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煥琴
摘要: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融合與銜接,代表了當前和未來教育發(fā)展的主要趨勢,也是突破教學瓶頸,破解教學難題的有效手段,更是打造高效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關鍵途徑。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小學語文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線上線下教學? ?銜接
線上教學的獨特優(yōu)勢與魅力,在保障“停課不停學”順利且有效實施的同時,可以隨時隨地實現(xiàn)教學的便利性,且其內容和形式尤為豐富,使得教學主體雙方獲得了更多的指引與幫助。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融合,并不是基于線上教學對線下教學的簡單補充,更不是單純地把線下教學挪到線上來進行,而是要做到有機融合與有效銜接,以此充分發(fā)揮兩者的優(yōu)勢,切實提升育人實效。
一、線上線下教學的優(yōu)勢和劣勢
1.線上教學優(yōu)勢和不足
顧名思義,線上教學是借助互聯(lián)網實施教學的模式,包含有錄播與直播等形式。在新時期,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不斷發(fā)展與普及,支持線上教學的硬件物質條件已然具備且不斷成熟。同時,各類直播軟件平臺的興起與應用,為線上教學的開展與推廣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此背景下,線上教學逐步興起與發(fā)展,并在教學實踐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第一,不受時空限制。在有網絡的條件下,只需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手機,就能夠隨時隨地地開展教學活動,特別是在居家時間里,教師與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開展教學。第二,學習方式豐富。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大量素材資源,而且包含直播與錄播等方式,加上各類多媒體元素和軟件功能的融入,學生可基于自身需求進行個性化選擇,使學生耳目一新的同時,學習起來也更加靈活。第三,教學方法多樣。借助線上教學的渠道,能夠支撐教師實施微課、教學課件和習題庫等制作,而且借助各類直播平臺,教師可以將提前選擇和制作好的素材資源發(fā)布給學生,能夠為學生提供多元化指導與幫助。
線上教學的不足集中包含以下三點:第一,缺乏師生互動。在線上教學模式下,師生無法面對面進行交流,學生“聽”,教師“講”,時間長了,學生會覺得無趣,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第二,難以管控學生。教師很難對每位學生的實時學習狀態(tài)進行監(jiān)管,對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學生而言,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效果就不盡如人意。第三,教學氛圍不佳。缺乏師生的直面與互動,會使教學缺乏鮮活氣,教學氛圍不夠熱烈。
2.線下教學的優(yōu)勢和不足
線下教學,是指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和途徑的教學模式。在線下教學,教師與學生都需要到教室里面對面地教與學。一直以來,學校采用的就是線下教學模式組織和開展教學,同樣有著優(yōu)勢和不足。
線下教學的優(yōu)勢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第一,強調師生互動。基于課上面對面交流,可實現(xiàn)師生、生生之間的實時互動與交流,有助于每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第二,全面管控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提問等多種形式,可以對學生的實時學習狀態(tài)和成果進行監(jiān)測,并給予及時地指導與糾正。第三,教學氛圍濃厚。教師通過組織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與討論,甚至是辯論等,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考,還有助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線下教學的不足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第一,有嚴格的時空條件要求,教學雙方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到教室開展教學,如果遇到居家的情況,線下教學便會停止。第二,學習方式單一,不同學習程度與水平的學生,都只能夠按照教師的統(tǒng)一安排來學習,掉隊、跟不上的情況也就在所難免;第三,教學方式陳舊。在線下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照本宣科式地講授,教學效率低下。
二、小學語文線上線下教學銜接的策略
1.立足于各自優(yōu)勢的發(fā)揮
基于對線上線下教學優(yōu)勢和劣勢的一般性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兩者之間的互補性,這也是線上線下教學銜接的一個重要邏輯起點。基于對邏輯起點的準確認知與深刻把握,可以為探究兩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合、銜接提供準確而有效的思路。
具體來講,在師生互動、管控學生、教學氛圍營造方面,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線下教學的優(yōu)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著重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多與學生溝通,為互動交流奠定一個積極而良好的心理基礎。其次,要構建有效的對話交流。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傾聽者”與“引導者”,在課堂上多花一些時間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引領和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最后,多鼓勵學生思考和交流,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感受到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進而以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投入學習。
小學語文教師要強化線上教學設計,充分發(fā)揮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首先,設置班級交流平臺。比如建立微信群或者班級微博,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與其他學生、教師溝通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疑惑。同時,教師也可以將預先制作好的語文課件和學習資料等上傳至交流平臺,以供學生課后隨時隨地瀏覽與學習。
如在教學《春曉》《望廬山瀑布》《贈汪倫》等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制作微課,將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品描述的情景等通過“動畫展示+配音描述+音樂伴奏”相結合的形式展示出來,奠定學生對作品的認知基礎。
其次,善于利用線上教學的多樣化手段,實施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如課前基于線上教學手段推進翻轉課堂,達到“先學后教”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探究與自學能力。在課中,教師可以結合線上豐富的多媒體手段,豐富與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課后借助線上教學歸納與總結知識點的框架,幫助學生復習知識。
2.立足于互相之間的配合
線上線下的融合與銜接,勢必是小學語文未來教學的新常態(tài)。除了要立足各自優(yōu)勢的發(fā)揮之外,還要立足于互相之間的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教學成效的實現(xiàn)與提升。
首先,課前要多突出線上教學,即借助線上教學組織引導學生自主預習。以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茶館》這部影片,了解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帶著觀影后的濃厚情感去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生會更加深刻地感知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所立下的宏偉志向,產生為國家和民族而奮斗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其次,課中要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法。如組織學生結合文章閱讀理解進行情景再現(xiàn),并以小組為單位,分飾各角進行排練,直到分組表演。同時,結合多媒體演示文稿展示,切換相應的故事場景,為各小組的情景再現(xiàn)做畫面補充。教師則對各小組表演進行錄像,然后發(fā)送至班級交流平臺,記錄下學生學習的美好時刻。基于這樣的方式,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活躍,學生的參與熱情非常高,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各項目標也能得到有效實現(xiàn),有助于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最后,課后要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靈活運用。如課后作業(yè)設置既可以有線下模式的習題解答與課文選段背誦等,又可以有線上模式的朗讀錄像(可加伴奏)。再如課后復習,可以借助線上教學模式進行知識的歸納整理,針對一些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共性問題,教師可以結合線下教學方法進行針對性講解與集中式突破。
三、結語
總而言之,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銜接,是擺在小學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成效的一個關鍵點。結合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來看,線上教學與線下銜教學接策略的研發(fā)與實踐,既要立足各自優(yōu)勢的發(fā)揮,又要立足互相之間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產生1+1>2的效果,才能夠引領小學語文教學的高質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雪丹.上下求“索”全力以“復”——庵東鎮(zhèn)西一小學五3班語文線上線下教學銜接計劃[J].語文課內外,2020(21).
[2]俞彩芳.小學語文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12).
[3]王巖,李冰瀅.厘清內在聯(lián)系,破解小學語文線上線下教學有效銜接難題[J].遼寧教育,2020(9).
[4]王星.小學語文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的研究[J].家長,2020(12).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新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