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指揮信息系統是備戰打仗的核心要素和指揮機構的硬件支撐,對作戰成敗影響甚大。探索跨域控制戰中指揮信息系統組織運用的思路和原則,對于掌握戰場主動、實現穩邊控局的戰略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跨域控制戰;指揮信息系統;運用
當前,隨著我國戰略利益的深化拓展,周邊安全環境變得動態復雜,以軍事手段維護正當權益顯得愈加緊迫。跨域控制將成為維護國家利益發展需求的重要軍事舉措。為確保實現國家安全發展的總體要求,必須認真研究跨域控制戰中指揮信息系統構建運用的理論與實踐方法,充分發揮系統融合、聯動的體系優勢,網聚戰場各級各類作戰力量,支撐作戰體系精準釋能。
1 跨域控制戰中指揮信息系統構建運用特點要求
跨域控制戰,具有聯合程度高、參戰力量全等鮮明特點,同時也面臨著多源信息介入、網系跨域構建、戰場態勢復雜等重難點問題,因此在跨域控制戰中對指揮信息系統的構建運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1.1參戰力量使用多元,系統運用必須互聯互通
跨域控制戰不僅涉及政治背景,牽涉巨大經濟利益,需要綜合運用多種作戰力量和地方支援保障力量,構建形成多維一體的聯合體系。這使得跨域控制戰的戰場信息具有多源廣域的鮮明特征。為實現各類信息及時流轉,保證作戰體系按照作戰意圖有效運行,指揮信息系統運用必須形成縱向貫通指揮機構、任務部隊和主要武器平臺,橫向聯通各參戰力量的聯合體系,但是當前裝備多代共存、協議規范標準不統一、集成運用缺少實踐檢驗等問題,對跨域網系構建提出了很大挑戰。
1.2作戰行動快速隱蔽,通信組網必須靈活多變
網絡信息體系下,戰場情報偵察手段多樣,信息來源更加全面,作戰態勢日趨透明,跨域控制行動有可能受到他國的嚴密監視,也必將受到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因此,跨域控制戰必須立足隱蔽突然的布局要求,力爭搶占戰場先機。因此組織通信基礎網系必須做到因時而變、因勢而變,通過靈活運用各種通信手段和方法,保證基礎網系能夠隨作戰進程滾動延伸,為各級指揮信息系統順暢運轉提供保障。
1.3作戰任務艱巨繁重,信息系統必須全維支撐
跨域控制戰中,作戰地域相對陌生,往往帶來目標偵測識別困難、信息分析處理復雜、情報傳遞任務艱巨等挑戰。要實現既定目的,必須充分發揮信息系統的支撐作用。以通信網絡為紐帶,以信息處理為核心,多維偵察、多手并用,力求實現全維信息感知、實時信息傳輸、智能信息處理,使指揮信息系統為部隊先發現、先決策、先到位、先打擊提供輔助支撐。
1.4戰場環境變化復雜,系統運用必須綜合防護
跨域控制戰中,作戰地域內各類電磁裝備繁多,自擾互擾現象突出。同時基于精確打擊的作戰目的,作戰對手將首要打擊我信息樞紐,干擾攻擊我主要信息網絡,癱瘓我指揮體系。對此,必須充分認清指揮信息系統安全防護的重要性,認清信息對抗的全方位性和高度隱蔽性,堅決把系統安全防護作為保底工程,綜合運用技戰術手段,實施全程全維綜合防護。
2 跨域控制戰中指揮信息系統構建模式
跨域控制戰中指揮信息系統構建,應當從情報、指控、打擊和保障四個方面入手,構建形成互為支撐的完整體系。
2.1聚焦多元融合,構建聯合共享情報體系
跨域控制戰作戰環境生疏,往往處于孤軍作戰狀態,給情報偵察工作帶來一定挑戰。因此必須注重構建形成聯合情報偵察體系。各參戰偵察力量要緊密銜接,構建多維立體感知、多源全面獲取、多路順暢傳輸的戰場偵察監視體系。采取特種偵察、無人偵察方法,光學偵察、電子偵察、無線電偵察、雷達偵察等手段,對作戰區域內敵方部署、行動,尤其是態勢發展變化情況,實施陸空天網電一體偵察搜索,實時掌握控局穩勢所需各類情報信息,為作戰指揮提供全面、持續、不間斷的情報信息保障。
2.2突出快速高效,構建穩定可靠指揮體系
跨域控制戰作為維護國家利益和應對周邊危機的作戰行動,涉及面廣,連鎖性強,必須整體發力、合力制衡,堅持境內境外相策應。構建指控體系要注重形成廣域結合、高效穩定的指揮網絡。廣域結合是指要打破信息壁壘,突破技術制約,在不同建制間、各專業軍地力量間依托指揮信息系統,實現一體化指揮,確保整體力量聯動耦合。高效穩定是指要充分利用多種通信手段,確保境內和境外兩個密不可分的主戰場實時通聯,使得境外作戰行動能夠符合國家利益需要,牢牢把握戰場主動。
2.3著眼快速反應,構建協同精確打擊體系
跨域控制戰中,影響作戰的各類因素復雜多樣,稍有不慎都會導致危機升級、事態失控。在構建打擊體系時要強調做到密切協調、精準釋能。密切協調,指的是為確保戰局始終向著有利于我方態勢發展,要利用指揮信息系統和戰場網絡,及時搞好打擊目標、行動、時間上的協同,堅持有選擇地打、有重點地打,把控好打擊行動強度、對抗烈度,力求以最小代價實現預期目的。精準釋能,就是指通過武器平臺、傳感器與指揮系統無縫連接,形成“擊要癱體、流暢協同”的精確打擊能力,真正使作戰進入“秒殺”時代,力圖使火力打擊實現“發現即摧毀”。
2.4把握全時感知,構建高效聚焦保障體系
跨域控制戰的參戰兵力多、補給戰線長,必將給保障工作帶來巨大壓力,應按照靈敏高效、精準聚焦的原則構建保障體系。靈敏高效就是通過信息動態交互、實時共享,精準研判保障態勢,依鏈定向流轉指揮信息、反饋質效,實現精準指揮。精確聚焦就是依托指控系統和專用業務系統,全程、實時貫通“保、需、控”三方信息互聯,圍繞保障需求,確定最優保障力量編組、迅速匹配供應物資器材、精選保障投送方式,并在執行過程中動態調整力量部署、保障決心以及保障方式,實現保障行動全程掌控、及時高效。
3 跨域控制戰指揮信息系統構建運用需要關注的問題
3.1完善系統運用預案
細致完善指揮信息系統運用配套預案。根據跨域控制行動可能遂行任務的類型特點,及時完善相關預案,特別是在以往預案基礎上突出明確遂行具體任務的力量構成、保障條件、集結地域等,確保各種預案都能立足于最復雜條件,做到一情多案、多手準備。
3.2科學使用指揮手段
基于現有指揮控制裝備構建的指揮信息系統,可提供的指揮手段較多,要科學選擇使用,切實提高效率。一是話音指揮與數據指揮相結合。提倡數據和代碼指揮,精簡信息內容,用好格式化報文,防止因長時間占用信道資源造成系統癱瘓。二是信息化手段與傳統手段相結合。能實現信息“不落地”傳輸處理的,應建立閉合回路;不能實現的,采取人工處理和傳遞信息,接續環路斷點。
3.3強化安全防護措施
信息安全防護是指揮信息系統構建運用的底線,必須全程把控。要加強技戰術防護。把指揮信息系統裝備和節點作為重要防護目標,靈活運用防偵抗擾、隱真示假等技戰術手段,實施綜合防護,阻敵定位和侵擾。要加強頂層設計,在大力發展新型信息化裝備時,兼顧信息安全技術和設備的研制與開發,把信息安全防護從戰場防護體系中凸顯出來,并采用加密、認證等技術,確保信息使用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馮珂,張哲源,徐曉龍.跨域控制戰的特點與作戰指導[J].指揮學報.2016(03).
[2]陳浩,蘇兵.加強指揮信息系統防護淺見[J].指揮學報.2011(02).
作者簡介:
梁宇(1991.05—),男,漢,黑龍江海倫人,研究生在讀,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軍事指揮專業,研究方向:軍事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