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基層消防救援隊伍應積極開展黨史教育工作,加強消防員的黨性修養,從而使其把初心使命轉變成銳意進取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的原動力,做好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本文立足于新時代黨的形勢任務需要,總結基層消防救援隊伍黨史教育的功能優勢,強調宣傳教育工作的與時俱進,并進一步探索實現黨史教育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的實踐路徑,從而把握人民群眾對消防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在新形勢下著力提高自身本領,服務群眾。
關鍵詞:消防救援隊伍;黨史教育;思想政治
三個“必然要求”把黨史學習教育提高到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事關黨的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深刻闡明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為我們抓好基層消防救援隊伍的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而消防救援就如同黨史學習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每一次執行任務都是在和群眾打交道。2018年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激勵鼓舞廣大消防救援人員,并對消防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長期以來,消防隊伍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系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一、扎實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以黨史文化浸潤“消防人”
消防救援人員在一次次災害事故中沖鋒在前,一次次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奮斗。這些英勇行動始終貫徹著中國共產黨的魄力與勇氣,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苦斗爭歷史、與中國共產黨不畏艱險的思想精髓同頻共振,具有教育人、感染人的強大力量。消防救援人員“全心全意為人民”“不怕犧牲謀幸福”的英勇姿態,能夠產生導向、育人、激勵的作用,增強公眾對黨的信任,鼓勵人民群眾向黨中央靠攏。
新時代加強黨史教育的有效途徑,一是促進理論宣傳普及,二是大力拓寬黨史教育的渠道[1]。為了更好地保存發生在基層的紅色故事與動人時刻,挖掘蘊含在其中的寶貴精神財富,消防救援隊伍要扎實宣傳教育工作,在宣傳聲勢上下功夫、做文章。做到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基層消防救援隊伍應當打開思路,將宣傳方式與新媒體緊密結合,以廣大消防救援人員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宣傳工作,做到“內網有專欄、微信有美篇、營區有展板、上稿有力度”。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可以開辟“黨史天天讀”“黨史微黨課”等專欄進行每天推送,在聲情并茂、耳濡目染中激發基層參與學習教育熱情。此外,線上宣傳除了依賴于本單位的宣傳部門,還可以爭取和地方性官方媒體建立合作關系,及時宣傳支隊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動態、經驗做法,從而提高黨史文化建設質量,如人民日報客戶端以《扎根基層十二載 時刻準備著向險而行》為題,報道了萬年縣四邑路消防救援站二級消防士蔣雁越。
基層消防救援隊伍在線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應堅持學習和實踐相結合,靈活開展“學黨史憶英烈、守初心擔使命”革命烈士紀念、“我身邊的黨史故事”“在黨旗下成長”讀書分享會等豐富多樣的紅色活動,還可以利用廣播每天播放紅色歌曲、講述紅色故事,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接地氣、更有實效。
二、以“聯建互促”為抓手,打造思政教育實訓基地
“聯建互促”,指基層消防救援隊伍與周邊的中小學校、紅色文化實踐基地、大型企業等建立合作關系,互相進行交流學習,達到深化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效果。不同單位之間黨建工作的合建共贏、聯建共建,既是雙方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的有益嘗試,也是雙方就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制度建設等多方面問題展開深入交流,互鑒互促,通過共享信息、共享陣地、共享文化,深化雙方交流合作。
以基層消防救援隊伍作為合作單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訓基地,可以多方聯動開展豐富多彩的黨課,讀書分享會,業務交流、培訓會等活動,全面提升中小學生、企業員工或游客的思想教育工作水平,提高教育教學單位及個人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技能。
聯建共建模式,貫徹執行了“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方針,有利于保障公共消防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利于加強消防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礎上,雙方得以切實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實訓基地的平臺作用,加強溝通交流,加強合作共建,互學互幫互促。通過陣地聯建、活動聯動等措施,共同推進黨建工作新發展。
三、強化黨性錘煉,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
引導消防員強化精神支柱、堅定理想信念是消防救援隊伍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核心要求[2]。基層消防安全工作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最需要消防救援人員具備過硬的職業素養和堅定的思想品格,做到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黨性的錘煉,因此成為黨史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在隊伍內部,可以通過專家講學、主官領學,考試促學等方法,嚴格要求消防救援人員,確保關鍵時刻能夠救得了、打得贏。對于基層“急難愁盼”的問題,應當認真傾聽基層呼聲,制定為基層辦實事的相應計劃,逐項兌現承諾,傳遞組織關懷。
弦歌未止,薪火相傳。消防雖已不為“部隊”,但為民情懷卻早已深入骨髓。面向人民群眾,基層消防救援隊伍要把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作為檢驗教育成果的標尺,推動學習成果轉化為行動自覺,在行動上走進群眾,傾聽人民群眾的需要和意見。在“消防安全+文明實踐中心”的消防宣傳新模式下,消防部門可以依托實踐中心建成消防體驗室,開展各類交流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等等,用多種方式提升人民群眾對消防工作的認可度和滿意率。態度上要堅決杜絕黨史教育工作形式主義、搞花架子、走過場,確保取得良好成效。
四、結語
“知史才能明道,明道方能定其行。”在建黨10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學好黨史,是我們明確工作目標的重要抓手。基層消防救援隊伍應當響應黨的號召,主動加強黨史的學習和教育,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廣大消防救援人員務必學好黨史,以此補足精神之“鈣”,提升自我,明確工作目標,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第一線。
參考文獻:
[1]張楠楠.論黨史教育對黨建的重要性[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7):119-120.
[2]林承峰.繁榮消防救援隊伍文化激發強大精神力量——黨的十七大以來公安消防救援隊伍文化建設綜述[J].中國消防,2012(20):12-16.
[3]王郭社.對消防救援隊伍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幾點思考[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13-09-27(003).
[4]胡恒柱.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及現實意義探索[J].辦公室業務,2017(24):21-22.
[5]何偉昌.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3,36(03):37-39.
[6]苗鑫桐.中共黨史教育路徑問題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7.
[7]劉佩蕓.鐵路基層黨員黨史教育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探究[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7(01):81-82.
作者簡介:
陳澤斌,男,漢族,福建莆田人,本科,寧波市消防救援支隊江北大隊白沙站副站長,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