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燕
摘? 要:在新課程的深化改革中,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成為了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小學數學注重運算,涉及的計算題目較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教師應該如何最大化地利用錯誤資源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對小學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利用現狀進行分析,并且針對現狀舉例說明有效利用錯誤資源的實質性方法,為教師教學提供必要的參考,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助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誤資源;有效利用
對于教師而言,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教師及時地了解課堂教學效果,有利于教師糾正學生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錯誤資源,充分認識錯誤資源的意義和價值,改變傳統的對錯誤資源的利用方式,充分發揮錯誤資源的有效作用。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利用錯誤資源呢?文章將重點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利用現狀
首先,有些教師對錯誤資源利用的態度存在問題,其對錯誤資源的利用缺乏足夠的重視,并且對錯誤資源的理解出現偏差,對于學生犯的錯誤持消極態度,對錯誤資源缺乏寬容;還有些教師對于錯誤資源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和利用,不能科學、有效地利用錯誤資源。其次,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錯誤資源對于課堂教學的反饋作用,也沒有認識到錯誤資源對于課堂教學的鞏固作用。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對自身犯的錯誤缺乏正確的認知,如果教師不能及時對其進行糾正,學生將繼續用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解答問題。因此,教師要精準把握數學教學中的錯誤問題。在實際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實用價值很高,然而卻又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教師盡快解決,下文將給出有效利用錯誤資源的方法和途徑。
二、有效利用錯誤資源的方法和途徑
1. 轉變錯誤認知,激發學習興趣
針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教師要轉變對錯誤資源的認知觀念。針對學生容易犯的錯誤,不要采用批評教導的方式,而是要抓住錯誤,對學生的問題細心答疑,肯定學生的思維方式,從學生的角度點評其錯誤,逐漸轉變學生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創造力和理解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學生對小數的學習屬于對新鮮事物的認識。不同于整數運算,學生對小數加法和減法的運算在實際做題中容易犯錯誤。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的思維方式,細致講解學生在運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從學生的錯誤中找到教學的重、難點,及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合理調整,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師生在錯誤中共同成長的目的。
2. 勇于表達錯誤,引導認真反思
教師要鼓勵學生對錯誤進行適當的表達。針對學生對錯誤的表達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反思。數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其更強調思維思考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錯誤的表達認真反思,從而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雞兔同籠”時,教師引導學生對這個實際問題進行思考。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讓學生相互討論,鼓勵學生勇敢地表述自己對該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對于錯誤的表達,教師不要急于否定,最后教師要將正確答案和思考方式講解給學生,轉變學生對待錯誤的態度,教會學生充分利用錯誤不斷完善自身的思維方式,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對數學問題尋求多種解法,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3. 改進評價方式,提高教學水平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犯錯會對教師產生畏懼,害怕教師批評。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進一步完善評價模式,通過了解學生的數學實際學習情況,對于出現的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師要有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不能完全憑學生的數學成績進行糾錯,要對各個方面的評價標準進行整體衡量,進而提高教學水平。
例如,在教學教材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要改進傳統的評價標準,考查學生對于多邊形面積運算公式的掌握程度,不僅要依據學生是否答對題目,還要結合學生的聽課狀態、作業完成質量、對待錯誤的改進方式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不要以單一的分數作為衡量指標,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錯誤資源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說,都是應該有效利用的反饋資源。文章主要從轉變錯誤認知,激發學習興趣;勇于表達錯誤,引導認真反思;改進評價方式,提高教學水平三個方面著重為教師提供了充分利用錯誤資源的方法,為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深化改革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謝峰,李宜艷.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8,32(1).
[2]李海燕.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 散文選刊(中旬刊),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