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春
摘? 要:幼兒年紀相對較小,對于自身的情緒控制沒有很好的自制力,并且也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美術教學的運用可以使幼兒的情緒更好地得到宣泄,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幼兒的表現以及觀察幼兒的美術作品去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幼兒園開展各種各樣的美術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找到情緒宣泄的突破口,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加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進而促進幼兒的身心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對如何通過美術教學促進幼兒情緒管理進行闡述說明。
關鍵詞:大班幼兒;美術美術教學;情緒管理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0-0025-02
【Abstract】Toddlers are relatively young,do not have good self-control for their own emotional control,and are also affected by external factors. The use of art teaching can make children’s emotions better vent. Teachers can understand children’s inner world through children’s performance and observation of children’s art works during the process of art teaching. A variety of art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kindergartens can help children find a breakthrough for emotional catharsis,and can also help teach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ner world of children,thereby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ains how to promote children's emotional management through art teaching.
【Keywords】Children in big class;Art teaching;Emotion management
情緒就是人們在面對不同的事情而所變現出來的一種內心活動。因為幼兒自身的年齡段不同,所以在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也大不相同。對于成年來說,往往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所處的環境不同,實施的控制以及收斂自身的額情緒;但是對于幼兒來說,自身的年紀小,并且心里發展的并不成熟以及等等客觀的,所表現出來的情緒都是外在的。特別是對于幼兒階段的幼兒,喜怒哀樂都來自于內心,或許上一秒還在因為一件事哭,但下一秒就會疑問一件事而笑。情緒上具有多變的特點,因此通過美術教學的運用可以使幼兒感受到周圍事物的美好,并且學會與他人進行友好的交流,促進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1. 美術活動是走進幼兒內心的主要橋梁
隨著幼兒年紀不斷的增長,幼兒就會進入到幼兒園當中進行學前教育,幼兒很可能就會面臨離開家的焦慮以及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的問題,由此難免就會讓幼兒的內心產生抵觸的情緒。內心不安全就會導致幼兒出現叛逆、哭鬧的心理情緒。因此幼兒教師應當要做的就是對幼兒進行日常的開到工作,幫助幼兒的情緒做好有效的調節。因為幼兒本身就喜歡畫畫,對于五彩斑斕的顏色很容易產生好奇的心理,并且也喜歡通過自己的雙手來感受世界,由此教師就可以美術教學活動開展,利用畫筆和材料、色彩和幼兒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幼兒通過畫畫也會將自己內心當中的情緒得到更好的宣泄,當他們在紙上畫畫、動手用黏土捏出各種造型之后,情緒也能夠逐漸穩定下來。
舉例來說,最近塵塵很愛生氣,如:一次建構游戲的時候,因為其他孩子沒有聽從他的安排就生氣的大吼大叫;接力跑步比賽跑的沒有別人快就生氣地不理人家;別人畫畫比他畫的好,他就生氣地拿起畫筆把別人的畫亂涂一通等。教師可以開展“看圖說話”的教學活動,幼兒善于通過畫畫來講述自己所發生的故事,同時也符合當前幼兒的心理特點,不僅如此,通過這樣的方式還可以讓教師真正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邊說邊畫的方式也正符合當前幼兒的心理夜店,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掌握這樣的教學契機,從而不僅可以達到宣泄情緒的目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的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2. 美術活動是幼兒內心情感最好的表達
從數據分析當中可以準確的看出,可以直接表達幼兒內心當中的情感情緒的就是畫畫,通過幼兒對色彩的運用可以直接的體現出幼兒此時此刻的心理情緒。不管是繪畫的手法怎樣,通過對色彩的運用都可以有效地將幼兒的情緒表現出來。美術的學習不分年紀、不分語種、更不分國界,它是人們溝通的主要橋梁。對于幼兒來說,情緒失控的主要原因就是陌生的環境以及父母的突然離開所導致的。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的運用美術的教學活動,從而使幼兒可以快速的走出負面情緒,并且使幼兒創建良好的心理情緒,在周圍的環境當中得到情感的滿足。
舉例來說,最近塵塵在班上頻頻與同伴發生爭執,有時為了爭搶玩具,有時為了爭著當排頭兵等,一天都有很多小朋友來告狀,以前乖巧的孩子一下子成了“小魔王”讓我有點吃驚…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教師應當充分的利用美術的教學,引導幼兒直面內心當中的心理情緒。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自己心中的不滿畫出來,從而不僅可以使幼兒自己內心當中的情緒得到緩解,同時還可以讓教師感受到幼兒內心當中的心理活動,從而引導幼兒學習會控制情緒。
3. 美術活動是幼兒宣泄情緒的主要途徑
美術的學習可以使幼兒的心理情緒得到有效的表達,同時也可以使幼兒在情緒波動較大的時候起到宣泄的作用。對于幼兒園的幼兒來說,情緒常常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并且自制能力極差,所以應當幫助幼兒找到更好的情緒宣泄口,保證幼兒的情緒可以得到更好的宣泄,確保幼兒的身心可以處于健康的心理狀態,這是幼兒教師應當考慮的主要問題。合理的運用美術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幼兒的興趣得到更好的宣泄,從而促進幼兒自制能力的提升。
例如,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小紅,對于周圍的環境并不熟悉,導致小紅十分害怕父母的離開,不愿意積極的與其他小朋友進行溝通,從而就會導致小紅經常躲在角落里哭,不愿意參與到集體活動當中。這是教師就應當發揮自身的作用,鼓勵小紅與小伙伴之間可以積極的溝通,邀請小紅到活動區畫畫,看著其他小朋友在畫畫,小紅剛開始十分不愿意,到逐漸的拿起畫筆一起畫畫,期間還不時的和周圍的同伴說說笑笑,畫畫好了,小紅的情緒也穩定,也能夠融入到大集體中去。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像是大海一樣,前一秒還在波濤洶涌,下一秒已經風平浪靜。由此可見,教師在發現幼兒的心理情緒出現不要穩定的時候,教師應當引導幼兒進行畫畫,并將內心當中的情緒更好的宣泄出來,促進幼兒的身心可以得到健康的發展。
4. 美術是活動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嘗試
幼兒教師應當充分的掌握幼兒的心理特點,并且引導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創作。激發幼兒想象力的提升,鼓勵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將心中天馬行空的情景展現出來,從而保證幼兒的想象力可以得到不斷的開發。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引導幼兒內心當中的情緒面向更好的發展,改變內心當中的不良情緒,從而為幼兒創建一個具有良好氛圍的宣泄環境。幼兒在進行繪畫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幼兒更多的自信心。舉例來說,在進行《魅力的春天》創作過程中,對于幼兒園的幼兒來說,都會選擇顏色較為明亮的進行繪畫,從而表達幼兒內心當中對春天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幼兒內心當中的情緒得到更好的宣泄,從而為幼兒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 例如,學生在繪畫活動《高興和不高興》中,耀文把人物的臉都涂畫成藍色。我:我很好奇她怎么了?耀文:公主動了王子的東西,被王子罵了。
我:我看到她流眼淚了。耀文:公主哭了,哭的很傷心。我:你畫的這個人很有意思!煜城:這是我的媽媽我:你給媽媽嘴巴涂了紅色煜城:媽媽涂了口紅,媽媽很開心我:太好了,媽媽笑了,然后呢?煜城:媽媽笑起來就有魔法棒,到處都涂上了黃色。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教師在繪畫當中發現學生的情緒,并對學生進行健康有效的指引,促進幼兒身心可以健康的發展。
5. 美術欣賞可以引導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
兒童繪畫心理學范疇就表示:年齡越小的孩子,他們越愿意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當他們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統統畫出來以后,所有的壞情緒也隨之被趕走。小班幼兒還不能用豐富的語言來主動表達內心世界,繪畫能夠幫助幼兒情感外化,在畫紙上隨心所欲地涂抹,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每一幅畫都是孩子內心真實思想的寫照,是孩子情緒的外在表現。教學目標是教學開展的主要依據,若想有效的促進學生自身情緒的更好控制,就要在美術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明確教學的目標內容,從而為教學的開展指明方向,在今后的美術教學過程當中做到對教學目標的有效實施,無論是課程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或者是課堂活動設計,都要做到與教學目標進行有效地結合,從而不斷完善課程體系設計,創新教學方法,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來實現對于學生自身審美素養以及創造力的有效提升。通過對教學目標的有效確立,能夠有效促進美術教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對學生審美素養和創造能力的不斷提升。
6. 家庭美育活動促進幼兒心理成長
家園共育指的是通過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來實現對于幼兒的教育,實際上,有很多的家長并不配合幼兒園的工作,這就導致了家園共育實施的難度的增加,而就家園共育來說,只是憑借教師一人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在教育幼兒的方面上,教師和家長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教育即是幼兒的初級教育也是對幼兒未來影響最大的,在幼兒園中不是單純地對幼兒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對幼兒的綜合培養,需要對幼兒的興趣和習慣進行培養,為幼兒今后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這些在幼兒園中進行培養是遠遠不夠,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在家里也同樣地對幼兒進行培養和教育,家園共育在幼兒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指出,幼兒教師要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發展。所以,幼兒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家長投入到幼兒的教育當中,配合教師的工作內容和要求,促進“家園共育”的有效實施,使其能夠在幼兒教育當中發揮其真正的作用,使幼兒園和家庭的教育能夠實現共同的發展和進步。
7.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情緒控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美術教學,美術教學的運用可以使幼兒的情緒得到更好的宣泄,通過美術教學開展可以使幼兒的負面情緒得到舒緩。繪畫是幼兒的第二種語言,教師良好的引導可以使幼兒的自制能力得到提升,從而促進身心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曉慧,鄧鑄,顧本柏.大班幼兒情緒能力和社會性發展調查研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11).
[2]郝馨瑤,朱曉紅.情緒主題繪本閱讀活動促進幼兒情緒調節能力發展的研究[J].教育觀察,2020(24).
[3]秦旭芳,丁起名.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使用現狀及改進措施[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