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蕓
摘要:從開發和利用工業遺產檔案的角度,對成都市東郊記憶工業遺產進行案例分析,得出其開發利用方式存在開發方式單一、缺少周邊產品和缺少交流平臺的問題,并提出利用多媒體創新開發方式、推出特色工業遺產檔案文創產品和建立相關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工業遺產;檔案;東郊記憶
引言
2009年,成都市計劃按照城市工業用地更新和工業遺存保護相結合的方式對原紅光電子管廠進行修復再建,將其打造成工業遺存保護和文化創意相結合的新型音樂產業基地。在成都優化拓展城市空間的進程中,東郊記憶作為工業遺產檔案為成都打造“天府成都·文旅成華”的發展目標奠定夯實基礎。
一、工業遺產檔案概述
(一)概念
在了解工業遺產檔案的定義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工業遺產的定義。工業遺產一詞最早是在《下塔吉爾憲章》中提出對工業遺產進行保護而興起的詞語。工業遺產是指具有歷史的、科學的、建筑的和社會的價值的工業文明遺存。一般包括機械、車間、建筑、工廠、貨棧倉庫、冶煉的礦場和礦區,能源生產、輸送和利用的場所和基礎設施,以及與工業有關的社會活動場所。工業遺產檔案則是記錄工業生產活動以及對工業生產后期的遺產保護、利用和開發所形成的圖像、文字、音視頻、實物。
(二)價值
工業遺產檔案具有歷史、科技、藝術、文化、經濟和社會的價值。工業遺產檔案是對工業生產活動的見證,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記憶,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工業遺產檔案見證了科學技術對工業生產活動的重大貢獻,具有重要的科技價值。工業遺產檔案對舊廠區的修復保護以及再利用對維護城市歷史面貌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工業遺產檔案對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工業遺產檔案見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工業遺產檔案見證了人類日常生活的社會變革,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
(三)重要意義
工業遺產檔案在現實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可以促進檔案文化建設。對于公眾而言,工業遺產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可以加強公眾對檔案的認識,還能以一種新穎的方式使公眾知悉工業歷史,對工業遺產檔案有更深入的了解。對于檔案部門而言,為相關檔案部門進行檔案文化建設提供新路徑。
其次可以講好中國工業故事。工業遺產檔案是中國工業發展建設道路的見證者,講好中國工業故事就是講好中國夢的故事。經濟發展、時代更新和工業變革,這些都是社會發展歷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工業遺產檔案不僅這些環節的記錄者,更是傳播者。
二、工業遺產檔案管理:以東郊記憶為例
成都市東郊記憶建于2009年,原名為成都東區音樂公園,前身是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主要景點包括:工業文化廣場、東郊記憶館、星光墻、成都舞臺、火車頭廣場、殲教5型飛機和“熊貓與世界”主題廣場。
電子管廠區內保護性利用類遺產有以下幾方面。工業建筑物資源:完整保留計劃經濟時代工業建筑特色,并把構造復雜的廠房改造成商用建筑;工業裝置和工業設施:工業文化廣場陳列了原工業區生產的工業產品及使用過的車床,火車頭廣場保留了原電子管廠的鐵路軌道并將其改造成以火車為主題的咖啡文化體驗中心;廠區內空間:將廠房改造成具備展覽演藝、文化創意、休閑娛樂以及商務辦公四位一體的多功能區域,可承辦影視音樂、藝術展會、時尚發布、戲劇演藝、高峰論壇以及體育賽事等活動。
三、東郊記憶工業遺產檔案開發利用方式
(一)存在的困難
1、開發方式單一
從開發方式來看,成都東郊記憶的遺產檔案主要依托于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檔案部門的收集、整理、開發和利用。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來開發利用相對來說會較薄弱,政府相關部門可以牽頭帶動成都本地民營企業和原電子管廠的相關工作人員來收集遺產檔案。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組織、公眾等社會力量參與的新型工業遺產檔案開發體系。
目前成都東郊記憶的工業遺產檔案未普及數字化開發手段,檔案資源以實物類檔案為主。加大推進數字化資源開發、構建資源共享平臺,有利于東郊記憶的轉型升級,使檔案存儲方便,減少因存儲不當造成的檔案缺失或損壞的風險。同時在傳輸利用方面更加便捷。
2、缺少周邊產品
在對成都東郊記憶進行實地調研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東郊記憶的游客中年輕女性占比較高,而這些游客大多是年輕學生和自由職業者,游覽東郊記憶的主要目的是演出和攝影。很多游客只知道東郊記憶是在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的遺址上建成的,不知道政府對其改造的目的,對工業遺產的認識度不足。而開發相關周邊產品,有利于對工業遺產檔案的宣傳。
3、缺少交流平臺
游客要想了解東郊記憶大多是通過百度、官網、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的信息去了解。這樣的交流大多是單項被動交流。有一些潛在信息是游客無法在網絡是直接獲取的,需要通過提問這類的主動獲取信息方式查詢相關的信息。這時如果能推出一個開放交流平臺,無疑能增加游客滿意度,增加客流量。通過網絡上的信息傳遞提升東郊記憶的知名度。
與北京798相比,東郊記憶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知名度上都略有遜色。要想提高知名度、打造中國知名的特色藝術創意園區就需要建立交流平臺,成為成都的旅游名片。
(二)解決策略
1、利用多種媒介創新開發方式
針對開發方式單一化問題,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力量,集合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工業遺產檔案開發。要想開發工業遺產檔案,首先要解決財政問題。單一靠政府財政支持無法完成整個工業遺產檔案的開發。
這時需要社會資本的參與,及時注入資金,保持資金流順暢。
針對東郊記憶工業遺產檔案未普及數字化問題,可以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進行開發,建立專題數據庫。利用網絡技術手段進行網絡資源整合,才能使工業遺產檔案實現網絡共享,從而提高利用效率。普及數字化開發也可以降低檔案遺失、損壞的風險。
2、推出東郊記憶特色工藝遺產檔案文創產品
2021年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簽約了DMV國際音樂產業社區集群、國際友誼共享館和國際創意設計產業園三個重點文創項目,期望以利用老廠房、老倉庫來打造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開發相關文創項目勢必會吸引更多的游客,怎樣才能讓游客在游玩之后也能留下對東郊記憶的美好回憶呢?可以推出東郊記憶特色工業遺產檔案文創產品。
推出的文創產品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結合成都歷史和風土人情推出具有鮮明的成都特色的文創產品。提到成都,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大熊貓和火鍋。因此,東郊記憶可以與大熊貓繁育基地和成都本土知名火鍋連鎖品牌合作,推出大熊貓系列和火鍋系列的文創產品。除此之外,結合成都是三國時期蜀國故地這一特點,推出具有歷史特色的三國系列文創產品。
另一類是針對東郊記憶游客年輕化、游客興趣多元個性化的特點推出激發游客購買欲望的文創產品。幾乎每個周末或者法定節假日,成都東郊記憶都會舉辦漫展,這吸引了許多喜歡動漫的游客。隨著文創項目的建立,將來會有更多的展覽演藝、戲劇演出在東郊記憶舉辦。推出相關文創產品,不僅可以以新穎的方式使游客了解到工業遺產檔案,也能推動工業遺產檔案利用方式多元化。
3、建立相關合作機制與交流平臺
加強東郊記憶與其他有關單位(如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等)的合作,提高工業遺產檔案的開發效率。同時也要注重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平臺與網友的互動。豆瓣是許多文藝青年入駐的社區網站,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發布書影音推薦、線下同城活動和小組話題交流,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東郊記憶同樣也是年輕人、文藝青年的聚集地。通過筆者的調研發現,豆瓣中有一個名為“成都東郊記憶”的小組,但小組成員較少,僅有29名成員,且發帖量僅為6個。東郊記憶管委會可以重視在豆瓣上的宣傳,將該小組利用起來,為游客建立一個交流平臺。同時也可以不定期在組內發布近期將會舉辦的活動,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參考文獻
[1]TICCIH.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2003[EB/OL].[2021-06-10]https://ticcih.org/about/charter/
[2]藍杰.工業遺產檔案保護與利用研究——以杭州市大城北煉油廠為例[J].浙江檔案,2020(05):62-63.
[3]歸吉官,羅婷婷.文化基因重塑語境下我國工業遺產檔案開發的障礙分析與對策思考[J].北京檔案,2020(0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