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英
摘要: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是新時期小學語文的教學使命,也是語文學科的內在訴求。做有創新意識、有創新才能、有創新本領的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成為教師的自我要求。小學語文的創新教學方式,筆者認為應該著重于從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拓展教學內容、營造教學氛圍、扭轉教學評價等方面加強實踐和總結,通過細致耐心的工作,把學生迎進美好的語文天地之中,感受語文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學科具有豐富的教學價值,不僅要教會學生識字閱讀和寫作,還要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道德素養、人文素養等,使學生能夠從語文課堂中獲得更加全面的學習收獲。因此在語文教學的創新方面,教師既要從傳統的教學任務中尋找創新點,挖掘創新材料和手段,又要樹立語文教學觀,積極主動地從狹窄的、以考試和分數為主要教學目標的語文知識教學窠臼中走出來,才能打開語文教學局面,真正把語文迎進語文課堂之中來,給學生帶來和傳統教學不一樣的,既新鮮有趣又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從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奠定基礎,做好鋪墊。
一、尊重語文教學的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和數學等科目存在著顯著的不同,其不單是一門知識學科,更是一門素質教育學科、人文陶冶學科、道德引導學科。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首先就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尊重語文教學的規律,既要重視學生的知識獲取,又要重視綜合語文素養的提升,只有兩手抓,才能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例如,在課文閱讀教學中,首先教師不應該把觀點或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閱讀獲取問題的答案,增強對教師觀點的認同。因為這會干擾和限制學生的閱讀心理,看上去好像是為了讓學生的閱讀有針對性,實則這種給學生“遞拐棍”的方式不利于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也不利于學生自主閱讀意識和審美能力的提升。教師應該讓學生按照各自的閱讀習慣和心理進行閱讀,少干預,這樣才能創造課文和學生直接交流對話的機會,使學生進入閱讀情境之中,感受每一篇課文在故事內容、思想主題、遣詞造句等方面的獨特風格和魅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此外,語文和生活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還應該加強和學生生活的結合,引導學生把課堂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增強學生的生活感悟。
例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聲音》這一課之后,教師帶領學生到公園中去,和學生一起聆聽大自然中各種美妙的聲音;也可以在習慣養成中加以引導,讓學生把每天發生的事情寫進日記里,通過開展日記交流活動和評比展示活動,提升學生的寫作意識和動力。
二、拓展語文教學的內容,開闊學生的語文視野
課文固然是教學的最大依據,但是僅僅依托課文來講授語文,會限制語文學科的價值和學生視野的開闊。教師要有開放胸懷,積極拓展語文課文內容,給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為人民服務》這一課之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講中華歷史、新中國的成立等等,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國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實物,然后從文學讀物上摘選一些文字優美的段落,在啟迪學生的同時,也讓學生拿起筆來寫一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思想感悟,借此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改進作業設計的不足,讓學生愛上語文作業
一些小學生不愛寫作業,一方面是語文基礎的不足,一方面是教師在作業設計中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要么給學生布置很多作業,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要么作業內容過于注重考試知識,忽視對學生閱讀和寫作素養的培育。因此在作業設計中,教師要加強重視和改進,激發學生寫作業的興趣,發揮作業的教學價值。
例如,一些課文的對話內容很多,那么教師就可以在講授完畢之后布置這樣一份作業:“讓學生回家,與父母開展分角色朗讀,讓學生的父母通過時下流行的短視頻形式把閱讀場景錄制下來發到微信群中。”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展映各位同學和父母的朗讀畫面,既集中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又讓他們覺得語文學習好玩有趣,產生閱讀的興趣。
四、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保障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創新教學并非易事,需要教師多思考、多實踐,還要有積極主動進行創新的意識。創新在某種意義上是向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宣戰,而且創新路程會遇到很多從未接觸到的問題和困難,面對這些問題和困難,需要教師有勇氣,更要有智慧才行。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從自身做起,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新課改為指引,視創新為機遇而不是挑戰,努力在教學工作中多反思,多和優秀同事溝通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借助網絡工具提升自己的創新教學本領,在摸索和實踐中漸漸形成一整套創新理念和方法,提升創新教學的熟練度。
以教學評價來說,教師就應該積極實踐分層評價教學方式,對于優等生要以鞭策為主,在語文學習中多給他們增加一些難度,避免他們驕傲的同時,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對于后進生,教師就要以鼓勵和贊美為主,本著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創新不是一堂課的創新,創新要在每一堂課中都要有所表現,要對于每一名學生都有所表現才行,這就需要教師養成創新習慣,保障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五、結語
創新既是觀念,又是手段,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需要教師增強教學勇氣,加以研究和推進,不斷提升創新的深度和廣度,避免創新只停留在腦子里,局限在口頭上。當然,一切創新工作都應該緊密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和任務,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舍本逐末,最后盡管教學氛圍有所提升,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卻并不理想,這一點教師有必要心存謹記,保障創新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宋寶英.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淺析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16):119-120.
[2]郭秀鳳.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的創新分析與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