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雪瑩
摘? 要: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下,信息技術成為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幾乎對各行各業均帶來一定的影響,自然也包括教育領域,且成為有效的輔助性教學手段。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差,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途徑,輔助他們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本文以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為研究對象,并分享一系列恰當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 信息技術;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創新
信息技術可謂是一個對多個行業與領域均帶來重大影響的現代化工具,在中職教育體系中,英語屬于文化課的一個基本科目,受限于多個因素的影響,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上所學科目較多,學習英語的時間與精力有限,教師應把握好英語課堂教學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據此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幫助他們學習好英語,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一、利用信息技術導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直以來,新課導入都是課堂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具有統領全局的作用,只有做好新課導入工作,才能引發學生的關注度,吸引他們快速進入到最佳學習狀態,使其在整節課中精神都保持著高度集中。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面臨著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這時可利用信息技術設計新課導入,利用有趣或直觀的圖片、視頻、動畫,或者是與知識主題有關的音樂與歌曲揭示新課主題,促使他們自然、平穩地過渡至新課學習中。
比如,在進行“Sports Are Fun!”教學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常見體育運動的比賽視頻,如:籃球、足球、排球、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水等,帶領學生一邊欣賞,一邊討論: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Who is your favorite player?Why?使其分享自己最喜歡的運動項目與運動員,簡單闡述原因,讓他們初步意識到新課內容同運動有關。由此充分吸引住學生們的眼球,調動他們的求知欲,激起學習英語的熱情與興趣。接著,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一組常見的體育運動圖片,搭配問題:What kind of sports is it?Do you like ……Have you ever ……引領學生適當展開討論,通過相互問答進一步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在生動形象的圖片輔助下快速記憶與掌握常見運動的英文名稱。隨后教師播放有關運動比賽的錄像,由學生討論視頻內容,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其暢所欲言、意猶未盡,全身心的融入到新課學習中。
二、及時轉變教學思路,主動運用信息技術
在以往的中職教育理念下,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沒有突出而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將大部分時間與精力放在專業技術的學習方面,花費在英語學習上的較少,而且采用的教學方式還較為落后,以“灌輸式”教學為主,顯得教學效率不高。對此,中職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及時轉變傳統教學思路的局限性,主動運用信息技術,在多媒體設備輔助下創新教學流程、內容與形式,降低知識的學習難度,吸引學生自覺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此時,在“Life Online”教學實踐中,本單元主要圍繞“網絡”展開各項活動,是當代學生比較熟悉的一個話題,他們無論在學習,還是平常生活中均會接觸到網絡,教師需及時轉變教學思路,主動運用信息技術,以此為基本工具創新課堂教學。具體來說,教師先在課件中展示一些日常上網的圖片,如:看電影、聽歌、查閱學習資料、玩游戲、辦公等,詢問:What are these people doing on the Internet?由學生說出這些人們在網上做什么,追問: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Internet?使其說出自己經常利用網絡做什么,同步通過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現場操作與演示,充分激活他們的思維,推動后續教學的順利實施。教師繼續借助多媒體設備將網絡技術同課堂教學深度融合,通過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聲音、動畫、圖像與視頻等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帶來豐富的語言交際情景,使其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他們收獲更多樂趣。
三、合理采用信息技術,優化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處于被動的聽講狀態,學習態度較為被動,他們在課堂上收獲的知識較少,習得的技能也不多。針對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中職英語教學中來說,教師需合理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對傳統讀、寫、聽、說、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通過視頻、圖片、音樂等方式展示教學內容,引出相應的問題或任務,驅使學生自主思考與積極溝通,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讓他們在互動中學習英語知識及技能。
例如,在學習“How Do You Spend Your Spare Time?”過程中,本單元主要談論“如何度過業余時間”,是學生比較熟悉與感興趣的一個話題。針對Reading and Writing板塊的教學,教師先給出一個開放性話題: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your spare time?What’s your favorite hobbies?由學生討論自己業余時間經常做的事情及個人愛好,多媒體課件中同步呈現一些日常生活中業余活動,如:聽歌、郊游、跑步、睡覺、看電視等,觸發他們的感性思維,使其對新課的學習充滿期待與渴望。接著,教師利用剛才展示的圖片組織學生討論如何詢問興趣愛好,提出問題:What does Billy like to do in his spare time?使其自主閱讀課文,讓他們從文中尋求答案。之后,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課文錄音,要求學生一邊傾聽、一邊找出有關愛好的關鍵性詞句,使其在小組內練習詢問興趣愛好,理解對方所表達的內容,隨后讓他們圍繞各自的興趣愛好合作設計對話,鍛煉聽說能力。
四、借助信息技術優勢,推動情境教學實施
情境教學法是眼下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廣泛適用于各類教育的各科教學之中,而新興技術是創設情境的一個特殊工具,能夠將靜態內容變得動態化,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化,這樣不僅顯得生動有趣,還易于理解。具體到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來說,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引入一些以形象為主體且具有情緒色彩的素材,最好同生活有關,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為學生帶來一定的親切感與熟悉感,讓他們在情境中高效學習。
在這里,以“Go Out and Enjoy Life”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核心話題是談論日常外出時享受生活的話題,雖然是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內容,但是屬于課余生活,很難直接帶到課堂上,這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優勢,搜集一些有關課外活動的圖片或視頻,整理成精美的微課,當作情境創設的素材。課堂上,教師先詢問:If you have one day free,what will you do?組織學生圍繞空閑時間參加的活動展開自由討論,多媒體課件中同步展示做運動、看電影、購物、逛街、旅游、吃大餐等畫面,由此創設情境,然后要求他們你想去的地方指路,使其運用英語來描述路線。接著,教師播放錄音A “Where Can I Hang Out?”學生聽完第一遍后初步了解聽力內容,然后播放第二遍錄音材料,使其找出對話中有關選擇菜肴的部分,回答問題:Where can I hang out in the city?How can I get there?繼續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在情境中學習效果更佳。
五、巧妙應用信息技術,轉變知識呈現形式
信息技術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能夠轉變知識呈現形式,像靜止變活動、無趣變有趣、無聲變有聲等,可以從視覺、聽覺上帶給學生更為強烈的沖擊,使其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他們的學習收獲更多。對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中職英語教學而言,教師應仔細、耐心的研究教材內容,并搜集一些與之對應的圖片、音樂、視頻等素材,由此轉變知識的呈現形式,為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注入更多新鮮“血液”,助推學生輕松理解與掌握英語知識。
比如,在展開“What Do We Eat Today?”教學時,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談論食物喜好與飲食習慣,教師可以事先拍攝一組生活中常吃食物的圖片,不常見的則利用網絡平臺搜集和整理,盡量完善食物類型。課堂上,教師先詢問:What did you eat in the morning?What's your favorite food/drink/vegetable?同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示課前搜集的食物圖片,指導學生一邊談論、一邊學習食物類詞匯,包括:Cabbage,apple,fish,bread,rice,milk,steak,juice,noodle,tomato,chicken,corn,grape,dumpling,banana等,讓他們初步了解與認識食物類型。接著,教師提出問題:Can you add more food to each category?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為每一類添加更多食物,如:fruit:apple,banana,corn,grape;drink:juice,milk;meat:chicken,fish,steak;food:dumpling,bread,noodle,rice;vegetables:cabbage,tomato等,擴充他們的詞匯積累,使其學習興致更高。隨后教師繼續借助信息技術豐富知識呈現形式,進一步煥發學生的感性認知,促使他們的學習效率更高。
六、靈活使用信息技術,拓展英語教學空間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信息技術不僅能夠用來優化課內教學,還可以促進課外教學活動的開展,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同網絡資源相接軌,適當拓展英語教學空間,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強他們的英語認知。所以,中職英語教師在平常教學中,應以完成課內教學任務為前提,組織學生借助信息技術開展線下學習活動,使其圍繞課內主題自主學習,可以傾聽英文歌曲,觀看英語電影,或者查閱資料等,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
舉個例子,在“Time to Celebrate!”教學中,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節日”,課本中出現不少中外著名節日,涉及到日期、起源、風俗習慣、慶祝方式、所吃食物等內容。由于世界上的節日較多,教材中出現的只是一部分,學生通過學習對中外節日文化比較感興趣,這時教師布置課下學習任務,要求他們結合信息技術進行線上學習,搜集一些有關中外節日的英文電影、歌曲、故事等資料,適當拓展英語教學的空間與范圍,使其了解更多的節日文化,有助于文化素養的培養。之后,學生在周末或放假期間利用手機、電腦等設備自主進行線上學習英語,彌補教材內容的局限性,開闊他們的文化視野,使其認識到各種各樣文化的差異性,增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而且還能夠豐富中職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其切實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幫助他們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特殊作用,對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加以創新與優化,并充分考慮到中職學生的身心特征、發展規律、專業等因素,盡可能讓信息技術貫徹于各個課堂環節,輔助他們牢固掌握英語知識。
參考文獻:
[1]高雪倩.現代信息技術對中職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提高研究[J].校園英語,2021(18):50-51.
[2]李元元,馬富生.靈活運用信息教學技術,構建中職英語高效課堂[J].知識文庫,2021(10):101-102.
[3]徐冰潔.強化信息化教學,使中職英語課堂“活”起來[J].現代職業教育,2020(3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