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王鵬
摘要: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國產業結構進入了轉型升級的全新階段,人才需求不斷變化,中職院校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實價值日臻突出,但是傳統教育模式下卻暴露出種種缺陷和不足。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機電教學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更是黨的一項重要教育方針,為學生全面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相關方面的課題研究備受關注和熱議。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中職;機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現代學徒制的相關概述
從某種維度上講,現代學徒制重置了職業教育模態,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在需求結果,其將企業培訓與學歷教育相融合,旨在進一步關懷學生的全面發展,從根本上解決學校培養什么人以及如何培養人的核心問題。在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結構下,以政府為指導,學校與企業互為主體,學生同時扮演雙重身份,匯聚了更多高質量的師資元素,是一種基于在崗培養和在崗成才的新模式,其內在邏輯和運作流程體現了豐富的職業教育思想,并由此呈現出諸多顯性特征。簡單來講,現代學徒制重點突出了校企雙元育人主體,高度契合了黨關于“產學研一體化”的教育方針要求,并基于兩者的深度合作,重構了課程體系,有機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此過程中,學生除了其本體身份外,還以學徒的角色介入,從而使之更好地適應未來崗位競爭挑戰。同時,現代學徒制的另一大亮點是雙導師制,學校老師與企業師傅優勢互補,達成了共贏的局面。隨著我國素質教育體制改革愈加深化,現代學徒制成為中職教育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改善了教學環境,拔高了其育人質量。而企業則從中汲取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元素,厚實了其面對激烈行業競爭的核心資本。
二、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機電教學進展實際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各地要明確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引導行業、企業和學校積極開展學徒培養。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方針,現代學徒制引領了新時期的中職教育改革發展格局,并取得了顯著收效。但是客觀維度上講,受多重因素影響,當前階段中職院?;诂F代學徒制的機電教學改革尚不夠徹底。具體而言,中職院校既有的課程體系開發明顯滯后于機電技術領域的快速發展,相關內容設置更新不及時,所培育出的人才無法有力對接行業企業需求。同時,長期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渲染下,教師創新思維意識薄弱,加之其本身實踐經驗積累不足,機電教學課堂組織仍舊偏重于理論講授,且方式方法單一,壓制了學生個性成長,弱化了其綜合發展能力。另外,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中職院校對行業企業的吸引力不足,兩者之間的合作建設停滯于表面,僅為學生提供了短期實習機會,唯有深入整個育人模式體系,甚至部分企業將之作為獲取免費勞動力的跳板,侵害了學生權益,導致其參與能動性不足。上述種種缺陷限制了現代學徒制在中職機電教學中的價值創造。
三、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機電教學進展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機電教學進展,校企合作是基礎和關鍵,其內涵式建設相當重要。在此過程中,各地方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牢把握產學研一體化建設的核心內涵,重視并支持校企合作,依照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精神部署,規范雙方權利與義務,通過系列惠利政策,激發兩者的參與活動,為現代學徒制的實踐鋪墊基礎。
(二)加緊校本建設
完整的中職機電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應當將現代學徒制理念灌入全程。具體而言,教學目標設計上,首先要明確全面發展學生的根本任務,繼而深入合作企業調研,切實了解其戰略發展計劃,適配相應的崗位職責,并將之轉化為教學目標,指引后續工作的正常展開。例如,模具裝配所對應的崗位任務是模具組裝、模具條、模具修整等,對學生的能力素質要求體現為了解三坐標測量儀、看懂圖紙、了解模具材料熱處理等;教學內容組成上,要依托企業方面的數據資料支持,了解機電行業產業發展前沿動態,主動吸收成熟的先進科研成果,并適當植入企業生產實踐案例,生成校本教材,以提高教學的實用性、科學性。在此過程中,還需重視“互聯網+”變革,開發豐富的教材資料數據庫系統,與其他院校合作,共享優質素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化他們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掌握。
(三)拔高師資素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機電教學進展,有賴于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推動與保障。尤其是學習型社會建構視角下,人們對知識的渴求愈加強烈,中職院校生源出現了一定的增長趨勢,師資配比不足成為限制機電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而現代學徒制則提供了有效解決路徑。對此,中職院校應進一步擴大對“現代學徒制”的宣傳,明確其核心要點和多重意義,增強從業教師的能動意識,激勵他們廣泛參與其中,并由此開拓自身專業水平提升的全新空間。同時,基于互聘共用原則,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以專兼相合的方式,建立雙導師教學團隊發展長效機制,并結合實際情況,發起導師隊伍“雙提升”、雙導師資源庫建設等行動計劃,充分做好各項保障工作,促進校內導師與企業師傅優勢互補,積極推動兩者的身份互換,提高其綜合素養。在此基礎上,打造“教師命運共同體”,搭建良好的內部交互平臺,充分發揮校內導師豐富的理論知識內涵,教會企業師傅正確的育人方法,并利用企業師傅豐富的實踐經驗積累,補齊校內導師短板,從而達到互助成長的目標,更好地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對于教師個體而言,也需充分借助此有利時機,堅持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深入企業實習,從而提高崗位適應能力。
(四)創新評價機制
現代學徒制下,學校與企業同作為中職機電教學的主體,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學校偏重于理論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企業則重視承擔生產性教學項目。科學、完善的評價機制,引導發現問題,為下階段的中職機電教學改革深化提供了可靠依據,校企共同參與至關重要,以此來保證全面、客觀的信息反饋。
綜上所述,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機電教學現階段的實踐仍舊面臨不少問題,未來要堅持以此為導向,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加緊校本建設、拔高師資素養、創新評價機制,基于校企合作內涵式建設,全方位、立體化地重置育人模式生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之更好地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李遠祥.中職學校智能制造專業群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3):183-185.
[2]王錦昌.現代學徒制在中職機電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內江科技,2020,41(12):141,155.
[3]滕滿高.“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校企共建開放共享型機器人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20(11):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