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娟
摘要:傳統文化的知識滲透并非一種被動的教育狀態,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的結合,教師能夠充分發揮教材內容的文化引導潛能,實現傳統文化中觀念形態的教育創新,在豐富思想文化教育內容的同時,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成效。基于此,本文探討了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價值,并提出了相應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傳統文化? ?滲透策略
知識的講解與文化的滲透,無法脫離教材內容背后人文思想的探討。基于此,在探究傳統文化滲透時,高中語文教師可將基礎教學課程內容分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在教材的人文思想探討中,輸出健康的思想價值觀念;第二,在傳統文化的滲透中,倡導積極活躍的知識學習路徑。這樣一來,作為洞察力培養和構建系統的傳統文化滲透策略,能夠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優勢,并在世界觀的文化滲透中,促使學生在更多傳統文化的教育影響下,形成健康的意識形態。可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實現了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的協調發展,實現了高中語文教學觀念的轉變。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價值
首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滲透傳統文化,并使之成為與知識訓練、能力培養同等重要的一項核心教育內容,有助于創新文化滲透方法,使教材內容成為滲透傳統文化的教育載體,從而在知識內容的傳授中增加傳統文化的教育比重,在知識的趣味性、文化的探討性上,培養學生的文化感知力,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并以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基礎形式,豐富語文教學的知識內容。
其次,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價值體現就是拓寬了高中教師的教學范疇,構建了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教師從學生了解的傳統文化導入教學內容,并在閱讀與寫作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分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教師再給予教育反饋,通過傳統文化的教學案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再次,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師可以講述如何處理學習壓力,從而在師生間開展哲學式對話,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處理來自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
最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調動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傳統文化更迭了學生的思想觀念,在語文教學日積月累的促進下,學生的思想會成長、成熟起來,進而在文化的感知上表現出自我反省的學習意識和成熟正確的處世態度。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
1.教材內容與傳統文化的教育結合
高中語文教學教會了學生如何探究文本的人文思想,而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幫助學生識別和控制自身的學習情緒,使其不再因陷入知識學習的誤區而產生無法解決語文學習問題的情況發生。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銜接教材內容與傳統文化,可以有效改變教學的整體性。同時,傳統文化和教材內容的教育銜接,可以在文化滲透中增強學生的文本感受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達,并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轉變本文思考的角度。此外,在傳統文化與語文教材的相互銜接中,教師應研究教材內容的知識特點,消除學生知識與思想融合上的障礙。
如在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學生對課文情節的把握無法脫離對其背后文化背景的理解,教師可以結合文章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提高學生對文章環境與情緒的聯動理解,從而在文學語言的表現上,豐富學生的知識理解維度。此外,《水滸傳》表現出的傳統文化主要有忠、孝、節、義等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文化的拓展和銜接。景物描寫和情節安排的寫作關系,只是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主題之一,但本章節內容倡導的傳統文化理念在思想教育上是通用的,所以教師在研究文本的思想表達時,可以在教材內容與傳統文化兩個方面進行轉換。
可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學生脫離文本學習上的認知誤區,剝離文本賞析技巧與文本內涵表達的關系,進而在蘊含書香氛圍的課堂教學中,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2.文本閱讀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結合
獲得良好傳統文化滲透的關鍵途徑,在于學生在閱讀后的情感感悟。傳統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從來不是教師給予學生的,而是學生借助教師滲透的文化內容,自主閱讀獲取的。所以說,閱讀更多的文本知識,是學生找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實現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核心。
傳統文化在課外閱讀中的滲透,不僅能教會學生更多的人生道理,還能教會學生在閱讀中自主補充文本知識的方法。傳統文化與文本閱讀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知識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明確自己的夢想,明確自己未來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因此,在傳統文化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課堂,教師應重點關注這個教育話題,并從更多的閱讀文本中,幫助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更多的情感表達,以及構建自己的目標與理念,實現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價值的同時,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這也是在文本閱讀中,了解文本內容、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基本策略。
如《史記》作者的寫作情感、寫作態度和表達的價值觀念,適合學生加以學習和體會。通過《史記》的文本閱讀,可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給學生拓展更多的傳統思想和理念,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所記述的時代精神,使學生在課外文本的思考中,得到更多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探究文本情感的基礎上,理解中華民族不屈的氣節和高尚的品格。同時,在文本閱讀與傳統文化的教學滲透上,教師應該提出有效和具備教育引導性的問題,使學生在文本閱讀過程中,挖掘材料中傳統文化的表達特點。
3.使用教材內容拓展傳統文化的鑒賞技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只是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第一步,教師還要在文化的鑒賞技巧中給予一定的支持。如今,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得到傳統文化思想的培養并不難,但是學生不具備足夠優秀的鑒賞能力去分析傳統文化背后表達的人文思想,也沒有足夠的恒心和毅力堅持學習和思考傳統文化。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補充更多的傳統文化鑒賞技巧,以教材中的文本內容為主體,教給學生探索文本內容背后所表達情感的方法。這樣一來,在文本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理清文本內容的寫作脈絡,并準確提煉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心感受。
如在教學李清照的 《醉花陰》時,教師要強調詞的意象提取技巧,并在分析詞意境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中所展現的“愁”字。此外,在本首詞的意境把握上,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討論時間,以便學生在探究整首詞的基礎上,了解作者想要抒發的情感。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有效的詞句內容,鼓勵學生在整體感知詞句情感的基礎上,拓展更多的詩詞鑒賞技巧,便于學生在傳統文化的詞句賞析中,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者詞句表達的情緒特點。可見,通過文本鑒賞技巧的知識拓展,有利于學生多角度觀察文本,并區分不同段落的思想內涵,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文本賞析技巧,客觀看到詞中所表達的傳統文化思想,并在思考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開闊自己的視野,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可以有效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識別和控制自身的學習情緒,降低了學生陷入知識學習誤區的概率,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蔣成娟.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探究[J].讀寫算,2021(21).
[2]唐小平.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相關措施分析[J].考試周刊,2021(54).
[3]張秀芳.優秀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路徑研究[J].考試周刊,2021(54).
[4]商景峰.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傳承[J].求知導刊,2021(27).
[5]于永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7).
[6]龔義東.淺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挖掘與滲透[J].求學,2021(23).
[7]尹華穎.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6).
[8]張建棟.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路徑探析[J].家長,2021(17).
[9]竇艷麗.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探索[J].學周刊,2021(21).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長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