文作為一門小學學生學習生涯中不可忽視的基本學科,于學生而言能夠影響學生在小學階段對語文知識進行初步的認知,同時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學習語文對其他學科也能夠順利吸收。于教師而言,語文課堂的高效、對學生基礎能力培養的靈活方法是體現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只有教師將這些基礎能力的教學進行合理編排,對學生起到正確的指導作用,才能幫助小學語文課堂得到優化,實現其教育價值。然而現階段仍舊有一些語文教師,在小學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沒有意識到自身所使用的方法夾雜的問題,以下就這些問題以及具體優化策略進行詳細探討。
二、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能力培養過程中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設計固化陳舊
以往語文教師開展的教學課堂都較為單一古板,課上教師能通過靈活的教學語言以及新型教學手段提高語文課堂吸引力,這是由于很多語文教師常年從事教育工作,對教育小學學生,自身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系統,一直支撐著教師的教育工作。而教育是與時俱進的,新資源、新設備的出現極大推進了小學教育事業的前行,若教師不能積極投身于相關方面的研究,那么不僅是對學生讀寫能力提升進行了限制,于自身而言,也不能在學校語文教學研討小組中,提出新鮮的、有待探究的教學問題,自身的教學效率相對于同行業其他“步子邁得大”的教師來說自然較低,不利于學校語文教育工作的優化。
(二)學生對讀寫活動缺少主觀能動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好動,他們對于文化課知識的學習不具有先天的敏感,剛剛邁入系統化的校園學習中,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沒有主觀能動性,大部分都只是等待教師制訂學習目標以及內容,學生照例完成。在課上由于過于活躍,很多學生常常會出現嬉笑打鬧、交頭接耳的情況,這種形勢下教師管控課堂的過程就變得尤為艱難,同時自身的教學進度也會受到一定耽誤。同時很多學生在接觸語文時,對于讀和寫兩項活動缺乏認知,認為這些活動脫離生活,在實際生活中沒有起到有效的作用,對自身的益處不大,導致學生在寫作與閱讀的過程中思路得不到拓寬,將讀寫認為是一種任務,并沒有往下繼續探討的意識。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教師的語文課堂效率提升受限,不利于學生主觀意識的形成。
(三)師生交互貧乏
新課改理念下,更注重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然而很多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時,都忽略了學生提出的意見,對他們的學習進度不夠重視。為了維護語文課堂秩序,很多教師都剝奪了學生發言的機會,導致學生在語文課堂中遇到問題時,都不敢舉手向教師提出,同樣在課下也不敢帶著問題尋找教師進行解答。這就導致了學生漸漸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被拉遠,學生受到教室沉悶嚴肅氣氛的影響,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逐漸排斥語文課堂和語文教師,對于讀寫能力的提升也逐漸喪失信心。教師無法通過學生及時給出的反饋完善自身的教學設計,也就不能提高讀寫教學效率,對于語文教學良性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三、 “讀寫結合”教學法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效發散學生的語文思維
對學生而言,同時進行讀寫兩種能力的練習,不僅能將語文知識串聯起來,對語文課堂內容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認知,還能讓學生通過讀寫練習鍛煉自身的語文思維。讀和寫作為小學階段學生要重點掌握的能力,結合學習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將閱讀寫作自主進行結合,并且像這種不斷思考的習慣運用到語文其他部分知識的學習中,有效鍛煉學生的腦力,同時能夠改善課堂氣氛,支撐教師開展高效課堂的目標。
(二)完善教師語文課堂教學結構
熟練掌握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是需要教師在不斷研磨書本知識與課外內容中,根據學情所不斷轉變自身的課堂教學結構,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對每位學生語文讀寫能力程度的考量,以及對自身所給出習題水平的評估,能夠讓教師更加熟悉小學階段學生適合怎樣的教學方法,從而能夠對該階段學生的讀寫教學更具有教學經驗。
四、 “讀寫結合”教學開展的具體策略
(一)使用新媒體對“讀寫結合”做出輔助
隨著目前我國科學技術逐步突破的情況下,各種與教育教學如何誕生的新媒體產物,已經逐漸開始對教育領域做出杰出貢獻,同時承載著當下新型科學技術的電子教學設備也已經普及到了各大中小學校園中,被學校廣泛應用。教師面對這些新資源,要積極投身其中,熟悉新媒體的基本信息,并且要通過與自身教學設計的合理融合,使讀寫教學在語文課堂中能夠更加順利開展。例如,在《中國美食》這節課的課后拓展寫作練習中,教師可以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這種教學設備,在課上將該篇課文的全部內容投影在上方,使用實時觸控功能,在課堂講解過程中實時標注重點句子,讓學生跟著教師講解的步伐,對重點知識有較為清晰全面的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交互性,將其他地區教師制作的,有關該節課的優質課件搜集并為學生展示,使學生在課上有一個良好的閱讀體驗,也可以將其他地區學生關于該堂課的優秀寫作作品進行展示,使學生通過借鑒完善自身的語言運用模式。并且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與中國美食相關的視頻資源,例如《舌尖上的中國》《走遍中國:食在八方》等等優秀的電視電影作品。學生通過這種聽覺與視覺的雙重感官刺激,能夠對課文內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同時在課上這些視頻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感,使其能夠投身進語文課堂,更加樂于了解并參與語文活動,幫助學生在有效閱讀課文的過程中,也能夠彌補自身寫作素材不足的情況。同樣教師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互,利用QQ、微信等等渠道引導學生家長,做好跟蹤學生讀寫學習進度的工作,并及時反饋給教師,實現新媒體輔助讀寫教學并助其有效融合的顯著成效。
(二)在課堂中依照“讀寫結合”組織活動
課堂是學生接受語文知識最主要的一個場所,課堂氛圍對學生的語文知識吸收過程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就導致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要將“讀寫結合”有效展開,組織靈活的課堂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既要使學生快速熟練讀寫能力,同時也要讓學生通過活動改善課堂氣氛,調整學生個人的心態,并且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收獲。比如在《海底世界》一課,教師就可以組織小組合作,讓學生自主進行組隊,成為若干個小組,然后教師針對課文內容提出相關問題:“用哪個詞最能體現第二自然段所描寫的海底世界的特點?標記出你喜歡的一句話,想想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海底世界的什么情況?”然后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在學生閱讀完文章并且擁有結論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針對課文內容進行寫作練習,寫出課文的讀后感,在其中總結一些海底世界的特色動植物特點。這種小組合作的讀寫結合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調動,通過不斷探討尋找并解決閱讀課文所遇到的難點,并且能夠通過這種讀寫結合的學習活動,鍛煉自身對語言文字的表述能力,有效加快學生讀寫能力提升的速度。
(三)將實際生活和“讀寫結合”進行融合
很多學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師的教學語言,同時對教師布置的很多學習任務也一知半解,對于課文的具體內容以及拓展寫作的要求,學生常常處于無所適從的狀態中,這是由于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沒有將讀寫活動和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事物認識尚不全面,認為讀寫活動與實際生活脫軌,閱讀與寫作的內容對自身并沒有太大幫助。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讀寫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比如在《傳統節日》的相關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展開探討,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實時穿插一些關于傳統節日的問題,比如學生在春節、端午節、元宵節這些節日中會參與一些怎樣的家庭活動,學生的故鄉在這些節日中都有著怎樣的習俗等等,并且還可以進行場景還原,模擬一些傳統節日中各地舉辦的一些習俗場景,并且扮演其中具有特色的人物,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通過體會生活化的場景,對課文內容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并且能夠在參與模擬扮演后,將感想更加生動地落實在紙面上,幫助學生由讀到寫,對語文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同時同步鍛煉讀寫能力,讓教師“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更具成效。
(四)以教學評價助“讀寫結合”興趣培養
教師的教學評價對于學生而言能夠起到決定性的引導作用,尤其是較為偏激的語言,比如在學生閱讀寫作能力較弱,不能高效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時,教師不應該一味地進行批評指責,而是要多與學生進行接觸,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意識尚未成熟,對教師帶有導向性的教學評價,嚴重的情況會導致學生喪失對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自信。在通過接觸后,教師制訂一些貼合學生當前讀寫能力的學習方法,在學生能夠對語文課文進行高效閱讀,并且寫作內容質量有所提升時,給予學生及時的鼓勵,使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包容性,培養學生對于語文閱讀及寫作的學習熱情,促使教師提高語文讀寫教學效率,使教師的“讀寫結合”教學法能夠取得最大成效。
五、 結語
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使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順利開展語文讀寫課堂,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同時不斷與小學學生交流溝通,通過學生給出的反饋具有針對性地改善自身的教學計劃,并且合理安排讀與寫之間融合教學的步驟,使“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更具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瑩.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5,276(36):162-163.
[2]包守林.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文信息,2019(5):127.
[3]孫靜.淺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C]∥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2019.
作者簡介:魏列春,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青城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