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肖和偉 梁婉蕾 黎曉華 鄧瓊秋
摘要: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也對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下的教學工作,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集中針對教師的語文教學路徑進行了研究,基于核心素養闡述了教學可靠性的提升方法,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教學途徑,為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職教育;語文教學;核心素養;語文能力
引言:在核心素養教學觀下,高職階段的院校教學工作開展中,始終需要格外的重視起教師的核心素養教學,并結合起學生現階段所掌握的知識內容,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基礎知識掌握水平,以此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1核心素養有效性分析
所謂核心素養,就是一種面向所有人都需要掌握的一種基礎素養和技能。學生在進入到高職院校之后,所接受的教育體系,往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提升學生自身的素養,這樣才可以實現全面的發展。因此,核心素養就成為了伴隨著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重要教學內容。在開展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過程中,本質上就是一種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的成長教育進行有機的結合,并形成一個教學的綜合體系,這樣不僅僅可以為學生傳授各種基礎學科知識,還相應的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建立。
核心素養是一種需要長期引導學生,所形成的一種個人素養品質,因此就使得這樣的核心素養教學工作,呈現出較強的持續性與針對性。在當下高職的教學過程中,所開展的語文教學課程,就需要保障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全面提升語文的閱讀能力。但是,從現階段大部分的教師教學現狀來看,很多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都是基于傳統的教學觀念出發,因此導致無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開展,僅僅局限于課本的教學范疇,就會導致讓教師喪失教學的引導作用,同時降低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特別是在學生提升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會造成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的缺失,以此無法將語文知識點與語文實踐技能進行有機的融合。即便是學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理論知識,但是也使得無法有效的掌握閱讀知識以及技巧[1]。
最后,核心素養的教學視域下,不僅僅要能夠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還需要積極的積累更多的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很好的滿足學科的知識點內容。為了能夠全面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還需要積極的保障將各種學科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當中。在學科教育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也讓教師可以更加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在之后的教學工作開展中,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因此,當下的核心素養教學方式,就是一種對學生與教師學習能力的調整與優化,以此滿足新時期下我國對于高職教育課改方面的要求。語文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一種傳統文化的教學,同時也是有效引導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在日后進入到社會當中,成為有用的人才。
2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職語文教學有效路徑分析
2.1提升教師素養
在現階段的教學開展中,教師始終都是課堂的主導者。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形式的選擇,都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結果。因此,在核心素養下的高職語文教育工作開展,就首先需要保障提升教師的個人能力,通過全面提升對教師核心素養的理解,就可以有效的保障對高職語文的教學工作,有著更加全面的認知與了解,教師提升對這種教學理念的重視程度,才可以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有著更加高效的教學效果。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保障針對語文的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分析,并積極的引導學生可以參與到各種閱讀活動當中,以此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方法。特別是需要讓學生可以擴展自己的視野,以此保障可以提升教學的范疇。其次,還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的提升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通過各種學習與交流會,交流各種教學經驗,同時積極的學習語文的一些先進教育知識與技能,這樣才可以使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也保障學生可以有著較高的學習積極性。當下的教師能力的提升,成為了全面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所在[2]。
2.2整合語文課本資源
在高職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就需要重視起對學生感知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中,就需要基于學生的實際專業特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安排,同時全面的引導學生利用自身的閱讀能力,進一步的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以此可以獲得更多的專業技能[3]。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才可以有效的保障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的實際教學中,需要全面對教學課本內容,進行具體的整合與分析,并保障在之后的教學開展中,對其文本進行相應的分組,保障將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模塊劃分。始終保障語文的教學內容上,可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例如,在進行《過秦論》《阿房宮賦》等內容的教學,就要能夠從內容的角度進行分析,將其進行統一的教學,讓學生可以從題材的角度出發,對其古文的寫作手法進行詳細的分析與了解。其次,還需要培養學生一定能力的文言文閱讀水平,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進行一定歷史文化知識內容的講解,這是保障教學的開展中,可以與教師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與交流,特別是在一些較難的課文教學中,可以發揮出應有的教學作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應有的教學作用,使學生對難度較高的知識掌握更加順利。
其次,煎熬是也可以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知識網構建,這樣就可以保障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將各種相關知識網,進行全面的聯結,進而充分的保障在教學的過程中,全面提升感知能力。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將一個文本當作閱讀的教學主體,以此讓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教學,逐漸形成一個符合自己學習習慣的知識網絡,這樣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3提升互動交流
高職院校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這是一種不僅僅為了能夠提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積極性,同時也是保障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語文教學的魅力,進而對語文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任何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興趣始終都是教學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師就可以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充分的保障對學生的學習閱讀教學興趣,以及學習的積極性進行一定的掌握。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相比較普通高校的學生而言,存在著基礎能力不足的特征,因此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學開展,就需要格外的重視起這樣的問題,需要能夠結合學生的能力,進行教學內容的優化與調整。例如,在語文閱讀的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始終與學生保持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特別是可以將學校分為不同的教學小組,并積極的與學生交換學習想法與意見,并由教師進行問題的講解與處理。只有保障這樣的高互動下的教學,才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始終站在一個具體的教學方向上,并積極的開展學習。其次,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現階段所實際學習的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與分析。例如,在《斷章》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不僅僅進行課文本身的講解,還需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讓學生可以基于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相應的教學意見分析。其次,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逐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語文的思維能力,這是保障為學生提供良好閱讀能力的關鍵所在。
2.4語文閱讀與專業設置的結合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工作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開展中,很多高職院校會忽視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而導致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對學生的教學效果產生不良的影響。特別是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由于缺乏良好的教學分析,就會使得不同專業下的學生,受到自己語文能力基礎不一致的影響,出現學習進度的不同。因此,現階段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相關教師就需要積極的保障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開展,能夠結合起學生自身的專業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設計。例如,在一些旅游專業的學生教學中,就可以結合起學生的專業,對學生進行一些祖國山水等風景名勝的介紹,這樣保障語文的教學開展,可以與學生的本專業產生一定的聯系。很多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出現對于語文教學的抵觸情緒,大都是由于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無法形成一個良好的教學興趣,同時覺得語文教學的開展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大,進而就會導致在日后的學習中,缺乏對語文的正確認知。在現階段的教學開展中,就要格外的重視起這樣的教學問題,要保障教師不僅僅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還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總結:綜上所述,進入到新時期之后,人們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開展中,格外的重視起語文教學工作當中的核心素養教學有效性,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自身的個人素質,滿足社會上的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瞿林美.基于讀書活動的高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提升路徑研究——以《四世同堂》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20):196-198.
[2]胡松,林澤凱,羅淑君,黃麗青,王美淼.地方文化視域下的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21(45):68-69.
[3]宋忠東.基于項目教學法的高職語文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45):148-14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人文社科類項目(高職)項目名稱:基于核心素養教育的高職語文課程有效性研究,編號:2019GWQNCX041。
作者簡介:
楊潔(1989.03-),女,漢,廣西融水人,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學科教學(語文)。
肖和偉(1986.01-),男,漢,湖南洪江人,廣州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運動訓練學。
梁婉蕾(1985.05-),女,廣東茂名人,韶關學院本科,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學。
黎曉華(1989.10-)女,廣西平南人,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語文)。
鄧瓊秋(1985.03-)女,廣西博白人,廣西師范大學本科,講話,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