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麗
摘要:快樂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學當中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快樂教學理念是課程不斷改革下創建的一種新型方法,應用到當前的教育教學中具有很大的發展和影響,從當前階段分析快樂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非常重要,需要教師對教學理念的應用方案進行不斷的探究和分析。從而使小學語文教學與快樂教學理念有機的結合,推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不斷發展。本文對快樂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方案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快樂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改革;課堂教學
引言
快樂教學理念是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形式,將其應用到教學中能夠推動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教學要根據快樂教學理念的具體要求進行教學,并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將快樂教學理念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結合信息技術手創建快樂學習氛圍
隨著信息技術在人們生活的當中的不斷融入,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越來越便利。與此同時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也不斷的涌現出來,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運動到語文教學當中,并結合快樂教學理念創建性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處生動、直觀和靈活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這種新穎的教學環境中不斷的提高學習和探究的意識,將快樂教學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比如在學習《貓》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應用情境帶入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進入到課本當中。在教學前教師利用網絡搜集和整理關于貓的視頻片段并將其制作成課件,之后將制作好的視頻片段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出來,同時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搜集貓的相關知識,并由教師將學生搜集的信息整合分享到班級中,在教學開始階段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對貓的看法,之后教師帶領學生觀看整理好的視頻,以此來明確學生探究的方向,使學生的注意力全面的集中在課堂上。當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交流探究。相互探究和分享關于貓類的知識的信息。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播放有聲的素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生命力。同時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回應并和學生共同找出問題的答案。當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將每個小組討論的結果繪制成樹狀圖形,并要求每個小組派出一位成員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重難點部分。
二、通過鼓勵激發學生
快樂教學理念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而適當的鼓勵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當學生的心理需求被滿足后會使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下自主的探究和學習,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受到激勵的情況下更為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比如在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這篇文章中[1],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比如教師結合課本內容提出:“為什么將雅魯藏布大峽谷稱為‘世界第一壯麗景觀’?雅魯藏布大峽谷又能說明什么?”當提出這些問題后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課堂中,并且積極的去探尋問題的答案。當學生在回答問題環節不管是對,還是不客觀和不全面,教師首先要做的是肯定和鼓勵學生的回答,如此可以使學生通過回答問題樹立起較強自信心,教師的鼓勵越多帶給學生的成就感越強,從而使他們更為積極的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有時簡簡單單的幾句夸贊可以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勇氣和信心,讓學生從心理更加認同教師的的觀點。從而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三、加強學生生活實踐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的推動學生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踐教學不但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所學的知識。傾聽和觀看不如親體體驗和實踐。小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發現事物的原理可以加強他們對事物的認識。促進他們記憶能力的提升。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觀察和想象,對生活中的事物要有意識的觀察,通過細致的觀察不斷的累積語文素材。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表述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和理解。如在學習《鳥的天堂》這篇文章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描述出一幅鳥語花香的場景,之后給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見過哪些鳥類?”當提出問題后學們積極的回答:“見到過麻雀、小燕子等”。通過提問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的貼近生活,并有效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并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
四、應用故事教學法降低學生理解難度
小學階段大多數的學生對故事有著加強的興趣和接受能力,故事教學法是最早的一種教育方法,如父母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哄孩子睡覺,在許多時候故事有趣的故事情節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很多的道理并對知識形成感性的認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更好的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2]結合新課改在教學中融入了很多其他形式的課文,使小學生感受到學習的難度。然而,許多課文內容都可以轉化成故事的方式進行閱讀。語文教學故事化是一種教學形式的轉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更好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故事教學法并不是語文教學的專屬但是可以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景陽岡》這類名著選段時,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名著相關的知識有一定的理解難度,然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故事的方式將課本內容呈現出來,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課本內容之前的故事當播放到高潮部分時停止,激發出他們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濃厚欲望,從而讓他們主動的到課本中尋找后續發生的故事。
結語:
總而言之,將快樂教學理念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以學生的興趣特點和教學的特點設計教學活動的開展模式,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更多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趣味性,最終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全面的將快樂教學法落實到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韓靜.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1(12):44-45.
[2]高學文.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芻議[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