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軍
摘要:數學是初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核心學科,但數學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學習的難度較大。在初中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提升學生邏輯思維的縝密性,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頭腦愈加靈活,理性思維愈加完善。教師要營造輕松活躍課堂氣氛,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持久而強大的學習動力,學生的數學成績也能穩步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引導;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444
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深度推進,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愈加全面。但學生的學習進取意識卻難以有效調動,有的學生綜合成績尚可,但在課堂上思維不夠靈活,有的學生自身學習參與意識不強,尤其是在遇到困難時容易出現退縮逃避等心理。在初中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更好地兼顧學生興趣心理,對其實施有效引導,激發學生學習參與意識,進而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學生的學習突破意識也能不斷增強。
一、優化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期待
互聯網思維帶動之下,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模式不斷出現,但課堂依然是教學展開的主要陣地。初中數學要更好地營造靈動課堂氣氛,向課堂要質量,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基礎一環,不僅要引領學生掌握知識,更要調動學生認知興趣。這樣學生在后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才能積極挑戰,不斷突破。
1.結合生活來導入,推進學以致用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強調教學做合一,在初中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更好地結合生活來導入。讓學生從各種生活場景中提煉數學模型,生成數學思維方法,完善問題解決思路,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有效觀察生活現象,并挖掘其中的一些數學奧秘。這樣可以更好地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提升學生的學習應用意識。當前中考中一些數學問題的設計也越來越貼近日常生活,在導入的過程中,加強生活化問題的設計,能夠更好地靈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他們發現生活模型與數學原理之間的恰當銜接點,更好地推動學生思維創新。
以函數的對稱性這部分知識為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生活中學生的常用物品——鏡子入手,引出對稱的特點。讓學生有效辯識鏡像與實物之間的距離,再結合數字卡片,讓學生形象認知對稱的一些特點。隨后,從一個簡單圖形入手,讓學生分析函數的對稱性,降低了問題理解的難度,讓學生實現數學知識的形象化學習,更好地突破函數的奧秘。
2.結合游戲來導入,提升學生競技心理
在初中教學落實的過程中,課堂導入一方面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還要更好地兼顧學生的興趣心理。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短而趣味的游戲,引領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比如在角的大小比較與畫相等的角這部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黑板上出示幾個角,接著讓學生用游戲的方式來試一試怎么畫出大小相同的角,激發學生挑戰心理,引領學生嘗試運用尺規作圖畫出角。在初中數學課堂游戲使用的過程中,要更好地兼顧學生思維特點,并通過恰當的問題引導增強學生游戲參與心理。游戲的設計不能過難,打擊學生學習自信;也不能過于容易,這樣學生會失去挑戰心理,因此結合需要教學的問題,教師可以為他們提出相應的操作要求,并設計一些簡短游戲,讓學生有效參與的同時,指引學生更好地發現一些基本規律。
3.設疑導入,吸引學生學習注意
在初中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方法意識。圍繞需要教學的知識,彰顯教學趣味性的同時,更要讓學生掌握問題解決的相關技能。因此,在課堂導入階段可以直接提出具體問題,讓學生有效探究,以更好地帶動學生學習熱情。
如概率這部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簡單的問題設計,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有效思考數學的本質。例如,教師在黑板上出示1、2、3、4……48、49、50這些數,然后問學生從中隨機抽出一個整數,這個整數不小于30的概率為多少?這個問題相對來講比較簡單,學生用前面所學的知識就可以有效解答。在此基礎之上,再拋出一個問題,在區間[1,50]的所有實數中,抽取一個實數,該實數不小于30的概率是多少?問題二與問題一在問法上帶有極大的相似之處,但是在寫法上又有一些區別。兩個問題依次提出,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知概率的本質。在有效課堂導入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進一步為學生講解概率的定義、法則、性質及計算等。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鮮活問題:游樂場推出射箭送獎品活動,活動區有個正方形的靶子邊長為18cm,一元一次射箭機會,請問游客射中直徑為1cm的內圈獲得一等獎的概率是多少?這種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生活問題的導入。既降低了學生知識理解的難度,又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形成極高的課堂討論氛圍,學生學習挑戰的欲望也能不斷增強。
二、優化教學環節設計,激發學生學習心理
在有效的課堂導入前提之下,學生的學習欲望已經被有效帶動。在課堂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同樣要優化設計,讓學生積極投入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推進學生學以致用。
1.依托小組合作,構建靈動課堂氛圍
初中階段學生學習主體性價值顯著增強,在課堂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有效縮短直接講解的時間,為學生學習表現預留更多時間。因此,互助學習小組對于提高學習效果,引領學生學習參與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教師一般將學生分成3~5人一個小組,并為他們安排相應的學習任務。以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挑戰意識。同時,在小組合作推進的過程中,要落實好有效的教學評價,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評價以及教師評價三個方面,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引領學生更好地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習發展。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這部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先給予學生有效的方法指導,引導學生學會有效審題,找出等量關系,接著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推動問題處理。在教師的教學引導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在大屏幕上初始相應的題目,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交流和解答。這樣的學習過程更好地兼顧了學生的認知特點,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而且可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升,讓他們自己去尋找題目中的已知和未知,分析問題包含的核心語句,基于此列出方程,可以更好地規范學生步驟意識,讓他們學會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解答的相關策略。
在一些常規性問題解答的基礎之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拋出一些趣味問題,如丟番圖的墓志銘。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丟番圖死的時候年齡是多少歲?丟番圖結婚時的年齡是多少?丟番圖多少歲變成了父親?這類問題的設計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學會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答問題,而且可以使學生對數學史的研究充滿興趣,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讓各個小組之間展開有效的競爭,看看哪個小組答得更快,分析更加全面。以小組為單位,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探究意識,提升學生邏輯思維。
2.進行有效的實踐研究,培養學生學習創新意識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要更好地提升學生實踐意識,讓學生可以真正從書本中走出來,在具體的事件操作中加深認知,學會豐富而鮮活的數學知識。實踐教學的落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動手意識,另一方面可以指引學生有效合作,積極創新,為學生課外探究活動的落實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長方體的體積這部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準備相應的素材來嘗試制作一個長方體,并對其體積進行有效的計算。這種實踐操作極具目標性,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踐過程的推進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空間意識,讓學生在一些數學問題解答的過程中更容易進行有關的聯想和想象。另外,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線、面、角能夠產生更加豐富的認知,推動學生對這一知識扎實掌握。教師還可以引領學生學會探索表面積和體積之間的一些異同,讓學生有效分析,為學生解決綜合性題目奠定良好基礎。
三、設計有效的課堂小結,數學課堂精彩“點睛”
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不僅要有良好的導入,充實的探究過程,更要落實有效的課程總結。讓學生對一節課所學知識有效鞏固,學生才可以學的扎實,學的滿足,并對下次課程充滿期待。
1.趣味小結,結束緊張學習過程
進入初中階段,數學學習的課程節奏明顯加快,很多學生一節課精神都非常緊繃。在課堂小結部分,教師要更好地以趣味性小結,幫助學生釋放學習壓力。實現整體課程有效總結。
教師可以趣味性的考察方式幫助學生鞏固這節課的知識。比如在函數這部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課堂小結部分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然后讓學生輪流說出自己所具備的特點,包括定義、單調性、對稱性、圖像特點等,并讓學生進行一些題目判斷。考核的過程可以以接龍的方式來完成,每隊輪流派出代表挑戰快問快答,獲勝的一組可以被表揚,出錯的一組則要盡接受相應的懲罰。如原地開合跳20個或唱歌等,這樣的趣味性小結與游戲導入相呼應,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同時,在快問快答的過程中,需要學生高度集中精神,認真審視每道題目。課堂小結涵蓋的面較廣,而且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注意力。
2.延伸性小結,有效整合知識
初中數學學習的連貫性比較強,在課堂小結推進的過程中,既需要著眼于本節課知識讓學生來有效回顧,又需要與前面所學知識有效對應。因此,在課堂小結部分,教師可以更好地落實延展性小結,幫助學生有效整合知識,實現更好地查缺補漏。小節的落實可以與思維導圖的運用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對某一章節的知識有效總結,并實現前后知識的串聯,以更好地加深學生知識學習印象。
例如,在函數部分延展性小結可以結合思維導圖來完成,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回顧函數的有關概念,接著要對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有效分析,還可以結合于平面直角坐標系,讓學生嘗試畫出一些標準函數圖像有效整合。延展性教學的落實,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更好地幫助學生打通一些學習障礙。同時,在延展性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教師進一步解答,幫助學生有效區分。進而讓學生的數學認知可以更好地達到下一個最近發展區,為后續課程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有效的課堂教學要能夠通過恰當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創建趣味教學情景,引領學生學習競爭,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推動學生創新突破。另外,在課堂小結過程中,還要更好地幫助學生提煉方法、整合貫通,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領悟,加深印象,將一課一得理念深度落實,達到高效教學目標的同時,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更具自信,學生的數學綜合運用能力也能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馬春紅. 優化課堂 激發動力——分析初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J]. 華夏教師, 2021(24):2.
[2] 陳著. 提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 小品文選刊:下, 2020(2):1-1.
[3] 孫曉娜. 淺析初中數學的有效教學策略[J]. 中國新通信, 2020(7):218-218.
[4] 趙俊利. 初中數學教學中互助式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J]. 國際教育論壇, 20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