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更是對學生能力的考察過程。為了加快數學教學的改革步伐,提高教學成效,還需要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高度重視作業的設計工作。只有以多元化、開放性、創新性的方式進行數學作業的設計,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中小學數學教學事業,打下堅實可靠的保障。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
一、 引言
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忽視作業質量、忽視學生主體等方面,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就要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詳細且深入的分析,來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
二、 中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重要性
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作業的多元化設計,有著非常深遠的價值與作用。其具體表現在:第一,多元化的數學作業,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的能力水平,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作業。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探究、體驗、完成作業。不僅收獲了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還感悟到數學的魅力與樂趣。第二,多元化的作業設計,不僅可以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帶領學生自主探究與體驗,而且可以實現知識的拓展延伸,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去積累經驗,提高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獲得全面發展。第三,作業的設計,與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有緊密的聯系。通過作業多元化設計探索與研究,可以讓全體教師認識到學生主體的作用。并且將學習主體歸還學生,樹立為學生終身發展的意識,將重心放在學生創新、實踐、思維等能力的培養上,來發展與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中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三、 中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作業質量
重視作業數量,忽視作業質量,一直以來都是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此外,很多教師都對作業完成時間,作出了嚴格的規定。然而中小學的學生能力有限,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因此學習效率低下。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無論是小學數學作業,還是中學數學作業,都以相應的標準進行作業設計。比如習題多少,時間多長。然而不同學生之間的能力不同,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更無法獲得快速提升。第二,當作業數量較多,很多教師都會參照教材與輔導資料,導致作業缺乏開放性、實用性、創新性,嚴重制約著學生的健全發展。
(二)忽視學生主體
新課改指出,教學工作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作業設計,都以教師的客觀想法為主,制約著學生的主動參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大多數教師認為,中小學的學生自控能力低下,應當由教師進行作業設計。因此很多作業習題,都是根據教材以及輔導資料進行改編,無法激發學生興趣。第二,長期以來,中小學的數學作業都以書面作業為主,很少有合作、探究類作業。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感到厭煩,甚至為了完成任務去寫作業。
四、 中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
(一)內容豐富性
數學作業,是知識的內化吸收過程,也是知識的鞏固深化過程。通過多元化的作業設計,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因此在設計中,第一步需要實現內容豐富性。首先,結合實際生活。在生活的大課堂中,不僅可以降低學習難度,還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設計生活化作業,可以在經驗中積累知識,在實操中強化技能。這樣才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提高學生的主體性。此外,在設計中,一定要結合知識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難度不能太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近,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在“面積”作業設計中,就可以設置一個測量操場、圖書館等生活作業,來鞏固知識,提高實操能力。其次,突出實用性。數學作業最大的價值,就是帶領學生鞏固知識,強化技能,做到學以致用,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必須將實用性突顯出來,才能讓學生成為知識的體驗者與運用者。在實際設計中,既要將其與實際生活密切結合,又要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踐與解決方案,鼓勵學生自主挖掘知識,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比如,在“百分數的應用”作業設計中,以A、B兩位同學閱讀書籍為主線,A同學每天閱讀書籍的百分之一,B同學每天閱讀書籍的百分之二,然后詢問學生,哪一位同學最先看完書籍,為什么?通過這樣開放性、實用性的作業設計,就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實際體驗來感悟數學的魅力。最后,設計綜合性作業。要想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還需要挖掘各學科之間的聯系,設計具有靈活、巧妙的綜合性作業,來突破常規,體現創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等知識,都與數學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綜合性作業的設計,不僅能夠帶領學生發展思維能力,而且有利于情感價值的發展。在實際設計中,就需要教師善于挖掘各種潛在因素,主動掌握多個學科的知識,然后滲透相應的思想與技巧,讓數學作業以新奇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促使學生全身心參與。
(二)形式多樣化
在中小學數學作業的多元化設計中,第二步還要實現形式多樣化,調動學生的熱情,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首先,設計不同主體的作業。通常情況下,數學作業都是以獨立完成的形式進行布置,很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無法取得顯著的成效。然而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不同主體的作業,既能夠促使學生獨立思考,又能夠培養團隊合作能力。獨立性作業的設計,要以較為簡單、形象的內容為主,然后要求學生自主完成。并通過競賽活動的設立,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要求學生嚴格規范與約束自我。合作性作業的設計,要以復雜、實踐的內容為主,然后要求學生相互交流與探究。可以為兩人一組,也可以為四人一組,都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幫扶,共同提升,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合作互動能力。其次,設計不同方式的作業。書面作業,在我國中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所占比例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這種作業不僅枯燥乏味,而且抽象晦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然而通過書面作業與實踐作業的相互融合,就可以增加創新、實踐,讓學生積極踴躍參與。通過作業的完成,還能夠引導學生去領悟數學的來源,用體驗知識的應用,用獨特的眼光與思考去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解決問題能力。在實踐作業中,學生可以用真實的模型、物體、事例等,來呈現答案,明白道理,講述知識,收獲技能,獲得快速提升。最后,設計不同思維的作業。不同學生之間,在興趣習慣、思維能力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要設計不同思維的作業,比如模仿性與探究性作業,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帶領不同學生獲得快速提升。對于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模仿性作業,如圖形的尋找、長度的測量、事物的感知等,根據課本上的例題進行模仿完成,來帶領學生收獲理論知識與技能。對于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就可以設計一些探究性作業,如思考辯證、方法創新、體驗感悟等,來拓寬學生的思維活動空間,為每一位學生都留有展示自我、取得成功的機會,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設置層次性
受知識掌握、習慣能力、思維發展等限制,不同學生對于作業的完成與收獲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第三步,還需要設置層次性作業,帶領不同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最大化發展。首先,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對于能力低下的學生,可以鼓勵其選擇較為簡單的作業,這樣就可以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能力高的學生,可以鼓勵其選擇較為復雜的作業,這樣就可以實現知識內化,思維拓展,提高實踐探究能力。在作業自主選擇設計中,還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只需要做好引導、點撥,就可以帶領學生高效完成作業,收獲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其次,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無論是學困生,還是中等生、優等生,都要在基礎作業的前提下,設計一些拓展延伸的實踐性作業,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在相互競爭的氛圍下,獲得全面提升。比如學困生,可以設計一些基礎作業,要求學生必須完成。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向同學、教師請教,來快速完成。接下來設計一些層次性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去自主選擇,來實現知識的拓展延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例如,在“感受可能性”作業設計中,就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來體現出層次性。如:某校八年級三班有60名學生,他們的生日在同一個月的概率有多少?一個不透明的袋子中裝著五個球,白球有一個,黃球有兩個,紅球有三個,接下來請同學們親自動手實驗,來回答取出一個紅球的概率有多少?
(四)評價多元化
作業的評價,不僅是考查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能力,更是讓學生感受學習喜悅的過程。因此第四步,還要實現作業評價的多元化,促使學生獲得無限發展。首先,作業批改要及時豐富。對于不同的作業,教師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比如錯誤的及時圈畫、問題的詳細分析等,都要以特別的方式進行表現。才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清楚認識到錯誤,并養成錯誤修改的好習慣。其次,作業評價要多元豐富。可以鼓勵學生自主評改作業,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并留有自主思考與探究的機會。對于所犯的錯誤,學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并分析原因,然后及時修改。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互評,來帶領學生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共同提升。在互評中,引導學生指出對方的不足,找出對方的優點,然后相互借鑒與學習,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與競爭意識。此外,評語要以激勵、表揚為主,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與尊重,全面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今后的中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可以通過內容豐富性、形式多樣性、設置層次性、評價多元化等策略,來提高作業的實效性、創新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帶領每一位學生獲得健全發展。
參考文獻:
[1]嚴淑蓮.試析小學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J].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19(5):90.
[2]溫玉嬌.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8(2):206.
[3]吳潔.論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J].文淵:中學版,2018(11):255.
[4]張小青.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研究[J].速讀,2018(12):192.
作者簡介:王翠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文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