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軍
【摘 要】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這一門課程,作為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學生在生活中都經歷過各種物理現象,卻不知其中蘊含的知識和思想。物理的學習具有難度和抽象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易快速理解與掌握物理知識,若教師不借助趣味教學與多樣性教學來烘托課堂氣氛,學生會失去學習興趣,減少主動學習物理的動力,降低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需要教師循序漸進的指導和分析,幫助學生逐漸燃起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熱情。作為一名物理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提升課堂質量的教學方案,希望能夠更好地推動學生物理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教學;課堂效果;新時代背景
新時代背景下對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進行知識教育、抽象思想培養、實踐能力建設,在嚴謹且有趣的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踏實認真的學習理念、不斷探索的學習精神和創新性思想。教師需要充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對物理產生好奇心,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到物理高效的學習與訓練。對于教師而言,如何能夠借助學生的特點來簡化知識難度,幫助學生較好的掌握物理知識,提升物理實踐能力,是教師需要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內容。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知識,接受先進的教學思想,讓學生的學習與時俱進,從基本上提升教學的先進性。本文將以物理為教學探討內容,分別以生活引導、實驗教學、多媒體教學以及習題教學的方式展開論述。
一、將知識與生活現象有效結合,降低物理抽象性
物理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已經見到了不少有趣的物理現象,很多學生對這些現象習以為常。教師需要做的是把這些學生習以為常的現象展開,讓學生認識這些現象背后對應的物理知識。初中階段的學生年級較小,知識量不足,對很多未知具有好奇心,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教學時可以借助學生的興趣來進行引導,將生活中神奇的色彩融入課堂當中,將知識與生活相互結合,幫助學生更加理解生活,將物理知識的難度降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和學生一起展開物理的討論,豐富學生的物理意識。
如學習“聲音”知識時,可以先為學生唱一首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學生會比較好奇教師為什么不講課而是唱歌,之后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來詢問學生剛才所經歷的是什么?學生會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回答,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你們聽到了我唱歌,那為什么你們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呢?聲音是靠什么傳播的呢?聲音作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聲音是如何產生,特點是什么?這些提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會認真思考為什么能聽見聲音,之后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解時學生會帶著疑問認真聽講,明白物體的震動可以產生聲音,明白聲音需要介質進行傳播,空氣、水、固體都可以作為傳播的介質。從生活中觸手可見的事實入手,可以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究欲望,這種好奇心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跟隨教師進行知識的學習,解開心中的疑惑,明白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深刻,可以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可以降低知識的抽象性,以實際生活和專業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生活,理解物理,加深對事物的認知,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以實驗探究來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對知識的掌握
在實際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發現,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但是在實際應用中表現的能力較差,學生并不能較好的將學習和實踐結合在一起,缺少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從而喪失物理教學的一定意義。物理教學中包含著知識概念、理性思維、探究和思考的意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綜合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和素養。物理教學的側重點不在于對課本知識的死記硬背,而是更注重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思考。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去動手實踐來對學習的知識追本溯源,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有效挖掘學生的探究能力,加強思維建設,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
如教師可以將物理知識與實驗結合在一起,充分調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踐中來幫助學生逐漸建立嚴謹性、抽象邏輯性。在初中物理中的“密度”的相關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給學生出兩類探索密度的實驗題,第一類實驗儀器含有量筒,第二類不含有量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提供的實驗設備進行密度探究實驗。這樣可以給學生一定的空間進行自主學習的思考探究,依靠自己的思想來進行實驗,以數據來查看自己的思想是否正確。學生的思想若正確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以愉悅的心情進行物理知識學習;若實驗失敗,學生也能夠對知識產生新的認知,明白自己出現的問題,以后注意避免。實驗和知識的共同教學可以解決枯燥課堂的問題,讓學生積極配合教師進行知識的學習,逐漸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實踐能力。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為教育事業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推動教育業快速向前進步。由于物理是初中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科目,同時又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抽象科目,教師需要借助生動的課堂環境來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將知識的難度降低,以直觀清晰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與學習,從而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達到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目標。
如講解“電生磁”相關知識時,電學與磁學本身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事物,倘若使用“一言堂”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動的物理知識,穿插一些相關的小實驗視頻來加強知識教學,拉近學生與物理的距離,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很清楚的理解電磁之間的關系,代替課本中的定理定義,逐漸提高物理課堂的有效性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清晰化,讓學生可以在視頻和圖畫中了解電生磁的過程以及原理,加強認知,還可以讓學生覺得物理是有意思的科目。
四、借助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進行知識的總結
物理的學習分為三大部分,一是知識的學習,二是知識的驗證,三是知識的復習。學習主要是學生針對教學新內容展開的思考和分析,理解新知識;驗證主要是借助實驗的方式來觀察物理變化,體會物理思想,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復習是學生在學習期間必要的習慣,需要在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進行能力的拓展,讓學生不會狗熊掰棒子,是知識升華的關鍵。思維導圖是現代教學的一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圖形、線條等方式來搭建物理知識的框架,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的變化,系統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將抽象的知識清晰化,將容易混淆的知識明確化,便于學生在清晰的知識框架中掌握物理知識,體會物理中蘊含的道理,從細節上展開知識的教育和鞏固,讓學生可以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完成物理學習的內容。教師在對物理知識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內容,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復習意識,把握細微之處,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
如,在物理知識的教學中具有很多混淆的知識點,像汽化、液化、升華、熔化等知識點,雖然在生活中處處能夠體現其物理性質以及物理現象,但是學生在習題訓練時仍然會出現知識混淆的問題,為了讓學生對這些相近的知識點進行區分和把握,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將這些相近的知識點進行書寫,一邊講概念和性質,一邊進行知識框圖的繪畫,在此期間為了提升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需要借助提問的方式來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可以集中精神跟隨教師一起復習知識點,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知識框圖。最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將框圖記錄在本單元的首頁,讓學生可以具有較好的復習思路,便于學生日后的知識鞏固。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可以應用于學生的復習環節,培養學生復習的意識,讓學生可以積極的展開物理的鞏固,從而提升物理教學的質量。
五、結束語
物理科目的教學是初中學生首次接受物理知識的過程,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讓學生可以積極接受物理知識,在實驗中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過程。多媒體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調節課堂氣氛,將物理知識以直觀清晰的方式進行展示,便于理解。思維導圖教學與知識點復習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全面把握教學內容,區分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培養學生及時鞏固知識的意識,可以從細微之處展開物理的學習。生活中處處含有物理元素,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來提高學生的好奇心更好的展開物理教學。上述方式在實踐中可以提升學生的物理能力和學習質量,教師們可以借鑒使用,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孫少輝.從微能力點到融合點的思考與實踐——以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數字教育,2021,7(02):63-67.
[2]趙亮.STEAM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浙教版“大氣的壓強”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1,50(11):17-19.
[3]方平芬.自主探究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過程分析——以測量電壓實驗為例[J].考試周刊,2021(2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