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基礎教育一直強調學生的素質教育成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現階段中學生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上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體育教師逐漸意識到了體能訓練的重要意義,體能訓練教學不僅能提升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鍛煉學生思想素質,有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均衡成長;基于此,本文通過論述中學體育體能訓練的重要意義,探索一體化的教學策略,為推動素質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策略;一體化
引言
在基礎教育領域,體育學科一直是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頒布了《青少年體育“十三五”規劃》《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報告》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指導意見,都明確指出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在實際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是體育教學的基礎,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思想素質,從而讓學生有充沛的體力去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和體育精神學習,是學生與體育運動的橋梁,體能訓練教學指的是體育教學圍繞學生的體能情況開展一系列的訓練工作,體能訓練一般分為專項體能訓練和一般體能訓練,針對中學生體能訓練,基本上是基于一般體能訓練進行教學,主要是對中學生的速度、耐力、靈敏度、柔韌性等身體機能進行訓練,利用科學合理、系統化的訓練方式在身體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水平,在思想上,鍛煉學生的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然而目前中學體育訓練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科學、合理的教學問題,失去了體能訓練的教育意義,基于此,本文結合中學生的特點,提出體能訓練一體化的教學策略。
一、中學體育教學體能訓練的必要性分析
(一)強化中學生身體素質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中學生在生活上往往處于養尊處優狀態,導致中學生群體普遍存在肥胖、體質羸弱等問題,體能訓練教學能夠通過柔韌性、速讀、耐力等專項練習,改善中學生的身體機能,體能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會融合一些體育運動,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體育運動愛好,運動習慣和體育意識,達到強化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目的。
(二)強化中學生思想素質
中學階段,是學生良好品德養成的關鍵時期,目前中學生在思想上往往存在抗挫折能力差,心理素質不佳的特點,對于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教育工作者不能局限于政治教學,體育訓練教學也能起到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和塑造作用,在體能訓練中,多元化的訓練項目需要中學生不斷的突破自身的身體承受范圍,在不斷的訓練和突破自我的過程也是對中學生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思想精神塑造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養成不不怕困難挫折的意志品質[1]。
二、中學體育教學體能訓練中注意事項
在中學生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主要是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思想素質,不需要滿足學生的體育競技運動的標準,因此,在中學生體能訓練開展中,應該采用循序漸進、適宜負荷的教學理念,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一)避免出現超負荷訓練
中學生的身體機能處于一個發育時期,在體能訓練中,需要引導學生不斷的突破自身的極限,從而滿足訓練目的,但在訓練中要合理把控訓練強度和學生身體機能情況,達到兩者均衡發展。不能為了追求短期的訓練效果,過度消耗學生的身體機能,導致學生出現超負荷訓練,危機學生的身體健康[2],例如在跑步訓練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跑步實際情況進行制定訓練計劃,針對只能跑800米的學生,可以指定1000米跑步計劃,對學生的耐心和跑步訓練,從而讓學生能夠突破自身的跑步強度,待學生能夠平穩進行1000跑步運動后,可以進行1200米的跑步安排,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
(二)注重學生耐力素養提升
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目的不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競技專業水平,而是通過體能訓練來改善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通過體能訓練的過程來提高學生的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等良好品質,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體育運動知識學習,感受體育精神。耐力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生的承受能力,一般在跑步運動、比賽訓練較為常見,在耐力訓練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的堅持、努力,從而突破身體的極限,在這個過程不僅是身體機能的鍛煉,更是對于學生心理的磨礪。
三、中學體育教學體能訓練一體化的策略研究
(一)從學生發展特點出發;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
想要實現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有效性,首先要從體能訓練計劃出發,針對中學生的發展特點制定符合學生需求的訓練計劃,中學生的身體機能和骨骼肌肉都是處于發育期,在訓練強度上一定要注意適度,特別是針對機械器材訓練,避免出現不規范操作和過度訓練對學生的肌肉和骨骼組織造成損傷,影響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特點進行分層次訓練,在進階訓練階段,主要針對學生的體能素質進行單項訓練,提高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
(二)結合體育學科素養,制定體能訓練原則
體能訓練教學屬于體育教學中的基礎教學,是實現實施體育運動有效教學的前提,在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要需要結合中學生的身體特點和思想特點為中心,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原則來實現中學生的高效體能訓練[3]。
科學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指的是體育教師在體能訓練中教學內容、訓練方式、訓練強度等符合中學生發展規律,采取科學的教師方式進行,合理分配不同學生的跑步計劃。在訓練中強調的是學生進行自我突破,而不是橫向比較。
安全性原則:體育教學中的核心是學生安全問題,一切的教學計劃和訓練工作都需要在保障學生的安全中進行。
趣味性原則:在體育教學體能訓練中,學生需要不斷的進行枯燥的項目訓練,訓練計劃也是屬于持續性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進行單一的訓練方式,直到最后達到訓練目的,這樣會讓學生產生疲憊感和抵觸情緒,不利用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因此,體育教師需要借助趣味性原則來提高學生的訓練參與程度,從而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保障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三)實現德育與體能訓練協同發展
體能訓練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體能訓練中思想品德屬性與德育教育的德育屬性相契合,在體能訓練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能滿足素質教育倡導的學生全面發展理念,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在體能訓練中,利用德育來對學生的進行鼓勵和贊揚,幫助學生建立訓練自信力,讓學生在內心相信自己能夠突破身體極限,完成體能訓練任務,對于學生的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品質培養有顯著作用,能夠讓體能訓練更加系統化。
(四)優化考核機制,強化教師隊伍素質
體育教師作為體能訓練的主導者,是學生體能訓練中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體能訓練計劃、訓練項目選擇、訓練內容設計都需要體育教師具備豐富的體能訓練相關知識,這樣才能保障學生的體能訓練高效性。
結語
中學體育教學體能訓練一體化教學策略能夠有效的改善學生身體素質差、思想意志薄弱等問題,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科學習,其中蘊含的良好品質,也有利于學生的其他學科學習,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飛,張國超.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創新體系研究[J].尚舞,2021 (08):107-108.
[2]郭耿陽,彭金洲.中學體育教學體能訓練一體化的策略探究[J].教師教育論壇,2021,34(06):62-63.
[3]朱學峰.小學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體能發展的策略[J].新課程,2021(35): 209.
[4]李辰熙.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要點分析[J].新課程,2021(31):220.
作者簡介
馮展,男,1983.2,江蘇省東海縣,漢族,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教學,單位:南師附中江寧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