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玉新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數學教師的備課方式也在進行著革新,傳統的備課方式顯然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實踐的需要也在呼喚著數學教師對備課方式進行深入改革,這就要求教師對小學數學的集體備課進行深入思考,不斷將新技術融入集體備課環節中。
關鍵詞:創新集體備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146
引言
對于小學數學集體備課,筆者認為相對十分重要的一點就在于教師應該實現對數學教材的創造性使用,通過對各類資源的高效利用,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性的課堂素材,教師也應該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實現個性化的發展,引導學生進入到課堂情境當中,對數學問題展開深入的思考。
一、關注過程,加強教師的溝通交流
在進行互聯網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之間還要注重過程的溝通交流,真正做到教學知識的良性傳遞,讓每一名教師都能從中獲益。利用網絡開展區域性集體備課,正是一種加強本地數學教師溝通交流的新模式。在進行集體備課的過程中,由于參與人數往往較多,那么可以先預設一個備課模版,統一備課流程,如先討論價值定位,再討論概念教學,然后是內容講授,最后是案例應用。在小學數學集體備課思路確定后,教師可以沿著這個軌跡進行溝通交流。由于采用的是網絡集體備課的方式,應當提前預設好發言環節,最好可以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讓每一名教師都能有發言機會。對于同一個教學內容,年輕教師和年長教師總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要促進教師之間的思想碰撞,在區域性教師集體備課的過程中,真正幫每一名教師發現自己的備課不足之處,從而推動教師備課與授課質量的不斷提升。同時要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的記錄功能,把教師的精彩發言及時記錄下來,并在結束后及時發給每一名教師,便于教師及時把備課內容進行總結歸納,促進區域內教師專業化提升。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定期召開線下備課模式,充分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以互聯網備課為主,以線下為輔,讓教師感受二者的備課差異,從而更好地開展備課活動。
二、集體備課應注重知識和生活的銜接
在課堂當中所學習的任何知識,都應該融入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在生活當中得以檢驗,甚至是應用和創造。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更是應該做到這一點,不僅僅在于小學數學知識對人們生活工作當中的巨大作用,更是應該引導學生逐步領悟到生活和知識之間的密切銜接。此外,只有真正能夠運用到生活當中的數學知識才算是真正成功的,因而在數學集體備課過程當中,作為教師也就應該學會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從生活當中搜集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
三、合理安排互動環節
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互動環節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在課上安排相應的討論環節和演示環節,必要的時候,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進行講解。通過互動環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表現欲,而且還可以通過交流合作的過程,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學生形成更加成熟的溝通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提問環節和互動環節的安排也要適量,盡量在重難點知識處進行互動,這樣可以引發學生對于重難點知識的深入理解。
四、根據學生不同情況開展個性化教學
新課標的理念是:“小學階段的教學課程應著重凸顯它的基礎性,令數學教育普及全體學生,構建高效課堂,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對不同的學生展開不同的方法,以此實現讓學生獲得好的學習效果。通俗來說,這便需要從學生評價、回家后的練習和復習展開作用。在學生的評價上,需要根據學生正常的水平,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而得出標準,進而依據學生現有的問題,制定合理的家庭作業。學生哪個章節沒有學好,就開展針對性的專項課程,提升學生的弱項。而且在回家后的復習中,也要增加學生課后的指導,這也要依照不同學生的情況不同,設計不同的學習方案,保證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擁有符合自身的學習方法。
五、注重總結,加強教師的總結反饋
教師還要關注結果的反饋總結,不斷以集體備課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里所說的總結反饋側重于授課后的經驗總結。根據集體備課的指導,教師在進行實踐授課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值得總結歸納的地方,那么在下一次備課的時候,每一名教師都要及時地把這些內容進行分享,推動集體備課思路進一步完善,為此可以建立區域內集體備課教育博客、教學資源庫等平臺,共享集體備課成果。這種備課與授課完成后的總結反饋環節十分重要,只有當數學教師進行了不斷總結,才能更有助于后續備課質量的不斷提高,從而實現區域性教師教學水平的良性提升。例如,在開展“角的度量”這一課程時,在利用量角器測量角的過程中,學生都出現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是需要教師注意的。這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都可以進行匯總歸納,發表到自己的博客上,或者總結成教學案例,納入網絡資源庫。當進行新一輪備課時,教師可以及時在網絡上把這些案例調出來,在網絡集體備課中進行討論,從而不斷提升每一名教師的授課質量,實現區域內各校教育教學均衡發展。
結束語
作為教師,在數學課堂集體備課過程中,不僅要做到對教材內容的創新性應用,更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身心發展規律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服務,充分發揮集體備課在數學課堂教學當中的高效應用,實現集體智慧和個人潛力的高效融合,實現課堂教學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安甜甜.略談小學數學集體備課的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1(05):71-72.
[2]王英翠.淺議提高小學數學集體備課實效性的策略[A].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三)[C].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5.
[3]趙艷誼.創新集體備課,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教育觀察,2020,9(39):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