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佳
摘要:現階段社會文化教育領域發展迅速,我國高校禮儀文化教育形態產生許多值得思考的新問題,學生尚且不具備凝練禮儀文化教育意識的相關能力。本篇文章通過分析互聯網條件下高校禮儀教育相關內容必要性,提出有關改進方面合理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禮儀教育;高校教學
前言:我國經典禮儀文化內涵在禮儀教學體系中占據主要學術地位、具有領域前置學術意義,人文價值觀影響深遠。互聯網前提下想要進行普遍高校禮儀教育,首先必要關注實踐基礎與教育性相結合,培養學生人文綜合素質和禮儀價值素養,即:普及禮儀教育。
一、高校禮儀教育必要性
禮儀教育可以完善大學生人格,塑造鮮明性格特征,促進大學生個體和諧。大學生是高校禮儀教育主體,正確引導大學生思想認識程度與精神文明風貌,真正做到“內誠外行”,關鍵在于高校將內在道德品行教育和外在禮儀氣質培養兩種方法有機統一,成為社會主義文明和諧社會禮儀文化德倡導者和禮儀教育實踐者。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禮儀教育存在問題
(一)高校禮儀素質教育貧瘠匱乏
目前大多高等院校只重視基礎理論掌握和學習技能方面拔高訓練,忽視大學生綜合素質普遍性教育、基本禮儀常識和人文精神風貌陶冶方面個體化價值,對學生個人態度與行為習慣要求也不夠充分嚴格,主要體現為部分高校對學生禮儀教育內容必要性認識不夠充分。
(二)學生缺乏自律能力
很多大學生禮儀知識理論和知識內容具體實施錯位脫節,主次矛盾,口頭話形式主義,妙語連珠。但當落實到實際行動時,簡單粗暴缺乏實際性付出。在禮儀教育文化基礎上,忽視自身存在關鍵因素枷鎖,學生自律性不強,主動尋求發展能力較弱。
(三)高校禮儀教學方式缺少靈活性
高校禮儀教育教學質量占據劣勢,禮儀素養整體低下,且不受重視。沒有禮儀教育積極性,在整體內容理論方面知識層次單調枯燥,乏味,沒有創新性,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濃烈興趣和興奮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高校禮儀文化教育政策和禮儀文化教育意義性延伸與擴展。
三、提升高校禮儀教學質量有效措施
(一)高校應轉變理念,注重禮儀教育加強
禮儀教育著重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高職院校應該轉變理念,抓住禮儀素質教育方向;加快深化教育改革相關政策和方針,在自己院系能力范圍基礎上全面實施禮儀文化素質教育。
高校可以修訂禮儀專項教學計劃,優化現有禮儀文化基礎課程和教育分配管理結構。完善規章制度,實行集中式、分層式、多方位禮儀教育手段;改革現有單一教育考核方法和評價結構;考核學生時進行多維度評價。
(二)高校培養優秀教師團隊,對禮儀教學榜樣示范
培養以身作則、主動性強、專業修養高的優秀禮儀教育師資奮斗隊伍尤為重要。通過言傳身教、教書育人等職業準則,令學生能夠充分領悟禮儀文化真正意義;參透禮儀教育自身詞條和基礎價值知識,進而完成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和禮儀教育本質要求。
教師重視且懂得積極引導學生學習禮儀教育關鍵方向。樹立為學生服務觀點,充分發揚教育民主,闡釋禮儀教育必要性。通過學校廣播播放講文明、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培養學生樹立文明禮儀踐行者思想意識、督促學生加強自律意識;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向學生示范良好品德榜樣形象;借助課外禮儀活動讓學生有充分展示自身能力平臺和發展空間;結合課內外教學、線上線下教學、分層教學等不同教學模式,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進行禮儀學習,養成文明禮儀素養。
(三)國家制定法律法規,實時更新禮儀教育標準要求
相關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禮儀教育實施具體方案,令禮儀教育擁有制度性保障,充分發揮禮儀文化教育作用。
(四)豐富高校禮儀教學活動
高校多數大學生對禮儀教育知識有著濃厚學習興趣,也熱衷于趣味活動氛圍。針對此特點,校方應當進行有效利用,引導學生組織負責人開展禮儀教學活動,積極宣傳相關活動,將禮儀教育價值與意義滲透到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和客觀實踐當中。
高校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系列禮儀教育實踐活動,以文明禮儀為核心。在活動中實現禮儀教育,感悟禮儀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學生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形成良好的禮儀環境氛圍。
(五)開設高校禮儀社團活動,豐富學生課外生活
為提高學生禮儀修養,各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禮儀教學基礎上,還可以在課后開設與禮儀文化相關的社團,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團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更加深入了解禮儀文化。
開設禮儀文化社團,讓學生在課后借助互聯網了解各種禮儀知識和禮儀形式,通過觀看與禮儀相關的視頻或圖片,社團成員之間相互討論,以加深對各種禮儀文化的理解。
結論:高校禮儀教育涉及多方面,以互聯網為媒介渠道進行多維度媒體融合,促進高校禮儀教育有更多新的發展內容和形式,為禮儀教育注入活力源泉。通過提出現階段禮儀教育改革措施方面相關建議,能夠進一步引導高校把握禮儀教育整體方向,明確禮儀教育發展重點,以期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型、高標準型人才,加快實現國家素質教育建設的腳步。
參考文獻:
[1]潘桂妮.面向高校國際學生的禮儀教育及其實現途徑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0(03):15-17.
[2]劉思洋,趙彤,鄭涵.我國高校大學生溝通禮儀教育的創新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1):102-103.
[3]王玲玲,鞠安琪.“和合承德”城市品牌視角下承德高校禮儀教育研究[J].品位經典,2021(0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