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祥福
摘要:地理作為文科教學主要學科之一,在教育中一直是我們研究并探索的重點。在新課程教育改革中,提高了對學生地理識圖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意在讓學生更好抓住學科目標,并將學科能力轉化為自身的發展能力。高中階段的地理教學需要擺脫傳統,關注創新,同時也需要在教學理念、教學手段中創新,不斷為學生提供重要的教學機會,加快素質化教育的發展。因此,這里就圍繞著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做研究,并給出策略參考。
關鍵詞:實踐能力;高中地理;培養
高中地理教學是一門研究性學科,雖然屬于文科教學范疇,但實踐意義大于理論,更多的需要學生具備地理探究性能力,能夠通過對知識的掌握,合理的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地理問題、地理自然現象。因此,在目前的地理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積極轉變觀念、關注實踐性教育
對于新課程教育改革以來,就不斷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對于科學性學科,特別是地理學科,不能缺少實踐性內容,在實際教學中也應該結合理論教學不斷展開實踐創新性活動,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從而掌握地理學科素養,具備地理知識,同時能夠靈活應用地理技巧。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就應該積極去引導學生學習,參與各種實踐性教學內容,如地理實驗教學、地理探究性課題教學等,同時利用教學中的典型例題,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驗證結果,通過合理的實驗,或者生活觀察,讓學生對地理學科有全新的認識。
二、地理學科的開放性實踐內容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地理教學與傳統的文科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有很多理論知識,但地理是偏向于探究性學科,很多內容需要學生去驗證,去觀察。雖然課本給出了很多結論與觀點,這些甚至直接成為概念、理論,但這些理論并沒有經過具體的實驗檢驗,這些內容在地理課本中非常的多,而愛好科學、具備探索精神的學生往往會抽時間去網絡搜集相關理論知識,通過親自驗證或者查找資料,能夠很好讓學生掌握知識,并具備研究性能力。同時,地理的開放性題材給了學生很多學習的空間。很多知識不僅在生活中可以發現,甚至身邊就可以進行論證。對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的進行生活聯系,通過生活互動,聯系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帶領學生參加地理課外活動。對于復雜難以理解,具有抽象性的地理知識或者題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生活中開展觀察,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驗證,以此來滿足學生發展目標,加快學生的發展。
三、利用高中地理開放性特征培養學生讀圖能力
1.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識圖習慣。高中地理中涉及的地圖包括地形圖、剖面圖、政區圖、地理原理圖、統計圖、景觀圖等,如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對山峰、山谷、山脊進行識別,這對學生的實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有極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高中地理教師需要指引學生養成相應的看圖習慣,要經常對課本中出現的地圖進行觀看,指引學生可以在地圖中獲取知識。
2.重視地圖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性能力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地圖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具體教學中注重科學化引導,同時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匹配適應的教學手法,進行提高學生讀圖分析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學課堂,由于地理教學具備抽象性,學生很難對教學內容做出反應,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深入的開展教學,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地理教學非常注重聯系日常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建立各地理知識間的聯系,尤其是相關地理符號,從而加上學生的理解效果。就比如說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習世界各地地理特性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建立系統性地理思維,教師的教學需要關注對學生地圖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在進行地圖的閱讀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對我國各地地地形地貌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同時也需要關注我國地理重要山脈、海洋區域以及邊界地理等重要性參數。學生讀圖時,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給學生合理的分組,讓其在合作參與中進行交流、探討,并相互分享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深化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學生更好的參與教學活動,才會有效激發學生讀圖興趣和讀圖能力,幫助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并探究,提高學習效果,并增強對地理科目的興趣。
四、積極展開來放性課外實踐活動
地理教學本身就是一項綜合性的探究活動,學生除了掌握基礎的理論與概念知識。就需要通過自身能力去驗證,去理解相關知識,并學會舉一反三,靈活的應用。地理課本的書是死的,人確是活的,在教育中,教師會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掌握相關學習技巧與學科方法。但對于地理教學而言,并不會按照傳統理解的思路進行復習,而更注重學生的理解與應用。因此,整個教學更強調研究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積極開展課外地理實踐活動,以滲透高中地理教學中的環境教育。而地理教學中能夠參與的實踐探究活動有很多,各個章節都會有相關性活動,通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借助識圖能力,學生還可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特別是地理知識學習的越深,掌握的越牢靠,學生在生活中將對地理產生濃厚的興趣。
就比如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引導與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新內容,提醒學生復習舊知識,思考舊知識和即將學習的內容之間是否有聯系。而新知識的學習,教師會引導學生熟悉整個教育體系,通過應用思維導圖為學生構建整個教學網絡,在學生腦海形成知識體系,學生通過系統性學習,對知識內容展開細化認知,同時注重對一些抽象知識與問題的探究,就能夠很好提高學生的整體思維與邏輯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整個地理教學都會有很多圖表內容,學生需要具備空間思維能力、具備創新能力、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更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地理教學不能死記硬背,很多內容單純的記不會有任何的收獲,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通過知識來發散性思考,如每個知識點該如何去串聯、每個知識點有什么聯系。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知識,需要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地理知識的內涵,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知識,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理解地理學的內涵,并愿意和善于學習地理。
結束語
實踐證明,高中地理教學與環境教育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正確的教學策略,使高中地理課程與環境教育共同發揮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地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為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必須重視地理實踐活動的開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秦麗麗.淺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9):191-192.
[2]張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討[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8):51-52.
[3]李貞彩.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路徑[J].啟迪與智慧(中),2021(08):2.
[4]吳夢杰.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新課程,202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