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羽伶
中圖分類號:G807.3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0-040-02
摘 ?要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身體快速發育。此時在自身營養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還應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身體素質。立定跳遠作為體育運動項目之一,主要針對學生彈跳能力、腿部力量進行訓練,同時也能影響學生身體協調性、速度、爆發力的發展。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立定跳遠水平,就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及恰當可行的訓練措施,促進其身體素質的提升。為此,本文主要針對初中體育課堂立定跳遠教學方法及訓練措施展開探尋。
關鍵詞 ?初中體育 ?立定跳遠 ?教學方法 ?訓練措施
近年來,全民健身在我國得到高度關注。全民健康既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又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而實施全民健身計劃也是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之一。為此,國務院專門印發了國發〔2016〕37號有關全民健身計劃的通知。在全民健身這一背景下,國人的體育鍛煉意識被喚醒,尤其是孩子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家長也改變了以往忽視體育學科的觀點。初中生家長過去普遍認為體育課不重要,孩子只要文化課成績優秀能夠考入一所重點高中就萬事大吉了[1]。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倡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育學科的成績也作為中考成績的一部分,對學生初升高產生直接影響。而學生身體素質測評標準中,立定跳遠成績即是其中一項,關系到學生體育整體總分。在全民健身及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如今初中生家長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深刻認識到體育學科的重要性,堅持體育鍛煉不僅能提高體育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通過體育鍛煉達到了強身健體,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因此,家長對體育學科的支持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立定跳遠是測試學生體能的重要項目,動作難度不大,看似簡單,但要想取得最佳的跳遠成績,必須加強日常鍛煉以掌握其技術要點,這就需要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對跳遠運動的興趣,提高其參與性,并在調動學生運動熱情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訓練措施來幫助他們不斷提高跳遠水平,確保立定跳遠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以下就初中體育課堂立定跳遠教學方法及訓練措施展開探尋。
一、初中體育課堂立定跳遠的教學方法
(一)寓教于樂,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運動熱情及參與度
要提高初中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對該運動項目的興趣,將教學的開展建立在成功激活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方可讓教學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如何吸引學生對立定跳遠產生興趣,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定的趣味性元素,或者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寓教于樂。這樣一來學生先從心理上得到放松,心情變得愉悅輕松,不再覺得體育課堂形式單一片面。而游戲對學生的吸引力是無窮的,學生參與的熱情被充分調動,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自然而然就主動投入到立定跳遠的學習之中了。其次,教師在以游戲方式進行教學時,除對游戲規則進行解說外,對于立定跳遠的技術要領及動作規范更要詳細講解,并給予示范,使學生較快掌握立定跳遠的運動步驟及技術要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最后,立定跳遠的課堂教學及訓練方式可穿插形式各異的游戲式教學,不必局限于某一種游戲,不同的游戲可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避免了教學的單一枯燥。例如,教師可借助教具來輔助教學,教具可以是三角墊、氣球之類。將三角墊作為障礙物設置在一定范圍內,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競賽形式來開展,指導學生按立定跳遠步驟來完成跳遠,最終通過障礙物最快的小組獲勝,這種教學形式能有效激發學生不甘人后,你追我趕的學習精神。也可掛一排氣球,讓學生起跳后以手觸球,完成速度最快的小組獲得教師獎勵。通過類似的游戲教學方法,不僅學生樂于接受,還能提高立定跳遠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需要注意的是,游戲教學不能喧賓奪主,否則只是表面看似紅火熱鬧,實則學生并未領會到立定跳遠運動技術的真諦,這樣就無法很好掌握其運動原理。總之,游戲式教學的本質主要是營造活潑而富有趣味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良好氛圍的渲染和影響下快樂學習、主動學習,而教學的重點仍然是立定跳遠運動知識、技術要領及其規范的傳授,需要教師在充分調動了學生運動熱情的基礎上來進行言傳身教。
(二)增進師生情感交流,促進立定跳遠課堂教學的高效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體育教師應準確把握此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加大與學生情感交流溝通的力度,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消除其叛逆心理,引導其積極參與體育鍛煉,聽從教師的指導,完成訓練任務。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與學生的互動,不可機械地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是要時常關心學生的反應,并及時作出回應,讓師生間相互實現溝通的無障礙。其次,教師應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相處,不能讓學生感覺高高在上,存在距離感而畏懼與教師接近。同時教師還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因學生體育成績的好壞而區別對待,尤其是身體反應速度較慢,對立定跳遠動作技術要領掌握較薄弱的學生,更不能有任何的厭煩情緒,而應不厭其煩的悉心指教,以幫助這部分學生盡快掌握立定跳遠的學習內容及技術要點,做到不拋棄不忽視每位學生,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這樣一來,學生也會從內心深處真正感受到被尊重,而對教師產生敬意和愛戴,更加努力刻苦學習,不讓自己掉隊拖班級后腿,從而建立良師益友般的師生關系,形成師生間的良性循環。最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對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積極反饋,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或建議,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遭遇的阻礙,及時對教學方式方法作出調整,以更好地滿足和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同的學生其身體素質也存在著差異性,因此教師需因材施教。身體反應迅速、動作靈活的學生在學習立定跳遠時,能更快掌握其動作技術要領,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可加大運動量及運動難度,讓其得到進一步鍛煉,以取得更大突破[3]。而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欠佳的學生,教師應耐心指導他們掌握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及技術要領,鼓勵他們在自身基礎上勤加訓練,以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總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學生首先是對體育教師有一個良好的印象,被教師風趣幽默的談吐、博學多才的學識、平易近人的態度、耳目一新的教學方式所吸引,才會懷著期待的心情期盼教師授課,才能全身心不受干擾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對立定跳遠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初中體育立定跳遠訓練措施
立定跳遠包括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環節,以下針對這四個環節的訓練及其技術要領進行探尋。
(一)預擺訓練
立定跳遠需要下肢發力騰空跳離之前的站立位置,對于學生腿部力量的爆發力及其身體協調性和靈活度均有較高要求,預擺作為立定跳遠的起始動作,動作的精準與否及手臂擺動幅度的恰到好處關系到后續動作的連貫性。預擺前指導學生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距離保持與肩寬的一致,放松雙肩,左右臂同時前后勻速擺動,雙臂擺動同時雙腿屈膝,重心下移以尋求平衡,身體前傾,并保持肩、臂、腳等部位的協調[4]。教師在傳授預擺環節的動作要領時,除了要講解外,還應向學生示范,并指導學生多練習,保證動作的精準。
(二)起跳訓練
起跳為立定跳遠的第二項環節,主要借助腳與地面的作用及雙臂前后擺動的力道向前方用力跳出。起跳時擺動的雙臂迅速從身后擺向身前,并增加向上力量以聯動背部肌肉力量,從而將積蓄的所有能量瞬間轉化為動能。同時,控制好力量,雙腳起跳時腳蹬地的瞬間力量需把握好,借助雙臂前后擺動用力向前跳出。
(三)騰空訓練
騰空是立定跳遠最關鍵的環節,決定了最終的跳遠距離。因騰空時間極為短暫,因此在進行這一環節的訓練時,應盡量加強腹部力量以增加騰空時間從而讓落地距離更遠。為保證跳出距離更遠,教師需指導學生訓練過程中當騰空至最高點時盡量抬腿,同時手臂盡量后擺,以擴大拋物線距離,取得最佳的跳遠效果[5]。
(四)落地訓練
落地乃立定跳遠的最后一個動作,若落地不準易導致身體不平衡而出現趔趄甚至發生損傷。因此,落地時雙腳腳跟應先著地,再迅速過渡至整個腳掌,并保持雙膝始終處于屈膝狀態,有助于起到減震緩沖的作用。為避免發生損傷,教師應指導學生訓練過程中身體適當前傾,但要注意不可前傾過度而影響身體整個重心[6]。
三、結語
綜上所述,立定跳遠是構成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部分之一,教師應深諳該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學生身體素質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通過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訓練過程中運動量及運動強度的合理把控,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立定跳遠的規范動作及技術要領,保證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環節中身體各部位的協調統一,動作的連貫流暢,促進課堂教學成效及學生立定跳遠水平的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漢文.初中體育課堂立定跳遠教學與訓練[J].田徑,2019(10):15-16.
[2]余發皆.初中體育教學立定跳遠的教學手段與訓練方法[J].速讀(中旬),2019(03):268.
[3]阮梁偉.初中體育立定跳遠教學與訓練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9(03):71.
[4]馬廷俊.淺談初中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與訓練方法[J].科技資訊,2020,18(13):2.
[5]李想.初中體育教學中立定跳遠教學方法探析[J].文淵(高中版),2019(03):69.
[6]孫慶華.試論初中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與訓練[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