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荷花
摘要:現在學校語文課堂更加注重學生在交際和互動中學習語言,也更加注重學生在實際課堂中的真實“互動”。教師、學生、教師以及所有互動教學資源都達到了“互動教學、共同發展”的境界,這也是教師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的主要價值取向。本章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溝通的重要性和現狀,并進一步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作用
小學生年紀小,但他們對所有新奇事物都有濃厚的興趣,并且有很強的信息接受能力。這些活動也可以在對小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在師生互動模式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特點,通過游戲教學逐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通過游戲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學習,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教師創造的教學環境,教師通過教學計劃引導學生,逐步實現教育行為,達到預期的課堂效果。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師生互動方式單一
與教師互動的常見方式是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這些互動課堂手段也被廣泛使用。在課堂上,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但提問的主體往往局限于教師,提問的方式相對簡單。此外,問題的類型往往沒有針對性,沒有面向所有學生,也不能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心中的問題往往無法提出,老師也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在新的教學方法下,教師簡單的互動提問方式根本不能滿足課堂的需要。如果長期使用,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師生互動缺乏情感
在教師交流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寬泛而缺乏具體。如果學生對問題給出合理的答案,老師通常會說“正確答案”和“正確”。從老師的評論來看,雖然學生們理解他們的答案是合理的,但他們不知道哪些答案更全面,哪些有缺陷。有些老師的評論毫無表情,甚至生硬。這些互動會嚴重削弱學生的自信心,也可能使他們對老師的工作或學習方法感到厭倦?;蛘邔W生因為回答錯誤而被其他學生嘲笑,但是老師不能及時阻止他們,學生也感覺不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
(三)互動缺乏深度
小學語文教育的內容主要是教學生一些語文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讀寫,造句及寫簡單的作文,其總體教學內容難度較小,對學生來說簡單易學。部分老師在教室進行交互時,沒有深入探討課文相關問題,沒有開拓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探究力和革新力,沒有有效地開拓那個知識面,綜合能力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解決策略
樹立平等的教學理念
目前,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相應的問題,導致教師對師生互動的理解不全面。因此,在普通教育中,教師必須積極反思自身語文課堂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理解語文課堂言行背后的教育意義,形成語文課堂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并以此為基礎與老師溝通,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忽視數學后進生,也不能過分關注學生的成績。只有落實與教師機會均等的教育理念,才能更有效地改變與教師的互動局面,使學生積極參與與教師的互動,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的主體能力,從而保證語言教學質量。
構建靈活的課堂教學
處于小學教育階段的小學生不僅相對年輕,而且思維也相對活躍。因此,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始終遵循教師的課堂理念?;诖?,教師在實際課堂工作中不能一成不變,這既不能吸引更多小學生的注意力,也影響課堂效率。教學方法更加靈活多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快地融入相關課程。同時,結合適當的互動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比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事先給學生安排相關的預習任務,讓學生在網上查圓明園的歷史資料以及毀滅前后的相關視頻資料。上課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共享自己找的相關資料進行交流。然后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關于圓明園的紀錄片視頻等,設定學生相關的問題,如“圓明園是用來做什么的?是被誰破壞的?”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愿望,促進課堂教學順利、有效的進行。
創造更多學生個人表現的機會
他們雖然年輕,但思想活躍。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他們活潑開朗,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提出自己的看法。然而,他們性格內向,但不善于自我表達。但我們也應該調動學生的自我表達欲望,讓他們在每個人面前展示自己。教師對課堂教學有全面的控制權。對于個性活潑開朗、喜歡表演的學生,應該給他們更多的展示機會。但是,與性格內向的學生相比,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地展示自己,讓每個人都了解自己,認真參與教學。同時,教師還可以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對成績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如果一些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錯,老師會給予一些幫助。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大膽地說話和表達自己。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效果。針對學生溝通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還必須與學生形成平等的溝通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表達機會。
參考文獻
[1] 陳嬌華. 小學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法的獨特性探析[J].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20(3):36-40.
[2] 王友東. 淺談互動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 2021(2017-17):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