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是互聯網在不斷普及的過程中出現的新概念。其主要是借助互聯網達到某種程度的連接。動畫產業通過互聯網+能夠融合社會上各種資源,為動漫作品帶來更多創新理念以及更多新興動漫相關的衍生產業。本文將就“互聯網+”視角下動畫產業業態發展做探討分析,以供相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互聯網+;動畫產業;業態發展
引言:
21世紀,全球興起了數字化浪潮,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以及個人電腦銷量的持續增長,人們通過數字媒體進行交流的頻率越來越高。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革新,使藝術不斷地有所突破。新媒體互動藝術生生不息本文將多媒體交互技術與網絡技術相結合,提出了互動動畫的概念,并將動畫走向:以播放為主,控制為輔,為動畫電影創造更大的空間,使動畫作品更具有表現力和娛樂性。這將大大擴展動畫的創作風格,吸引更多對它感興趣的人。
動畫產業已成為新技術時代相對成熟的產業,它不僅可以傳播文化,還可以帶來巨大的商業利潤。無論是歐美、日韓,還是中國,動畫業都是政府扶持的。當今動畫主要服務于傳統視聽(以電視或電影為傳播載體)和新媒體(以網絡或手機為傳播載體),其弱點在于信息的單向傳播,交互性和即時性差。計算機與計算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和互補性。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網絡領域的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它無疑是實現交互式動畫的一個強大的新生力量,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和多媒體設計思想來創作交互式動畫,突破線性視聽路徑,進而實現交互式動畫,是當前動畫產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互聯網+”影響下動畫新業務與業態
(一)新動畫業務
互聯網技術不斷普及的背景下,“互聯網+”理念隨即誕生。該理念指的是通過融合互聯網技術實現產業之間的有機融合,最終推動產業之間形成商業模式、業務模式的轉型、升級。互聯網+視角下,動畫產業的業態發展應當重視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各項資源的綜合,從而更好的推動動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深入研究互聯網技術在動畫產業的中的融合,能夠幫助動畫產業找到新形勢下產業發展的趨勢,同時使得產業計劃、發展方案的提出更為科學、可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壯大發展,其逐漸取代了電視在部分新聞傳播和制作過程中的主要地位。為了滿足互聯網背景下人們的讀圖消費需求,各個媒體不斷進行有機融合,使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功能性需求給動畫產業帶來更大的市場。動畫身為視聽媒介,在融媒體發展的背景下占據了一定優勢。首先,MG動畫成為目前新聞傳播、廣告宣傳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表現在通過圖文的形式輔助人們更好的理解信息。MG動畫不論是操作上還是生產上都比傳統動畫更簡單快捷,在碎片化需求與日俱增的今天,MG動畫能夠很好的滿足人們對信息讀取的需求。隨著各大新聞媒體使用MG動畫的頻率越發升高,使得MG動畫背后的供求變大,給動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互聯網+學前教育”拉動動畫就業市場
互聯網與動漫教育的結合,也成為了近幾年教育與動漫產業相結合的新業務。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放開,我國總人口將呈現較大的增長趨勢。由此,幼兒教育的需求也逐漸變大,再加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關注程度大大提升,使得學前教育相關產業的發展前景受到看好。動漫是幼兒年齡階段能夠接受和理解程度最高的方式。在開展互聯網+學前教育工作中,需要引入大批動畫制作人才進而對動畫就業市場產生一定的推動效應。從而使得動畫被學前教育大量采用。部分教育企業還會設計企業動漫形象來增強自身親和力。例如,國內寶寶巴士品牌,在近幾年所推行的程序應用的應用率持續走高。這樣高度的需求,帶動動畫產業的發展,也為更多動漫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更多工作機會。
二、互聯網+時代動畫產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一)版權保護工作有待完善
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知識產權意識仍有待提高。不論是動漫創作人員還是動漫行業的管理人員,都應當提升自身的版權保護意識。針對動漫創作者,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給創作帶來了更大的便利,但同時受到大數據的影響,以往沒能足夠重視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我國國內動漫原創作者自身的版權意識薄弱,導致各種盜版作品頻繁出現。同時還經常存在軟件開發商向原創作者提前訴訟的情況,對此相關部門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僅如此,一些沒有經過原創作者授權的知識產權作品等常常會被各種模仿,從而對原創作品造成侵權的現象頻發。在互聯網+背景下,不論是版權者自身,或者手中都應當自覺的充當監督者,身為創作者則需要更為嚴格要求自身,全面提升社會的版權意識,使創作者的個人合法權益能夠得到保護。作為市場管理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出臺各種制裁盜版、侵權作品的規章制度,嚴厲打擊盜版,充分營造健康的動畫產業市場環境。
(二)內容創作還需扶持和監督
受到互聯網發展的強力推動,我國動畫產業處在復蘇階段,尤其是動畫技術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的動畫事業相比,我國的原創動畫還相差甚遠,因此要重視將互聯網與動畫產業的結合,全面復興我國動畫產業發展。不僅如此,相關產業管理人員還需要正確的對動畫創作提供指引和幫助,尤其是作品內容積極向上但市場反映低迷的創作作品,應當通過互聯網手段增強對作品的宣傳,讓動畫作品積極、向上的觀念貫徹到當代青少年心中。如進行動畫的交互式設計,交互式設計的形式既可以嵌入動畫設計的靜態畫面部分,又可以貫穿整個動畫設計過程,新媒體的交互性為新環境下的設計提供了支撐。雖然觀眾只需要簡單的鼠標點擊和鍵盤就可以創作出互動動畫,但互動元素的表現形式多姿多彩。交互元素不僅僅是簡單的鼠標移動,它還能讓人精神振奮。互動必須在用戶參與的基礎上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有允許用戶交互誘導的設計。按鈕作為交互動畫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在動畫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第一,提示功能,它告訴觀眾點擊提示文字或圖形后會產生什么效果;第二,動態響應功能,即當觀眾做不同的事時,按鈕會顯示不同的效果,并對不同的鼠標事件做出反應。按鍵與文字連結在功能上同時使用,對大眾有一定的影響,但與文字連結相比,按鈕更美觀、醒目,視覺效果更好,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動態按鈕是使用者的反應之一。除了設定按鈕的鏈接,觀眾的反應也可能不一樣,如果松開鼠標,可以把鼠標移到按鈕上,甚至可以用鼠標點擊按鈕。可以改變按鈕的顏色,可以改變按鈕上顯示的文字,還可以改變按鈕的形狀和大小這就是動畫效果,可以與觀眾互動,讓觀眾看到它的動作反應,同時可以調動觀眾的積極性。
(三)產業部門應當搭建平臺推動產業與互聯網+的對接
現階段,能夠較好的實現產業和互聯網融合的大多數是動畫企業自身與互聯網進行對接的。但對于多數的動畫企業而言,由于多數動漫作品都處在初期階段,對外不具備較高的知名度,使得作品的商業價值未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導致傳統行業還未能及時的發現動漫作品的潛在價值,導致互聯網+難以發揮市級作用。對此,政府應當出臺相關獎勵政策給予企業一定的獎勵。從而提高傳統行業對與動畫企業合作的積極性提高。舉例來說,宮崎駿在《千與千尋》中的仙女浴室里增加了一個象征人物——無臉男。但他戴著一副悲哀的面具,只有吞咽別人,才能發出聲音。從表面上看,這個角色平淡無奇,沒有個性,但是它卻承載著導演四年來對人類現實更加深刻的思考。人們普遍使用移動電話、網絡及其它通訊設施,使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但是,換個角度來說,人們藏在這些工具后面,說一些刻板的話,最終會削弱他們與人交流的能力。它是人類社會千千萬萬人的縮影。每個人的心中都孕育著一個“無名之人”,他們是一張張憂傷的臉,無憂無慮地活在自我的孤獨之中,沒有交流與交流。這個象征寓言的場景反映了當今社會中一切生物的狀況。不過,宮崎駿并未讓公眾對此表格的公開感到遺憾。千尋和非名人的友好關系甚至最終影響了它。默默無聞的人被感動的結果也向人們證明,只要我們面對面的交流,熱情可以融化憂傷的面具。觀賞者利用隱喻圖形來發揮想象力,給動畫以情感,并與創造者一起體驗意境或想法。宣傳部門還可以組織各種設計動漫大賽,在競賽中培育動漫IP,通過競賽自身的影響力,從中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IP進行產業之間的合作,推動動畫產業的蓬勃發展。
三、結束語
“互聯網+”給傳統動畫產業帶了大量新鮮活力,同時也給新時代背景下的動畫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動畫片作為一種新的動畫傳播和設計方式,在滿足了觀眾日益增長的視聽需求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精神文化體驗,使動畫片不僅具有了視與聽的雙重功能和享受,而且還提供了一種放松、自我表達的精神文化方式,并因人們的互動興趣愛好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設計時代,它已經成為現代人一個更加廣闊的設計空間。本文從藝術設計的角度分析了動畫設計中的交互設計及其實現,通過對動畫"互聯網+"的分析,從敘事技巧和美學角度探討了一些關于"互聯網+"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動畫企業應當抓住這一機會,在保障作品質量和水準的前提下,增強不同產業與動畫的合作,從而推動動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梁莉菁,黎苗苗,司方蕾."互聯網+"背景下地方高校動漫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以萍鄉學院為例[J].現代教育,2019(2):2-35.
[2]劉鑫,段幼春,樊貴軍."互聯網+"驅動下產業集群升級新業態的"群落-演替"策略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版,2020,16(5):2-30.
[3]徐偉呈,李新鵬."互聯網+"背景下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基于互聯網技術進步對二三產業生產率貢獻的視角[J].2021(2018-3):59-73.
[4]王林生,高宏存.媒體融合視域下互聯網文化產業的秩序失范與行業治理——以50個全國首案為分析對象[J].行政管理改革,2019(12):11-21.
[5]嚴慧雯."互聯網+"背景下的國內動漫產業發展研究[J].河北企業,2017(12):2.
[6]金銀輝,李颯."互聯網+動畫產業"商業模式研究——以原創微信動漫表情營銷為例[J].美與時代:創意(上),2018(2):3.
[7]陳淑姣,竇巍.動畫產業鏈構建研究:以北京動畫產業為例:acasestudyofBeijingcartoonindustry[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田園(1987.12),女,漢族,湖北武漢,工作單位:湖北經濟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動畫短片創作。
基金項目:廳局級(湖北省教育廳思政處)+基于大數據的動畫產業生態鏈構建與產業融合發展研究+20Q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