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觀察能力是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構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學會在觀察時透過事物表象,抓住本質,發現規律,達到不斷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目的。我認為人們對知識的認識和積累都是通過觀察實踐而得到的。沒有觀察就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確的推理、概括和創造性,所以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去觀察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數學的趣味性,又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創設情景
一、數學思維能力意義
數學思維也就是人們通常所指的數學思維能力就是能夠用數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特定的思維方式,學生在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的時候,能夠將理論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從而最終完成學習任務。數學思維能力指的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思考的能力,通過空間想象能力推理、總結、歸納數學問題和知識,屬于一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一)解決問題能力:數學是一門最基本的個工具學科,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小到家里來人吃飯添加碗筷,大到商品交易。具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夠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可以將數學模型與生活問題相結合,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培養小學數學思維對于孩子后續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例如,動畫《貓和老鼠》中啄木鳥運用三角函數計算出切割木桿的角度,正好砸暈了要吃掉老鼠的貓。這是個卡通動畫,但是其反映出了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作用。
(二)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是典型的理性思維,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做事嚴謹。當遇到問題時,會分析構成問題的各個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可以避免遇到問題時讓情緒左右思維而無法跳出困境。
(三)數學興趣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夠深入理解數學計算中的內在邏輯關系,從而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有利于培養出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們在聽數學課時興趣盎然,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都會大幅度提高,進而解決了小學數學成為教學難點的問題。
三、突出數學化——數學思維的基本形式
我們的數學教學中,割裂了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數學課堂遠離生活。如對于《簡單圖形的認識》的教學,對于“三角形”,教師常常手持三角板,告訴學生這個三角板就是三角形,由三個角、三條邊組成;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三個角、三條邊”的圖形,告訴學生這是三角形……這樣,容易給學生造成誤會:老師手里拿的三角板是三角形,黑板上畫的是三角形。其實不然,數學中的三角形是圖形,不單指老師拿的三角板,也不僅僅是畫出來的圖形,這僅僅是具體的三角形的特例,而不是三角形的一般的概念。也就是說,這樣的直觀教學法雖然生動、直觀、形象,但頗失數學化。其實,教師用這些三角形特例,也就包含了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日常教學中的使用的三角板,但應注意生活化教學向數學化——數學模型的過渡。教師應盡量避免使用:這個三角板就是三角形。如果細細思考,顯然,這種說法是不科學,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像三角板一樣,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是三角形。這樣的概念和定義才是數學化的定義,才是嚴謹的、科學的。再如,對于加法和減法的學習,教師只教給學生加法和減法的口算、列式計算、簡便運算等,沒有對“數學化”而有所揭示,忽略了順序化的教學。教師應該讓小學生明白,正數的加法是“量的增加或增多”、減法是“量的減少”,這樣的話,學生在計算時,會根據加號、減號而初步判斷結果是否正確。如64+24=40的情況不罕見,因為學生把“+”看成了“-”,而在檢查時,只要稍微觀察題目,就會發現64+24一定得大于64,這樣,學生學會的不是解決一個計算題的問題,而是掌握了數理和數學思想、數學思維。一道簡單的應用題:小紅第一天看了20頁書,第二天看了32頁,兩天一共看了多少頁?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們容易列出算式20+32=52(頁),而如果有學生寫成32+20=52(頁)的話,有同學就會認為是錯的。原因就是平時的教學中,忽略了數學式與生活原型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在處理問題時,容易“單線”思考。但如果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學生能理解a+b=b+a,而在實際運用時,則又顯得“短板”。
四、生活創設情境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人們在學習比較難的知識時,其最大的動力是能夠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通過將數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系的方法。這樣學生在情境中可以意識到如果解決這個問題會給其生活帶來益處,所以要努力學生,最終養成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好習慣。相反,在數學課堂上,聯系生活情景,能夠讓孩子們利用生活常識和生活經驗更好地去理解數學解題方法。例如,關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三個磁扣將掛圖固定在黑板上,為了配合教學活動,可以增加掛圖的重量,這樣可以使得三個磁扣平行放置無法穩定住掛圖。學生通過實驗發現,只有三個磁扣組成三角形時才能夠穩定掛圖。教學內容講授結束后,還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比如,用三個釘子來固定一個鏡框,釘子的位置怎么安排最合理。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教學方式和手段的靈活性,加強數形結合的運用,深化思維、創設教學情境,加強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其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使其在后期的學習中能夠形成學習思維和方式,有效提高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賴文學.淺談小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