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內容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的教育技術手段不斷涌現,中職語文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語文教學內容逐漸從單純的知識傳遞向素質培訓轉變,教學方式逐漸從教師的宣講向教與學的互動轉變,教學資源逐漸從課本向數字化教學資源轉變,教學工具也逐漸從傳統的多媒體平臺向智慧教學平臺轉變。傳統多媒體教室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制約了學校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提高。引領信息化教學的“云”課堂、“云”教學、“云”平臺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廣泛推廣與應用后成為了當前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而“云本融合”教學模式也順應成為“三教”改革大環境下最為合適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三教改革 中職語文 云本融合 教學模式
“云本融合”教學模式就是在線學習(e-learning)和面授學習(Faceto Face)兩種方式的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的。開放的網絡云平臺可以滿足PC端及移動終端,移動終端APP對于00后、10后的學生來說已經非常普遍且不可或缺,高科技信息技術手段融入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的主動性及有效性。
一.理論依據及研究背景
2020年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元年,職業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2019年2月,國務院頒發經中央深改委審議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務;3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印發《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教育部、財政部出臺《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4月,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李克強總理對職業教育做出重要批示。孫春蘭副總理也在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特別提出加強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和學校內涵建設,推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三教”改革成為當前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為了培養符合行業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職業院校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相對接,必須改革傳統的普通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大膽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推進教師、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目標是實現理實結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職業性、實用性,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基于“三教改革”背景,構建“云本融合”教學模式既可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云本融合”混合式教學模式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既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為該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云本融合”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課前自主學習
上課前,教師將上課需要的教學資源(課件、實驗要求、操作要點微課、實驗報告模板、相關國標等)上傳到云平臺資源庫,對每一個資源賦予相應的經驗值,并發布班課通知提醒學生應用手機查看相關資源,做好預習工作。課前三分鐘,利用藍墨云班課平臺對學生進行考勤,對于遲到、請假等學生進行手工登記,從而避免點名帶來的浪費時間、學生代替簽到等問題。講授新課前,教師首先通過平臺發起小測驗,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錯誤進行重點講解,預防學生在后續實驗過程中出現類似問題。
此外,在上傳資源同時創建討論、答疑活動,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在線解答,并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從而提高師生互動頻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中知識內化
在課程重點、難點突破環節,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平臺推送小組任務、頭腦風暴等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主動的參與互動,思考解決方案,并挑選一組學生進行講解,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師生共同努力破解知識重難點。破解后及時推送階段性測試,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避免學生不懂裝懂、相互抄襲等問題,確保教學效果。
3.課后拓展延伸
課后通過平臺向學生推送作業、小測試,檢測學生學習水平,并幫助學生做好復習,對于掌握較差的學生重點關注,做好輔導。此外,推送與本次課有關的延伸資源,如不同測定方法比較、相關前沿知識等,幫助學生在良好完成本次課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技能水平。
4.考核評價
有別于傳統教學的考核評價單一的方式,結合線上云班課與線下學習、考試等形成本課程的最終成績。
通過統計學生在云課中取得的經驗值情況,對學生預習、聽課、實驗、作業、討論等環節進行考核,完成相應的學習活動,如觀看課前視頻、完成課前導學案、完成課前討論等都有相應的分值進行獎勵,對學生的評價實時進行,一節課完成后,系統自動根據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獲得的分值的多少進行排名,對每個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階段情況等進行完整系統的跟蹤記錄,用數據說話,努力讓課程考核更加全面、客觀公正,避免有些學生平時不認真,憑考試突擊獲得高分。同時,通過過程性考核分散卷面成績所占比例,幫助學習態度好、但基礎較差的學生提高自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專業課的學習中。除增加考核環節外,將學生互評環節引入評價體系,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評價的權利,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也認為這種評價方式較以前的評價方式更客觀、更準確。
三.“云本融合”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效果
“云本融合”教學和傳統教學進行效果比較分析,并不是單純地進行學生期末成績的總結,“云本融合”教學的效果不僅僅是成績的提高,更多的是學習能力的提升。課題組教師在進行“云本融合”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觀察并進行記錄,了解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體會和收獲。
1.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
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為愛操作、喜合作、厭理論、怵原理,利用云課堂教學這一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再是傳統的被動接受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由“要我學”逐漸轉變為“我要學”。在線的學習模式對于知識的搜索和獲取更便捷,咨詢更方便。”“云本融合”教學模式能夠按自己的方式與進度學習,可以較快理解概念,并能夠對重點、難點進行反復學習,在課堂操作過程中主要的精力是參與課堂互動,或者解決存在的問題,而教師教學的過程也轉變為學生答疑、輔導并促進學生高階思維形成,將信息化教學手段與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滲透于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動起來,讓知識活起來,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學生對課程的喜愛程度提高,調查數據反映實行“云本融合”教學改革后學生喜歡語文課程的比例達到90.68%(將非常喜歡和喜歡程度的學生數加總)。
2.教師教學質量、教學設計能力進一步提升
“云本融合”教學模式強調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播者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引導者。教學環境不是局限在教室,資源也不局限在教科書,教案的設計也沒有現成的路徑依賴,教師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摸索。教師使用云課堂教學,能夠將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到更多的課程中,課堂教學的氣氛更加活躍,課堂教學的深度更加寬泛,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該模式還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教學材料與資源有效共享的平臺,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教學設計過程一目了然,隨時可以調取教學材料,隨時可以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及學習成效,而學生打開APP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學習軌跡,學習任務、學習進度,學習效果,這一APP為教師、學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云本融合”教學模式下,學生對教學內容、知識的來源及應用要求更高了,倒逼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對自身教學素質進行提高,以滿足學生不斷提高的知識需求。實踐證明,通過采用“云本融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生考試通過率明顯提高。因此,將云課應用于語文課程中,將對課程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對解決中職語文課程教學問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總而言之,“云本融合”教學模式的出現與迅猛發展是數字信息化時代的必然,對于當代學生的在校專業知識學習以及整個社會的大眾知識的普及都具有革新性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補充與延伸,符合0O后、10后學生學習的模式,也成為學生競相“云”課的在線資源。最終實現時時學、處處學、人人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技能水平,從而探索出一條適合現代職業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開啟中職語文課程變革的新時代;并解決中職語文課程教學問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同時,帶動其他專業課程開發與應用,真正實現高效探究性學習、一對一學習、合作化、共享性學習創新中職《語文》課程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打造優秀示范教學精品課程,讓教與學變得更有趣,從而提升語文教學吸引力。
參考文獻
[1]黃輝.讓職業教育更“有文化”[J].教育與職業.2016(16)
[2]楊文婷、何伏剛.混合式教學中教師技能的新要求[J].中國遠程教育,2019,(6)
[3]馬櫟,藍墨云班課在高職糧油品質控制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新課程研究2019,(32),46-47
本文為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重點課題《“三教”改革背景下構建中職語文“云本融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GXZZJG2020A029)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