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
摘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通過有效的提問,實現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使得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而實施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另外,受到數學這一學科特點的影響,面對學生在學習中常常出現的注意力不集中現象,通過有效的提問,可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問題的引導,還可以打開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重視課堂提問,不斷提升提問的藝術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現狀與革新
引言
在教學當中采取課堂提問的形式,能夠確保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結合所習得的相關知識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加以思考和分析。課堂提問是教師慣用的課堂教學手段之一,也是調動學生課堂參與度的重要途徑之一。下面,筆者將結合教學過程中提問的經驗,對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現狀以及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問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一、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現狀
(一)教師在提問上存在著錯誤的觀念
很多教師認為,提問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因此經常會在課堂上提問學生,提問的數量很多,但是在問題的設置方面卻有所忽略,常常提出一些沒有太大價值的問題。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更注重學生答案的正誤,而對于學生思考的過程卻相對有所忽視。
(二)缺乏科學的提問原則
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提問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和針對性,往往是由教師隨意提問導致。人類思維的本質是從已知到未知的探索,因此數學課堂的提問如果不充分去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只是以集體的應答代替學生個體的思維活動,這只不過是一種虛假的課堂氣氛,這樣是違背學生的認知規律的。為避免這種情況,課堂提問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三)忽略了學生的認知差異
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性格、興趣愛好是不同的,導致他們在認知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例如,一些學生在教師剛提出問題時便立刻回答上來,而一些學習基礎薄弱、反應較慢的學生還沒有聽懂題意。這導致課堂提問成了學優生的特權,中等生和學困生找不到回答問題的機會。
二、初中數學課堂提問創新策略
(一)轉變錯誤的提問觀念
為了提升提問的有效性,教師應該不斷改進錯誤的觀念,要認識到提問的數量與質量的關聯。具體來說,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前對課堂提問進行設計,多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同時,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答案,也要關注學生的解答思路。多數時候,解答思路比答案更關鍵。比如,有的學生的答案是錯誤的,教師可以不必急于提問下一個學生,以尋求正確答案,而是可以先聽聽回答錯誤的學生是如何解答的。在回答如何解題的時候,學生回顧了自己的解題過程,有可能會發現錯誤的原因,自行更正,也有可能思路偏離,并未發現自己的錯誤。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則可以清晰地了解學生錯誤的原因,并且根據原因進一步調整教學內容。
(二)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因人而異
課堂教學活動的對象應當是全體學生,要避免讓課堂成為部分學生獲取知識的樂園,而其他學生則無動于衷。為此,教師應當確保班級之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從提問和作答當中獲益。這就要求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應當實現對全體學生的覆蓋,而且問題應當體現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具體而言,面對數學基礎較為扎實、數學思維活躍的學生,教師應當向其提出一些帶有一定難度和思辨度的問題,這樣將會讓其在正確作答之后有攻克難關的成就感。對于數學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應當提出相對簡單的問題,以此來幫助其實現對知識的鞏固和吸收。采取這樣的提問策略,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思考作答環節當中,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確保問題的范圍不能過于宏大,如若不然,則不但會導致學生出現理解障礙,更會導致課堂教學重心的偏移,無端浪費掉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最終得不償失。
(三)留有思考時間,調動學生的思維
提問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順著問題的“支架”深入研究初中數學知識。然而,一些教師常常提問后就讓學生快速回答,很多學生還沒有進行思考已經得到了答案,這樣就使得問題的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提問之后,還必須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思考,才能真正發揮提問的價值。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在對基礎概念知識完成講解之后,設置出一定的問題,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并在問題的引導下,積極思考,最終完成問題的解決。
(四)科學提問,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也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提問藝術,不斷提升提問的有效性。首先,應注重提問的時機。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在具體進行提問的時候,必須要掌握最佳的提問時機,例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開展討論探究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充分借助有效的提問,達到預期的目的;其次,適度提問。在具體提問的時候,教師應切實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實際情況等,將提問的數量控制在最佳的范圍內,以免提問數量過渡,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
結束語
一個學生的成就不只是依賴于對各種書面作業的充分練習。如果一個學生聽懂了這節課,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進行驗證,以保證和提高學生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教師應鼓勵學生參與提問,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并鼓勵學生使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索,如此才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余法宗.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提問藝術與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12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