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琴
摘 要:在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中,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模式和理念,能夠充分提高社會資源利用率,將分散的資源利用價值提升。在高校建設過程中,體育資源較為豐富,相比于社會的體育設施更加完善,且高校體育教育資源整體利用率沒有達到飽和狀態,如果能夠將高校體育教育資源進行共享,則能夠創造更高的社會價值,同時促進高校體育事業發展。因此,本文將對共享經濟視角下實現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社會共享方面進行深入地研究與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和措施,旨在進一步創新高校體育資源共享模式。
關鍵詞:共享經濟;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社會共享;模式分析
“共享”是新時代中國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同時也是體現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社會熱點話題。通過共享經濟建設,能夠有效提升資源利用便捷化和均等化,在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共享經濟建設范圍逐漸拓寬,從商品性質逐漸轉移到公共資源建設方面。通過將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建設共享模式,使得群眾能夠利用高校的體育教育資源,從而提升資源利用效果,滿足群眾的體育資源需求。
1共享經濟的基本內涵分析
共享經濟是應用經濟學中的重要詞匯,是指擁有閑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將資源使用權限有償讓渡給他人,讓渡人獲得回報,分享者通過分享他人閑置資源創造價值的一種經濟方式[1]。在共享經濟模式中,閑置資源是核心要素,是該模式能夠形成的決定性因素,在擁有閑置資源的情況下,資源擁有方和資源使用方雙方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共享經濟概念的雛形最早為人與人之間產生的轉借行為。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共享經濟能夠成為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其本質是將線下的閑置資源進行整合,使其能夠以較低的價格提供服務,讓渡人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回報,需求方能夠獲得該資源帶來的服務,從而能夠提高社會資源利用率。共享經濟的主要是因為資源使用價格相比于社會其他資源價格更低,同時也因為閑置資源擁有一方所得到的價格低于閑置資源為其自身服務所創造的價值[2]。
共享經濟不僅能夠促進金融業活力提升,同時將其應用在其他領域中,能夠有效提升社會資源利用率,滿足消費者對資源的需求,所以逐漸在高校體育教育資源中取得應用。
2高校體育資源共享模式建設存在困境
2.1安全方面存在隱患
如果將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化,那么利用這些資源的群眾需要進入高校內部,從而會導致高校出現許多校外人員,容易引發學生安全問題,一旦學生發生安全事故,在法律層面無法準確判定責任,會導致高校內部秩序被嚴重擾亂,對于學生發展和建設存在很大負面影響。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建設,必須具有良好的秩序,不能因為該模式建設為破壞校園環境,必須滿足學生的基本利益和需求。
2.2增加高校管理工作難度
當前大部分高校為教育局行政部門直接管理,居民所用體育設施由體育行政部門負責管理,兩個部門分屬于不同的管理體制內,在管理制度方面具有很大差異。在建設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后,高校則需要承擔更多的管理工作任務,需要負責協調、維持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的具體使用,如果管理工作出現問題,會導致學生無法享受到應有的體育教育資源,群眾在使用高校體育教育資源時,可能會與學生之間發生沖突。高校體育場地、體育設施管理工作強度較高,外加將其建設共享模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管理工作難度,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管理成本和資源,才能夠滿足共享模式下管理工作需要,為此在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困境。
2.3共享模式盈利問題
因為大部分高校為國家單位,由國家投資建設,高校校內的體育教育資源由學校占用,主要為學生師生提供使用,基本不存在盈利能力。而建設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后,使用體育教育資源的校外人員需要花費一定成本,采用有償模式,但是當前我國許多群眾并沒有體育消費的意識,在建設共享模式后對于有償使用的模式較為抗拒,所以會導致高校無法有效盈利,沒有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則無法建設科學的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
3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建設有效措施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當前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在建設共享模式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困境問題,制約共享模式建設與發展,所以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率,需要采用科學的發展策略。
3.1加強管理制度建設
管理制度是保障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能夠有效開展的基礎,共享模式會增加高校管理工作難度,所以必須構建科學完善的管理措施。首先,在高校體育教育資源使用優先級方面,必須將學生使用優先級提高,滿足學生對于體育教育資源使用的需求,不能為了建設共享模式而損害學生基本利益,所以當發生資源使用沖突時,必須以保障學生利益為優先。其次,在針對校外人員使用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的管理方面,需要建設專用通道,規劃校外人員的活動范圍,校外人員在使用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前,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預約,進入校園內后核驗身份,防止隨意進出的問題出現,從而能夠有效規范高校體育教育資源使用秩序,防止秩序混亂的問題發生。最后,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的使用可以采用錯開使用時間的方式,避免學生在使用期間開放,從而能夠避免校外人員與學生發生資源沖突,有利于建設良好的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利用環境,從而滿足共享模式建設需求。
3.2加強安全制度建設
在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建設過程中,必須將學生安全放在首位,不能因為共享模式建設而影響到學生安全,如果因為體育資源利用導致學生受到傷害,會嚴重損害學生基本利益,同時會影響高校聲譽。因此,在共享模式中,需要結合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的基本情況,建立安全保障制度,制定嚴格的校外人員行為規范,校外人員在使用體育資源時,必須遵守學校的相關規定,如果發生問題需要立即明確責任主體,嚴格追究校外人員的責任,從而保障學生基本利益,是促進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建設的有效手段。例如,高校可以在體育場館內張貼安全通告、安全運動方式等,并通過宣傳的方式讓每一位進入校內使用體育資源的校外人員明確具體規定[3]。
3.3加強盈利模式建設
想要實現科學的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建設,則必須保證高校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能夠通過體育資源共享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防止支出成本大于收益的問題出現,才能夠發揮出共享模式的關鍵作用。為此,高校需要根據校內體育資源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盈利方法,并將收費細則公布,使得校外人員能夠明確各項設施的具體收費情況,防止出現經濟問題沖突,校外人員在使用高校體育教育資源時,能夠為高校創造一定經濟收益,使得高校能夠將資金投入在場地管理、設備更新等方面,提高校內體育教育資源質量,不僅能夠為學生創造利益,同時能夠提高其體育設施服務質量,所以需要建設科學的盈利模式,促進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長效機制建設。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全面闡述了共享經濟的基本概念,并對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建設存在困境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多項有利于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建設的措施,希望能夠對我國高校發展起到一定借鑒和幫助作用,同時促進體育資源利用率提升。
參考文獻:
[1]海天威. 共享經濟視角下實現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社會共享探析[J]. 當代體育科技, 2020, 10(8):2-2.
[2]張銳, 姚芳虹. 共享經濟視角下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與社會功能探析[J].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9,(15):3-3
[3]呂哲, 黃昌生. 共享經濟時代下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經營研究[J]. 貴州體育科技, 2020,(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