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梅
摘要:當前,互聯網信息技術逐步進入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教師要基于合作教學理念,推動新課程改革,逐步重視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初中作為學生的進階階段,相比小學階段更加強調知識的學習、情感的傳遞、素質的培養和習慣的養成。基于此,本文從打造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角度出發,探究高效課堂融合信息技術的作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以及構建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教學方法,從而為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互聯網時代,社會各領域都出現巨大變化,教育教學亦是如此。在教育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大多數學校都將其微機室全面升級為網絡教室,從而保證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能夠滿足每一位學生的電腦操作需求。從信息技術教師的層面,要重視起自身執教水平與專業技能的提升,將互聯網技術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重視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應用,有效地成為有趣易學并且實用的課程,不僅要讓學生懂得操作信息技術以及基礎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習能力以及敢于探索創新的能力。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的模糊
目前絕大多數初中學校雖然設置信息技術課程,但受到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的影響,教師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明確的教學目的,對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初步了解和操作即可取得不錯的成績。從教師層面來說,缺乏對教材的研讀和系統的教授,只完成學期內要求的課時即可,無須耗費精力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創新;對學生來說,信息技術課程只是一門可有可無的副科,無須耗費過多精力去學習,只完成老師的基本要求即可。教學目的的模糊導致教師和學生均缺乏對該門課程的熱情和興趣,無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探索精神。
(二)教師缺乏專業素養
教師的信息素養直接關乎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尤其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需要引導學生剖析問題。但如果教師自身專業不合格,就會導致無法回答學生的問題,自然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也會失去興趣。為此,學校要加強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專業隊伍,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信息技術人才。
(三)學生水平參差不齊
一般情況下,不同的學生在其信息技術的基礎方面也會存在較大差距,一些學生由于家庭條件有限,因此無法得到良好的學習資源,導致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硬件設施不足的問題,并不利于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學習。反之,對于家庭條件富裕的學生,有著足夠條件支撐他們展開信息技術學習與實踐,因此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會更高,教師在面對這些不同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性時多半束手無策,只能借助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來縮小學生間的差距。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強與弱,給其傳授基礎知識,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采取反復演示和講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對于基礎良好的學生,在引導其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知識拓展與延伸。
二、互聯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
(一)教學情境的構建,激發興趣
互聯網環境下,將初中信息技術和多元化教學策略相結合,還應在具體授課過程中,重視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情境,促使師生在良好的網絡化環境中展開更為高效的互動,這非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眼下,進行實踐教學時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最感興趣的是玩電腦游戲、瀏覽網絡媒體等,對于教師講授的內容則表現得興趣乏乏,覺得課本內容非常枯燥,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并不具備積極性、自主性,在課堂上頻繁“開小差”。基于此,便需要教師可以結合當下存在的問題,充分借助網絡工具來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與渠道,通過網絡情境的建設和引導,點燃學生熱情,使其能夠重新認識課程內容,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二)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
學校要努力培養一支優秀的教學隊伍,能夠對信息技術課程樹立正確的認識,唯有教師擁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夠更好地傳授學生信息技術教學知識。當然學校還要投入充足的硬件設施,才能有效地滿足教學需求,從而有效地為信息技術教學打好前期基礎。同時,學校更是要經常培訓教師信息化方面的專業知識,并且定期進行考核,及時發現自身教學的不足,才能有效地培養他們的教學創新能力,讓學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程。
(三)翻轉課堂教學,增強學習的自主性
如果學生自身沒有學習的動力和熱情,無論教師教得多好,也往往無濟于事。相比于小學,初中生肩負的學習任務和社會責任都大了起來,他們應該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不要等著教師和家長的督促和逼迫。而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課堂的新突破,也針對以上問題進行了優化。因此,教師可以開展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下開展自學活動,減輕學生的懶惰情緒,在課前布置好預習任務。比如,在教學《圖片的處理》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下發一幅風景圖,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圖片進行調試,看看怎樣才能呈現出更好的畫面。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一些常見的圖片處理軟件,比如PS,并且讓學生了解圖片處理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不能讓學生盲目進行操作,這樣容易造成時間的浪費。在課下,學生將圖片處理好之后保存,然后發送到教師的郵箱,教師收集之后,選出一些典型的例子在全班進行討論。其他同學通過對比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取長補短”。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任務型教學,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掌握課本知識只是學習的基礎,而如何利用基礎知識進行系統操作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信息技術課程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門“技術”,掌握一門“技能”,這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除了講課外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舉動,通過學生的表情,分析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中穿插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例如,在教學《視頻的編輯》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任務學習,完成指定的任務要求,從而提高課堂的專注力。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段視頻作為編輯資料,并且制定某個學習任務,比如視頻中背景聲音的銳化處理、人像加馬賽克等等。緊接著,給學生指定時間,讓學生抓緊時間進行操作,并且上傳到教師終端。在時間截止以后,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幾名學生的作業進行審查,在班內進行評價。最后,再讓學生將自己的視頻編輯完善。這樣一來,通過實施任務型教學,有利于為學生提供學習動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結語
信息技術能力已經成為學生的必備能力,不僅關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更直接關系到學生存在信息時代下的生存能力,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之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對學生的發展也很重要。因此,為了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興趣,珍惜課堂實踐時間,梳理信息技術教學重點內容,強化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了解,提升信息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薛自文.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學周刊,2021(02):47-48.
[2]羅珊染.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實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0):251.
[3]孟團結.核心素養下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