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侶晴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改革,主要是針對現階段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從語文學習目的出發,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轉變教學方法,在語文教育內容上進行調整,將素養教學貫穿到語文學習中,從而實現全面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這對于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將分析語文素養教學下的語文教學現狀,并研究具體的課程改革方法。
關鍵詞:語文素養;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思考和研究
引言:
在語文學習中,主要是通過聽說讀寫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語文實踐運用能力,并開展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興趣。同時在課堂上,借助于多媒體和學校資源,組織文化活動,開展多元化的文化教學,為語文相關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學習氛圍。素養要求下的小學語文課程改革,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加強學習和生活之間的聯系,讓他們在生活中去觀察和收集信息,結合相關的語文技巧和方法訓練,提升綜合運用能力。
一、在素養教學要求下對小學語文進行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二是通過閱讀和可以積累素材,提升語言邏輯運用能力;三是老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特點,教會他們正確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并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由此可見,進行課程改革主要是針對現有教學存在的問題,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引導,從育人和教學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綜合品質,并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里面,促使形成一個較為健全的人格,進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小學語文素養教學現狀分析
1.小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在生活網絡化的時代和英語課程的設置,有小部分學生在漢字書寫和拼音方面缺失,甚至有些學生常常出現書寫和拼讀的錯誤現象。還有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和家長對學生的書寫不重視,更重要的是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在字體的形態上難以正確把握。當出現書寫錯誤時,沒有給予及時的糾正,導致養成不良習慣錯字就越來越多,此外生活中一些不良現象引起的,有的商家為了達到廣告的效果使用諧音字,而學生缺乏辮字、用字的能力,導致學生錯字現象日益嚴重。
2.語文知識面較為狹窄
當下的課堂教學方式是老師在講臺上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在臺下學習下聽,因而學生的知識主要來源于老師,知識來源單一,如果再缺乏閱讀和其他方面的知識,僅僅是為了考試而教學而學習,老師沒有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教會他們學習方法。在進行閱讀教學中,方法不當,沒有激發學生的興趣,導致他們閱讀習慣沒養成,因而缺少必要的知識和語言積累,還有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不能及時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3.語言積累不足,運用差
主要是閱讀教學開展中存在的不足,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在學習中,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僅僅在寫作訓練中,加強聯系,忽略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讓小學生進行寫作時,學生根據所學的教材知識,沒有足夠的閱歷和經驗,脫離生活開來,就無法正式領會題目的含義,寫作言之無物,動筆難[1]。
三、、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具體思路
1.分析語文素養教學的內涵,確定教學目標
素養教學主要是提升學生的文化涵養,擴大知識面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并在老師的教導下,掌握基礎知識,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質量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對具體的素養教學的內涵和價值進行詳細分析和研究,同時在運用不同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審美能力方面的培養,結合聽說讀寫,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根據不同時期的教學要求和內容,將其融入到課程改革中,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知識基礎。在語感的培養中,對語文幾個主要方面的內容實施教學過程進行分析,對剛入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注重培養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結合思維想象、利用最直觀的色彩、聲音、圖像等刺激感官吸收,比如對于祖國這一詞的理解,可以和英雄人物聯系起來,或者利用動畫片的形式展現,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情懷。
2.以素養教學為核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語文素養培養下的小學語文課改,要結合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和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在內容和開展方式上進行調整。在語言素養方面,主要包括語言表達、寫作以及理解能力等,在不同的語文教學階段,其具體內容和要求是不同的,不論是何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語言素養在其中占據著主導作用,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合作進行學習,如果學生的語言素養不足,就難以繼續進行下去,這些學習習慣都要在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中慢慢引導,還可以借助于其他活動的開展,提升語言素養,并使得養成良好的習慣。
3.加強生活和語文學習的聯系,明確教學相長關系
小學語文的學習是人們用來日常交流和聯系的重要途徑,所以在課改中,要將其和生活實踐相聯系,并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作用,比如在古詩教學中,通過對內容含義解析和情感朗讀,結合韻律和節奏,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將古人的生活背景和寫作環境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通過老師的知識講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并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調整教學方法,利用教學相長的關系,豐富語文素養教學活動[2]。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活動,要立足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方法,并分析素養教學的真正內涵,找尋合適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同時根據聽說讀寫教學活動的開展,結合小學生不同階段的特點,制定素養教學計劃,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養成良好的習慣,提升文化涵養。
參考文獻
[1]查文華.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9(07):71.
[2]呂璐.淺談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J].2021(2018-14):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