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杯
摘要:初中“數學活動”課程是學生們學習了理論知識后的重要檢驗課程,可以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本文通過項目學習思想、互動教學思想以及教學結構的轉變與優化三種方法來提升初中數學活動課程的教學質量,讓初中數學活動課程發揮最大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活動”課程;教學策略;應用研究
引言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關注的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綜合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設計情境、關聯生活、開展實踐活動、豐富教學方法等手段,促進深度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項目學習思想在初中數學活動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項目的學習思想具有兩個主要的特征,分別是與現實世界的聯系以及學習過程的自主建構。在這種學習思想中初中生通過活動實現“做中學”以及“學中做”,但更強調通過“做中學”來讓學生以作品的方式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這種學習思想主要基于兩種理論進行研究,首先是維特羅克的“生成性學習理論”,數學教師可以預先設定一定的前提,學生可以是個人或是多人的小組對知識對象進行自主的建構學習活動,該理論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發現新知識,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另一種是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論”。目前我們的學校教學存在“三重三輕”的問題,即重知識授受,輕思維教學;重重復訓練,輕創新實踐;重教學結果,輕教學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做出“逃學”行為;教師產生“厭教”情緒,形成“高教”傾向。當前這種教學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要解決學校教學“三重三輕”的問題,必須依靠斯騰伯格的智力理論來解決。在這種理論中學生通過項目學習可以在實際情境中以取得成功為導向的分析問題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數學方面的分析型、創新型以及實踐型三種智力全面發展。教師在融入項目學習思想時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教學的準備。首先是備課環節,教師要充分發揮預設的作用,在做好前期準備時要注意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項目實施的環境情況,教師要對學生的知識、技能以及心理水平有充分的了解,特別是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要作為一項重要參考指標,除此之外教學的環境因素像軟件以及硬件都要考慮在內。其次是創建學習項目小組并選擇項目。小組的創建鼓勵學生通過交流自由組建,并幫助學生做好學習項目的設計,這是核心,也是培養學生的關鍵,像在用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這一課中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進行剪紙活動并裝飾教室來引出項目,還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軸對稱的理解。教學不光要考慮教師教學層面,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反饋來改進教學。教師應鼓勵學生對項目學習方式的活動課程進行評價,例如,學生可以對學習資源的獲取進行評價,還可以對項目小組內的合作能力以及學生相互之間的能力進行評價,還可以對教師項目設計是否滿意進行評價等等,通過記錄和評價更多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項目的設計需要具體的實驗才能檢驗效果,項目學習思想下的實驗研究環節像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對象、實驗方法、實驗過程以及實驗結果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八年級上學期的“最短路徑問題”這一節數學活動課程中,教師可以先設定一個多地點的路徑圖,圖中不同地點之間的路徑數量有很多,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組隊在圖中選擇任意兩個地點進行最短路徑的計算,選擇相同坐標的小組之間可以進行結果的比較,并通過總結鞏固所學的知識,將最短路徑問題當做一個完整的項目設計來進行學習。
二、學科素養下促進實踐活動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設計真實情境,在抽象化解中,促進深度學習
初中數學有很多抽象的理論知識,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如果單純地講解知識,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降低學習質量.為讓學生學會深度學習,能夠自主進行深度探索,對于抽象知識內容,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做輔助,借助幾何畫板軟件、信息技術手段等,在直觀演繹的過程中,貼近學生的學習認知,培養數學抽象思維能力,促進深度學習.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內容時,重點是讓學生能夠根據實際問題,抽象出二次函數關系式,尋找發現實際生活中的二次函數問題,并能夠利用二次函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圍繞生活實際創設以下問題情境.例如,某商店將每件進價為8元的某種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以售出約100件,商家想通過降低售價、增加銷售量的方法提高利潤,經過市場調查,發現這種商品單價每件降低0.1元,銷量可以增加10件.將這種商品售價降低多少元時,銷售利潤最大?思考:(1)商品的利潤與售價、進價以及銷售量之間有什么關系?(2)如果不降價售價,該商品每件利潤是多少元?一天的總利潤是多少?(3)若每件商品降價 x 元,則每件商品的利潤是多少元?一天可以銷售約多少件商品?(4) x 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5)函數關系式是什么?深度思考:最大利潤如何求?解決此類問題最關鍵要注意什么?在問題情境設計的過程中,讓學生小組就此情境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從而歸納出二次函數的概念,在情境引導中化解抽象內容,提高理解能力,從而促進深度學習.
(二)豐富教學方法,在數形轉化中,促進深度分析
教師教學方法的運用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一般是采用講授、演示的教學方法,枯燥乏味,無法激發興趣,理解數學本質.為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培養數學素養,教師可以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在數形轉化中,促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度分析,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掌握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又可以培養數學思維品質,提高數學綜合素養.例如,在教學“一次函數的圖像”的內容時,重點是讓學生能夠用兩點法畫出一次函數的圖像,結合圖像,理解直線 y = kx+b( k,b 是常數,k≠0)中常數 k 和 b 的取值對直線的位置的影響,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就函數 y =3x+2,y =2x-1,y =-12 x 建立直角坐標系,畫出其函數圖像.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從數形的角度讓學生體悟作圖的一般步驟和注意事項,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隨后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就以下內容進行選擇學習:①y =0.5x;②y =-0.5x+2;③y =3x;④y =-3x+2.根據函數表達式,學生動手畫出圖像,然后引導學生對比①和③、③和④、①和②、②和④的函數圖像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記錄其結果,結合圖形對直線 y = kx+b 中常數 k 和 b 的取值對直線位置的影響進行分析、交流、歸納和總結.
總結
“數學活動”課程作為初中數學教學中重要的一環,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設計好數學活動課程的教學策略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對這一章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并激發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完善“數學活動”課程的教學策略能更好地貫徹新課改理念,對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有顯著的提升,“數學活動”課程的教學策略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初中數學教師也要盡己所能為“數學活動”課程的發展進步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建萍.試論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創新開展策略[J].才智,2019(22):117.
[2]周惠勇.例談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下的有效備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