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對學生提問是老師們不可缺少的任務,學生們被提問之后,在向老師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能夠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老師也可以了解到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提高同學們上課的效率。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老師對學生們的提問能夠增加同學們上課的積極性,并且使得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發現學生對于老師提問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很高,提出的問題也沒有使得課堂教學效率變得更加高效,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教師提問技巧以及策略的掌握程度不夠。文章首先介紹了提問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然后探析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高效的提問,從而使得學生加深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音樂;提問;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開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期間的提問藝術正在受到教師的關注。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逐漸掌握提問的藝術,并根據相應學科的內容和特點進行提問,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的認知規律,不斷優化教學方案,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對小學生來說,教育最重要的還是有效性,而在音樂教育中,如何提高課堂有效性,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亟需解決的問題。為了能夠讓學生更愿意學習音樂,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創造有效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目的,并且為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強有力的幫助。提問可以使得學生暴露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并給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制訂提出建議。因此,提問已經逐漸成為音樂教師在課堂中傳達知識和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能否掌握提問的藝術對于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
一、 教師提問時存在的問題
(一)脫離了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所有課程的最終指向,對于音樂教學來說也是如此,但就目前的音樂教學來說,目標不明確甚至是脫離教學目標的情況比比皆是,以致音樂給小學生一種很虛無縹緲的感覺。實際上為了能夠讓學生更了解音樂,部分老師會選擇用提問的形式進行授課,但由于把握不住問題的關鍵所在,所以脫離教學目標的問題占據了絕大部分。例如在進行《真善美的小世界》的教學時,為了激發孩子們上課的興趣,作者之前一直把重點放在了介紹迪士尼游樂園,讓學生描述迪士尼游樂園與相關的孩子們熟悉的卡通形象上。這類與音樂毫無關系的問題,確實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樂于討論,但實際上,這個問題已經不在音樂的范疇,這就顯得有點喧賓奪主,更是脫離了音樂教學的主要目標。
(二)授課方式過于單一
我們經常會不經意在課上重復性地問一些如“歌曲好不好聽?”“你們想不想學?”“我們馬上開始學這首歌好不好?”之類的乏味且無關緊要的問題,學生無須思索便能異口同聲地給出肯定的答案。如果這時候老師聽到了否定的答案,多數都會被歸結于學生的調皮,久而久之,學生就會不愿意發表自己不同的意見,對于音樂課也會興致乏乏,這對于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沒有任何好處。當然,這些簡單的是與否的問題并不是不能出現在課堂之上,作為過渡和銜接,這類型的問題在調節課堂氣氛上有很好的作用,但是一旦此類問題過多,必然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以及教學效率,得不償失。
(三)提出的問題“偏”,沒有照顧到全班同學
課堂上,教師的提問能夠得到較多學生的回應,課堂討論的氛圍非常得好,課堂氣氛融洽。但實際上,這只是給教師的一種表象,更多的是班級內音樂素養比較優異的學生在進行精彩的討論,基本上每次回答問題的任務都會落到他們的頭上,而其他學生則被忽略,根本沒有辦法去回答這些問題。這種現象說明教師的問題設置太“偏”,也就是說問題的層次不足,沒有很好地照顧全班的同學,也沒有意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這不符合平等的理念。長此以往,優秀的學生會更加優秀,而成績平平的學生依然會保持這種狀態,甚至還有可能會走下坡路。
(四)老師自身的問題
在教師提出問題時,會發現有很多學生雖然會踴躍答題,但實際上回答的答案基本都是錯誤的。當錯誤的答案出現的頻率太高時,一旦出現一個正確答案,教師就會非常激動,然后迅速以這個正確答案展開下一階段的課堂講授,結束問答環節。出現這種情況,已經足以說明教師在刻意回避這種“無法掌握”的情況。既然有那么多學生回答錯誤,這說明該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難點,學生并沒有理解。而這位回答正確的學生,也不排除有隨意回答的可能,只是剛好回答正確而已。
我們經常在課堂上會出現,對著教授的樂曲提出了一個問題:“誰能告訴老師,音樂主題一共出現了幾次?”而學生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的,說兩次的也有,五次或者是八次的也有。這時有一位學生小聲的說了一個“四”字,結果老師就非常激動,還表揚了那位學生,接著也不管學生是否理解,就給出了“主題出現了四次”的結論,并且進入下個環節。這種方式看似創造了一個很和諧的問答環境,實際上,學生并沒有真正掌握這些問題,而最終問答的作用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
二、 怎樣進行有效性提問
(一)目標明確,具有針對性
音樂課堂是特殊的,音樂包含聆聽、演唱、演奏等多個教學模塊,提問必然不會是課堂的最主要教學形式,但是只要涉及提問,就應該緊貼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保證問題的準確性。除此以外,所有的問題都必須要圍繞著教學目標提出,而且在問題的表述上也要做到準確無誤,如此一來,學生的回答才不至于說飄到千里之外。
海森堡曾經說過:“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可見,會提問是多么重要!
以《西風的話》為例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 通過聆聽陶笛演奏、歌曲學習,感受歌詞意境體會音樂情感。
2. 在律動、模仿、體驗中學唱歌曲,學會區分樂句。
3. 學生能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并隨旋律的行進,在聲音力度上有控制地進行歌唱。
在本課設計中作者提出這樣幾個問題:
1. 你印象中的秋天是怎么樣的?現在讓我們緊跟著秋的腳步一起感受這個季節特有的魅力吧。當你身處這樣的環境,心情如何?
2. 老師在音樂的長音停了下來,你們能否聽出音樂中的長音,如果聽到長時值的音符,請你用動作表示出來。
3. “花少不愁沒顏色,我把樹葉都染紅”這一句歌詞要用怎樣的情緒和力度來演唱?樹葉是一瞬間就被染紅的嗎?你能結合歌詞思考一下作曲家為什么在這里用下行的旋律來表現這句歌詞?
上面的幾個問題都緊緊地圍繞本節課的音樂核心素養多元教學目標展開的。問題一:針對教學目標中音樂學科素養目標和社會素養目標中的感受與欣賞和音樂與相關的文化展開,通過談話導入和陶笛演奏樂曲創設秋天情景,讓學生沉浸式體會音樂情境,感受音樂情緒。問題二:為目標二“在律動、模仿、體驗中學唱歌曲”給學生指明了音樂旋律學習的方向,從用肢體律動體會長音開始。問題三:主要針對目標三中音樂的學科素養目標“歌唱與表現”而設計。
同時,這三個問題的立意又很明顯,學科特色清晰,符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與技能及心理素質水平,且不會造成歧義。總而言之,只有擁有明確的提問目標,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的效率。脫離了教學目標的提問是無法實現成功的教學的。
(二)互動提問
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對教學效率也是相當重要的。通過高效的互動,老師可以知道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到底如何,并且通過互動,發現問題的所在,并且針對這些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的策略,尋找更適合學生的教學節奏,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效率,創建一種更加和諧的教學氛圍。實際上,課堂中每一個重點內容的講授完成以后,教師都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去了解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對于不正確的答案進行解釋,也可以通過舉例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在每堂課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都可以向自己提問,并制定相應的鼓勵機制,如提問可以加分。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提問的問題難度也是學生聽課成效的反應,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自己存在理解困難的所在,教師可以借這個機會進行解答。提出的問題要很好地結合課堂實際和教學內容,既有助于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思考。
(三)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隨著新課標的大力引進,教師作為教學的典范,一定要做到對所有的學生公正、公平,在課堂中對所有的學生給予同樣的尊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逐步打破之前固定的教學觀念,在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樹立新的思想典范,從而使得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轉變自主的創造者。在音樂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要將有趣的音樂教學活動在音樂課堂中體現出來,以此調動課堂教學的氣氛,從而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在進行音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樂曲的背景,了解歌曲的情緒,以此讓學生分組討論進行模擬、進行表演,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漸提高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期間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通過轉變教學觀念,活躍課堂氛圍。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更好的呈現自己,表演一些生活的情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音樂工作的收尾階段時,教師要不斷在課堂上引入道德素養教育,讓學生明白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知識,還能夠提升自身的素養。
三、 總結
總而言之,課堂中的提問環節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積極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老師一定要掌握提問的方法和策略,好的問題可以使學生很快的融入課堂教學中,并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從教學的內容出發,還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學生的能力做出課堂提問,從而將課堂教學質量最大化。在小學音樂學習過程中,提問可以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在提問的過程中,一定要運用學生當前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才能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地回答問題,并帶動小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因此老師不僅要關注教學的內容,還要關注時事熱點,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提問的時機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安排,在內涵豐富的地方進行啟發式的提問,鼓勵學生發散性地進行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真正地融入音樂課堂,積極主動學習,活躍課堂氣氛。
參考文獻:
[1]徐考輝.善思、能演、樂引導:小學音樂課堂提問的策略探究[J].中國音樂教育,2021(2):16-22.
[2]林海霞.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問——談提問法在小學音樂“研學”中的有效運用[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鄒竟曉.音樂課堂中提問設計有效性的對策分析[J].新課程,2020(31):93.
[4]史夢茹.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13):81.
[5]郭劍.讓“問”更精彩: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J].新課程,2019(12):36-37.
作者簡介:
黃倩,福建省廈門市,福建省廈門市廈門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