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林 楊淑莉
【摘要】高校黨建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提供必要的政治保障和理論依據,因此要將黨建工作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全面堅持黨的領導,使黨的偉大思想引領高校發展。目前高校“黨建+專業”育人模式的構建還存在多方面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高?!包h建+專業”育人模式的構建展開具體探究。
【關鍵詞】“雙高計劃”;“黨建+專業”;育人模式;構建
教育部、財政部印發的《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雙高計劃”)明確將加強黨的建設、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打造高水平專業群、打造高水平雙師型隊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務發展水平、提升學校治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國際化水平作為“雙高”建設的具體改革任務。因此,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積極探討黨建工作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徑,以黨建工作引領專業教育,將專業教育作為黨建工作的載體,同頻共振,協同育人,對實現“雙高計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黨建工作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性和一致性
高校黨建工作與專業教育之間在目標上存在一致性特征。高校的專業教育目標就是為黨和國家培養優質的人才,而黨建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提高廣大師生的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素養,使學生達到德才兼備的標準,因此兩者之間的目標是統一的,工作內容也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缺一不可的。
二、當前高?!包h建+專業”育人模式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的思想認識存在偏差
隨著現代教育的進一步發展,高?!包h建+專業”育人模式的優勢越來越突出,但是目前高校許多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認為高校就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場所,高校的主要教學活動內容就應該是教學和科研兩類,并要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為這兩類活動服務,導致黨建工作的開展得不到高校師生的重視。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各行各業人才爭奪的激烈程度逐年上升,高校間的教育競爭也越發激烈,許多高校都將科研成果、教學成果、學生就業率、升學率作為檢驗人才培養狀況的主要指標,時間一長難免產生了重專業教學、輕基層黨建的偏差。但是無數教育實踐已經表明,兩者都是保證高校科學發展的重要因素,無論缺少哪一項都無法保證高校的持續發展。
(二)黨建工作模式較為單一且與教學相脫離
大多數高校黨建工作模式十分單一,主要采用會議學習、文件學習等方式,這些方式缺乏新意,并且相對枯燥,時間一長很容易引起師生黨員的反感情緒,從而采取應付的態度,這同樣會導致在開展黨員學習時黨建活動與日常教學互動相分離,在學習內容方面也與廣大師生黨員的實際生活相脫離。另外,部分高校黨建工作主要由輔導員負責,他們將黨建工作看作學生工作的一部分,而輔導員本身工作任務繁重,很難將黨建工作和專業教學及專業人才培養相融合,導致黨建工作和教學工作脫節。
此外,黨員教師作為高校進行教學和科研等活動的主要人群,他們的工作壓力較大,當黨建會議的時間與教學科研活動相沖突時,就可能影響到其日常工作,導致他們參與黨建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再加上高校一貫以教學科研為主,基層黨建往往讓步于教學活動,這樣無法保障黨建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基層黨支部建設薄弱
黨支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心和基礎。要加強高?;鶎狱h支部建設,就必須培養一批責任心強、能力突出的黨員干部。但目前許多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不強,主要原因是黨員干部思想渙散,無法根據新時期黨建要求及時提升自身素養,因此也無法帶領更多青年黨員取得進步。同時,許多高校也并未為這些黨員干部提供培訓渠道和提升空間,更未針對黨員干部的發展特點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和獎懲措施。同時許多高?;鶎狱h支部并未形成較為明確的工作標準和行為規范標準,導致青年黨員認為黨建工作可有可無,黨建工作干好干壞都一樣,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鶎狱h建工作的發展和進步。
三、“雙高計劃”背景下高校“黨建+專業”育人模式構建的具體策略
(一)積極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
高?!包h建+專業”育人模式的宏觀層面包括政策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發展狀況等,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校育人模式的構建。其中政府應該積極發揮教育政策的導向作用,例如通過系列文件對高校黨組織落實工作、黨建教學融合工作等進行指導和規范,從而從根本上促進黨建工作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調動多方力量發揮聯動機制的育人優勢。政府也可以通過頂層設計來進一步調節各利益方的矛盾和沖突,并進行黨建資源和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保證各方主體都能夠在“黨建+專業”育人模式中找到合適的位置。政府作為外部環境的創建者,還可以利用政策指導,促進院校間、校企間形成長期合作的關系,針對“黨建+專業”育人模式的需要,共同參與到教學設計、教學設備的引入、教學人員管理等環節中。
(二)優化基層黨支部建設
高?;鶎狱h支部建設不應僅按照學生工作分工的標準進行劃分,而是應該結合教研室以及專業教學的方向進行黨支部建設,并且建設的原則就是要保障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充分結合,因此黨支部建設要注重專業教學的發展方向。同時要進一步優化高校基層黨支部的人員結構,吸收更多優秀教師擔任黨支部的骨干,還要注意在成員結構優化的過程中充分汲取輔導員、專業課教師以及學生的意見,在黨員發展階段要做到嚴格把關,要充分考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道德品質,使專業教育與黨建工作的融合充分體現在黨員考察的環節。
(三)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
高校黨建工作應該與專業教育同步進行,不僅要在時間上實現同步,還要在空間和過程上實現同步。思政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因此要將思政教育的具體內容融入專業課教學中。例如,將黨性觀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貫穿到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從而提高廣大學生黨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要發揮模范黨員的引領作用,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此外,在科研活動、學科建設等活動中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提高教師團隊內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積極調動骨干黨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主動投入到學科建設的具體工作當中;在科研工作中以黨組織成員為基礎建設高質量的學術研究團隊,推動高校教育改革跨越式發展。
(四)調整黨組織參與專業教育的方式
首先,要創新高校黨建活動的方式,盡量避免黨支部書記包攬一切活動的現象,進一步提升每一位黨支部成員的參與感,開展由黨小組成員自主設計和規劃的黨建活動,同時要保證黨建工作的有效性。要轉變原先黨建活動單一的狀況,增加黨建活動的多樣性。除了開會、討論、學習等形式外,還可以舉辦黨建知識競賽的相關活動,這樣可以激發青年黨員的參與熱情,從而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提高師生黨員群體的綜合素養。其次,可以以專業教育小組為基礎組建黨建小組,黨建小組要承擔起參與專業建設的規劃、科研項目的選擇等具體事務的決策,并以書面的形式向師生群體提出專業化的建議。最后,要逐步形成黨建促教學科研的制度,通過制度建設明確黨組織在教學決策中的地位。
四、結語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包h建+專業”育人模式的構建,能更好地建立起針對學生的融合管理機制,發揮黨建工作對專業技能培養、實踐教學、理論教學的促進作用;同時,“黨建+專業”育人模式以專業教育為載體,能夠厚植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從而培養出更多高質量、高素養的應用型人才,實現“雙高計劃”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馬順彬,張震.高職專業課程教學與學生黨建對接工作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4):15-16.
[2]孫杰,張軍.黨建與專業教學協同創新的機制研究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6(24):61-62.
[3]吳晟奕,張軍.寓黨建于專業建設 以專業建設促黨建[J].商業文化,2010(4):105.
[4]商思爭.普通本科高校教師黨建與專業建設協調機制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7):5-7.
[5]沈菲菲,周章明,馬小龍.論高校“黨建+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育人模式構建[J].青年與社會,2019(26):235-236.
[6]湛志華,薛茗月,向陽.適應專業教學、科研等業務工作特點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8):112-113.
[7]耿喬.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21(41):20-21.
[8]郭進萍.學校黨建如何參與新教師的專業成長[J].學園,2014(35):34-35.
【本文系2020年度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成果“基層黨組織‘黨建+專業’服務中國特色高水平學校建設作用發揮的研究”(2020NLDJ-ZD02)、2020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專題項目“加強農林高職院?;鶎狱h組織黨建創新研究——以主題黨日活動設計創新為例”(2020SJB107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