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燕
【摘要】中華文明禮儀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它的發(fā)展從遠古時期到新中國成立,一直是每一個中國人去鉆研和探索的文化傳統(tǒng),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和血液中,都流淌著這樣的文化,正如辜鴻銘所說:“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一種叫做溫潤的特性,而這種溫潤,正是中華文明禮儀的形成基礎?!彪m然中華文明禮儀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tǒng),但并不是說人從剛生下來開始,腦子里面就已經(jīng)有了相應的文明禮儀內(nèi)容,這就需要有人能夠去盡心竭力地教導和培養(yǎng)。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教育更是幼兒園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因為這將是能夠影響他們一生的基礎,他們能否讓自己的人生成長得更加完整,讓自己的價值得到更好地體現(xiàn),都與他們的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有著息息相關的聯(lián)系。因此,幼兒園教師需要針對幼兒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精神內(nèi)核以及具體內(nèi)容,進行詳細且淺顯的教導,本文通過對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背景和實踐進行研究和講解,希望能為當前的幼兒教育提供更多的教學方式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學;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
一、幼兒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背景探索
正如前文所述,中國的文明是從來沒有出現(xiàn)斷層的,哪怕它有著十幾個朝代的歷史在進行更迭和征戰(zhàn)。在春秋時期,孔子曾經(jīng)用“禮崩樂壞”來形容當時的年代,這就可以證明禮在中國的文化之中早就已經(jīng)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甚至于在以后的朝廷之中,還設置了禮部這樣的機構,其實都是中華的文明禮儀,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他的影響力。結合當前中國文化復興過程當中的傳承與發(fā)揚,對于現(xiàn)代化的幼兒教育而言,更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舉一反三,將中華民族的禮儀習慣發(fā)揚光大。
首先,教師們通過多年的一線教育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就幼兒現(xiàn)在的閱歷和經(jīng)驗而言,他們還無法去理解這些古樸的傳統(tǒng)文化禮儀精神內(nèi)涵,但這并不妨礙他們?nèi)W習這些有著正確價值觀的禮儀文化以及相關的表現(xiàn)形式。其次,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好奇心強,學習活躍性也很強,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張白紙,只要教師能夠很好地進行引導和教學,就能夠讓他們有著更好的禮儀接受能力和實踐能力。結合以上內(nèi)容,幼兒的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要成為幼兒教學當中的重點來開展,讓每一個幼兒都從小能夠懂禮貌、會用禮貌、學習禮貌,只要能夠達成最終的文明禮儀教學目標,就能夠讓幼兒在以后的成長之中終身受益。
二、幼兒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對策
(一)制訂有效文明禮儀指導規(guī)范
一個良好的文明示范,不僅要家長和教師以身作則,讓學生們從小就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有更好的行為引導。同時,也需要運用一些禮儀條例來約束和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倡導他們運用更加正確的行為,來進行人際關系之間的交往以及自己的學習成長。在一開始教師就可以規(guī)定一些比較容易達成的目標,比如,隨時保持面帶笑容,對于所有幫助自己的人,都保持感恩的心,并道一句感謝,對于自己所贊嘆和肯定的人或事物,都能夠不吝惜自己的贊美。面對教師的教導,有我們能夠微笑地面對并且積極感謝教師所作的努力;面對父母的關愛,幼兒也能認識到父母在養(yǎng)育自己時所做出的巨大犧牲;面對同學的時候,既能夠與每個不同特性的同學互相包容,也能夠積極地與他們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這些都可以是教師倡導的范圍,在教師不斷的引導之下,這種文明禮儀規(guī)范將會一點一點地改變幼兒的道德觀,讓他們能夠積極去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最終把這種文明禮儀變?yōu)樽约旱男袨橹笇А?/p>
(二)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活動
禮儀并不只是教師在課堂上說說而已,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幼兒感到枯燥無味,不會去自主地學習和探索。而如果針對文明禮儀教育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就能夠極大地增強幼兒的參與熱情,保證他們能夠自覺去激發(fā)對于禮儀相關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一點則是教師能夠在活動之中將其中的文明禮儀,精神內(nèi)涵滲透到每一個幼兒的腦海之中。教師可以先在班級之中開展相應的班級活動,可以是針對禮儀的知識競賽,也可以是對禮儀方面的表演節(jié)目,都能夠保證幼兒的積極性,在其中能夠得到更高效率的發(fā)揮。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通過舉辦大型的文明禮儀活動,比如,歌唱或者朗讀比賽,這兩種比賽的主題都可以是以禮儀來延伸,幼兒在進行比賽排練的時候,能夠進一步對這些禮儀內(nèi)容有更深刻的印象,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明禮儀文化是怎樣展開的。家長也可以加入其中,分別與自己的孩子形成每一個小組,與幼兒們一起做一些禮儀方面的游戲,這樣不僅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也能夠讓幼兒在家庭環(huán)境的氛圍影響下,自主地認可文明禮儀所帶來的影響,因為這樣的影響是能夠得到父母的支持和認可的。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每周的總結,以全班推舉的方式選出本周的禮儀小明星,送給他相應的學習物品或者是小紅花,能夠讓他們?yōu)榱俗非筮@樣的榮譽,去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習更多的禮儀行為和精神。例如,當前的幼兒教育階段,不管是在一線區(qū)域,還是在發(fā)展中的區(qū)域,都開展了有關禮儀文明的相關活動。一方面,以“禮儀角”為主的禮儀活動開展熱烈,大量有關禮儀如何養(yǎng)成的資料、圖片、道具擺放在禮儀角,促使幼兒們可以在活動之中學會如何講禮儀。另一方面,以禮儀活動、禮儀表演、禮儀習慣為代表的禮儀主題特色內(nèi)容在課堂中多樣化的進行,大部分教師圍繞著過馬路禮儀、生活禮儀、講話禮儀等各種各樣的內(nèi)容,創(chuàng)新小游戲,尤其是在本園區(qū)實施過程當中,重點利用過馬路要看紅綠燈和別人講話要用“請”等游戲,助力幼兒能夠在實踐當中了解到禮儀的重要性,并付之于行動。
(三)加強文明環(huán)境氛圍創(chuàng)設
針對文明禮儀教育的氛圍營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就像在前文中所說到的,相關的禮儀規(guī)范條例,就是營造氛圍的一種方式,但如果還要進一步做到更濃厚的氛圍營造,還是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來進行設計的,首先可以在幼兒園中顯眼的地方,設立一些禮貌用語或者提示,也可以建立一些科普面板,把相應的類似《孔融讓梨》《孟母三遷》等這些故事展現(xiàn)在幼兒眼前,既可以讓教師來進行講解,也可以讓他們自己去閱讀,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進一步地創(chuàng)設出具有濃厚氛圍的禮儀環(huán)境,讓幼兒在這樣的環(huán)境包圍之中,更好地發(fā)展自己的文明禮儀素養(yǎng)。
三、總結
綜上所述,中華民族的文明禮儀傳統(tǒng)從上古傳承至今都沒有完全斷絕過,因為它是每一位中國人心中的根、心中的魂。而對于幼兒文明禮儀的教育來說,幼兒園教師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有效地引導幼兒,向更具文明禮貌行為的方向行走,讓幼兒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使自己的人生有著更絢麗的色彩。
參考文獻:
[1]李聰.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2.
[2]丁芙蓉.談如何實現(xiàn)家園共育,促進幼兒文明禮儀教育[J].學周刊,2019(32):177.
[3]陳紅萍.初探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幼兒禮儀教育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7):110.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