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樹言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基于質疑能力組織進行課堂教學,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掌握與構建,有利于推進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所以,質疑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探究式、啟發式、情境式等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這使得更多教師認識到,質疑是學生產生自我認知、學習驅動力的源泉,也是學生思維創新發展的必備條件。本文從質疑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從教學理念、質疑情境、質疑氛圍、啟發引導、生物實驗、生活實踐等方面,對基于質疑能力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進行剖析,以推進高中生物教學改革。
【關鍵詞】高中生物;質疑能力;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3—0076—02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從中不難看出,質疑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對于學生而言,有了質疑才會進一步觀察、思考、分析、探究,有了質疑才會思辨、創新。然而,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普遍缺乏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課堂探究、提問頻率持續下降。教師不引導學生質疑,學生也很少主動質疑,更不會提出自己的想法。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生物知識、進行生物實驗,而且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基于此,高中生物教師應當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探索基于質疑能力的教學策略,切實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質疑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學生學習生物知識。高中生物教材主要講述了動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的類別、神經、呼吸、消化、循環等機體功能,涉及內容廣泛[1]。面對如此龐雜的生物知識,學生需要比較不同生物的類別、功能,聯系不同章節的知識,建立相對完整的知識架構。質疑能夠讓學生去思辨、去探究不同生物機體的差異,發掘不同章節知識之間的關聯,對生物知識進行縱橫向的延伸思考,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
2.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主要包括講解、消化、反饋等環節。在講解環節,教師主要講解生物知識,倘若學生質疑教師的敘述,對知識內容有不同想法,教師則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與探究學習;在消化環節中,倘若學生提出質疑,則能提高學生自身對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水平;在反饋環節中,倘若學生提出質疑,更容易把自己的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也更容易思考新舊知識的聯系。從以上可以看出來,質疑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有利于推動教學過程順利展開,提高教學效果。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質疑能力的策略
1.轉化教學理念。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實施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其教學理念是否合理,教學認識是否全面,直接決定著基于質疑能力的課堂教學設計實施效果。以往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只要理解接受即可,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注重課堂探究、提問,不關注學生質疑。這樣的理念和認識是片面的,教師應當自覺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認識到質疑在學生學習和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2.創設質疑情境。不僅可以啟迪學生,而且能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疑惑,進而提出質疑,對生物知識進行深入的體驗學習和探究分析。所以,高中生物教師應當根據課程內容組織學生閱讀、觀察,提出問題,以此創設質疑的教學情境[2]。然后,把學生置于質疑情境中,借質疑情境影響學生對知識產生疑惑,以此調動學生的質疑意識。一旦學生提出質疑了,就會激發求知欲,并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中。
3.營造質疑氛圍。在學習過程中,教學環境的影響十分巨大。調查顯示,在質疑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思維更活躍、更靈活,對知識的思考、探究、認知也會更深入。所以,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充分有效地通過各種方式營造質疑氛圍,讓學生在質疑的教學環境下學習,更好地學習理解生物知識。在質疑氛圍營造上,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第一,尊重學生,公平、公正、民主地對待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內心的懼怕感,使學生敢于質疑,勇于表達疑惑。第二,允許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不打擊學生積極性。當學生表達質疑后,教師不急于評價,也不急于否定,而是與學生共同探討,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解決疑惑。第三,設置提問環節,為學生提供質疑平臺。如此一來,學生就機會把自己的質疑傳達給教師,不斷完善知識學習。
例如,講“細胞核”時,課堂一開始先帶領學生回顧細胞膜、細胞質的功能,提出“細胞核的功能是什么”的問題。問題提出后,鼓勵學生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勇敢地把自己的質疑說出來,以此創設良好的質疑氛圍。之后,教師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材料、設備,指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求證自己的質疑,學習新知識。
4.通過生物實驗引導學生質疑。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的一部分,生物教學離不開實驗,這為基于質疑能力的生物教學提供了一個可行思路。鑒于此,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教學指導學生探究分析,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質疑,并加以分析、驗證,以此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疑方式引導學生質疑,驅動學生深入探究,指導學生結合實驗現象、實驗結果深入理解理論內容,進而學習生物知識。
高中教材中設有單獨的實驗課程,如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通過模擬實驗研究膜的透性等。除此以外,很多的理論知識也是從實驗中得來的,教材中經常運用實驗來輔助講解理論知識,如生物概念、各種結構、各種物質等。章節后面的習題也有涉及實驗內容,要求學生動手做一些可操作性、沒有危險性的實驗。這些實驗都可以作為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載體。所以,教師不僅可以開設單獨的實驗課,講解理論知識,也可以借助實驗方式加以驗證。這樣,學生就可以借助實驗方式來求證自身對理論知識的質疑,獲得關于理論知識的感性理解,從而加深印象,強化理解記憶。
例如,講色素內容,做色素的提取實驗時,教師去掉了葉柄和粗的葉脈,有的學生提出“為什么去掉葉柄和粗的葉脈”;實驗中使用了丙酮溶液,有的學生提出“可用其他溶液替代丙酮”質疑;提取色素后,教師迅速、充分地研磨,有的學生提出“為什么要迅速、充分”等等。教師邊操作實驗邊用語言引導學生“為什么”,設置疑問,使學生對實驗中的操作產生質疑,以發展學生的質疑思維。在質疑的刺激下,學生對實驗興致勃勃,自主和教師、同組學生交流互動,共同探究實驗現象和結果,以了解色素的提取過程和提取方法。
5.借助生活實踐吸引學生提出質疑。高中生物和生活之間的聯系相當密切,很多的生物知識、原理都可以用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知識[3]。例如,運用染色體解答現實中的生男生女問題,運用光合作用的原理來解釋蔬菜大棚通過透光、保濕原理提高作物產量、質量的原因等等。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可以把生物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借助生活實踐吸引學生對生物內容提出質疑,以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例如,講植物膜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掌握植物膜的功能和滲透作用,把生活中與之相關的實踐帶到課堂上來,“黃瓜、白菜拌在一起,并撒上鹽,一會兒盤子里滲出了水”。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基本常識,對這一現象十分熟悉,但是不知道原因,因而教師提出“為什么”,引導學生提出“細胞膜是否會失水”的問題。這樣的話,就讓學生根據生活實踐提出了對植物膜功能和作用的質疑,最終掌握植物膜的有關知識。
綜上所述,基于質疑能力組織實施高中生物教學,對學生學習生物知識和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清楚認識到質疑的重要性,把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擺在核心素養培養同等重要位置上,然后通過轉變教學理念、創設質疑情境、營造質疑氛圍、生物實驗等教學策略,組織實施基于質疑能力的生物課堂教學,切實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使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促進學生學習優化,從而助推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金,胡興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情境設計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10):45-48.
[2]李濤,黃彩霞,趙浩斌.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虛擬實驗[J].教學與管理,2017(07):53-54.
[3]宋娟.生物智創課堂理念的基本原則和現實意義[J].教學與管理,2020(04):46-48.
編輯: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