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深
摘要: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微課在教育中的運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將微課運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教學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教學引導下實現知識與能力的提高,以此保障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因此,主要對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運用中的時效性進行研究分析,旨在對微課教學時效性改進策略進行詳細闡述,為以后類似的事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微課教學;信息技術課程;運用策略;時效性分析
引言: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需要讓微課根據教材內容制定相應的內容,將微課學習交給學生,通過以微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優化實際的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同時,關注微課教學的運用時效性,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實現初中信息技術高質量教學的建設。
1、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上,當前教學問題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學習問題。在初中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上,學生往往偏重于教師教學引導模式,對于自主學習的意識相對單薄。而在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上,需要學生能夠逐步朝著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方向發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夠需要重點培養;其二,運用問題。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與教師往往更依賴于講解模式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與運用能力的教學引導相對較少,導致學生的運用思維培養不足,影響到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運用能力;其三,操作問題。在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學習中,實際的學習效果往往體現在學生的項目操作上,而實際的教學上,教師未能夠發揮其在教學引導上的作用,導致實際的學生知識操作能力相對較弱,限制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其四,教學問題。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隨著教學環境的優化,需要教師重視教學技術的創新,如合理運用微課進行教學,提升微課的教學時效性,有助于改變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2、微課教學價值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運用,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運用能力,通過普及信息技術,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對信息就似乎進行實踐,從而實現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細化與深化建設。同時,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夠幫助教師節省大量的教學時間,給出學生更多的學習、實踐、運用的時間,能夠幫助學生培養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實現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深化改革。同樣,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對微課的運用時效性進行研究,有助于教師合理實施微課教學,來加深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保障[1]。
3、微課教學運用時效性評價策略
3.1教學內容設計的評價
微課運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其時效性的評價需要重視對教學內容設計的評價。開展信息技術課程微課教學中,關注微課教學設計內容,其運用時效性的評價,需要能夠在微課教學設計上,對學生綜合發展進行有效覆蓋。即微課教學的存在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實現全體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基礎上,通過預構、導構和內構教學設計的縱向發展,實現微課教學的優化整合,以此保障高質量的微課教學設計內容。
3.2教學效果的評價
微課運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其時效性的評價需要關注實際的教學效果。由于微課教學運用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需要對實際的課程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借助教學反思工作的開展,有助于后續微課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樣,運用時效性的評價,需要對課堂預習效果、教學效果以及微課作業布置的鞏固效果進行綜合性評價,關注學生整個微課學習過程的情況,有助于針對性的提升微課教學質量,以此發揮微課教學的運用價值,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信息技術實踐能力的有效提升。
3.3個性發展的運用評價
微課運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其時效性的評價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即每一個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微課教學的學習程度不同,導致實際的個性化發展程度不同。在微課教學的運用上,需要引導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相關的微課,以此加強信息技術微課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實現初中信息技術的個性化微課教學。
4、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化運用策略
4.1高質量初中信息技術微課的制作與分享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需要教師制作高質量的微課內容。通過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知識內容進行精選,將難點與重點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讓學生能夠從多種感觀的角度進行知識的理解。微課的開展,講究信息技術課程教與學的高效整合,合理運用互聯網教育平臺實現微課的共享,有助于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微課能夠走進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例如初中《信息與信息技術—信息》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微課的運用,能夠讓學生對信息及其特征有著一個更直觀的了解,而不是依賴教師的講解教學。微課的運用,借助高質量微課視頻,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將學生生活與學習相聯系,以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
4.2重視知識應用的遷移
在初中信息技術微課的應用中,需要教師重視知識應用的遷移。初中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要求相對較高的學科,開展信息技術課程微課教學中,需要讓微課教學與實踐項目教學相結合,即將知識理論與實踐進行細分,從而讓學生能夠將課本知識遷移到實踐項目當中,以此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技能。例如在《數據處理》的課程教學上,需要學生對于Excel表的基本知識進行了解,如工作表、單元格、精確設置、刪除添加、合并拆分等操作進行一定的鍛煉,由于知識點繁多,可以很好的借助微課來進行操作實踐,同時可以將數學知識以函數或者公式的計算進行遷移,以此實現微課教學下的能力培養。
4.3培養學生學習與實踐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術微課的應用中,需要培養學生實踐與學習能力。由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難度相對較大,各知識點的教學對學生能力有著較強的依賴性。因此,開展信息技術課程微課教學中,需要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關注學生獨立問題解決能力,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指導學生互助合作,將學習與微課作業相結合,以此提升初中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4]。
結束語:
由此可見,針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實踐需求較強的特性,在課堂教學上,合理應用微課,來幫助學生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同時在微課的應用上,需要教師重視自身能力的提升,通過優化項目教學內容的設計,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通過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保障。
參考文獻:
[1]宰兵.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術微課教學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6):91-92.
[2]關丹.試析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21(09):81-82.
[3]劉秀琴.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小學電教,2021(09):89-90.
[4]霍文萍.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