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韻萍
【摘要】音樂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正逐步成為中小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有效互動,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智力開發,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對小學生進行課堂音樂教學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本文對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教學的特點和意義進行分析,探究了“互動探究課堂”模式下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教學的方法,以期能夠更好地推動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互動探究;小學音樂;有效互動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國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措施,鼓勵學生學習藝術(音樂、美術),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目前,國家最缺乏的就是“創新思維”教育,所以要增加中小學生的藝術學習時間,讓藝術考試進入“新中考”模式。而課堂中實施互動教學,是以落實人本教育理念為基準,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它在教學中的應用,對打造良好教學氛圍,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對落實人本教育理念,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互動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
1.“互動探究課堂”的含義
“互動探究課堂”就是指,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探究,“四動”開展教學,強調學生是認知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互動”是指師動、生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簡稱“四動”。作為一線的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必須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捕捉學生的興奮點,利用一切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體現了新課堂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指導”的教學觀。
2.“互動探究課堂”的教學理念
“四動”的要求體現了新課程提出的“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求。教學既要改變傳統“講授式”教學,同時防止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后,減弱或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現象。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的認知過程,主體是學生。采用“互動探究課堂”的教學模式,可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日常生活等實際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己體驗、發表意見、開展討論,既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又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3.課堂實施的指導思想
“四動”有機結合,把傳統教學中教師的重要性與新課程理念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教師會放也會收,收放自如,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互動探究課堂”教學模式中有效互動的意義
1.有利于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培養音樂核心素養
“互動探究課堂”的教學理念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落實,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在具體實踐的時候,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水平等進行教學設計,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在激發自主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通過師生互動交流、生生溝通等,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能力。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利用多種互動形式的教學手段豐富音樂課堂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現在的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很豐富:有歌唱、聽賞、器樂演奏、創造表演;在歌曲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運用打節奏、聲勢訓練、畫面、朗誦、打擊樂器等多種形式豐富教學。可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有效互動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助推小學音樂課程順利開展。
三、優化“互動探究課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措施
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的,因此,教師應當改變課堂教學方法,多啟發和引導學生,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幾年來,“互動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得到有效開展,結合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有效地改善了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舊式教學方式 ,也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通過實踐,筆者總結了優化“互動探究課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幾點措施:
1.設計游戲互動
在“play”音樂的氛圍中進行游戲互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們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要保證他們對音樂有開心的體驗,鼓勵學生“快樂”學習藝術,多從藝術中汲取養分,真正體驗藝術之美。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游戲,使學生享受音樂。比如,在學習《拍手謠》音樂時,可以采用游戲互動方式進行學習,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學生分別扮演心中的角色,然后播放音樂,讓學生手拉手轉圈圈,邊轉圈邊唱歌,整首歌唱下來才算完成。
2.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音樂教師的任務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幫助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而要完成這個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對音樂進行探究,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更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片斷一:在學習《拍手謠》時,全班學生分成四小組,站成內、外兩個圈,面對面。每當聽到一句后,內圈、外圈的學生向著自己的左邊移動一個位置,與新伙伴繼續進行互動。片斷二:創編歌詞。教師先播放一個不同版本的《拍手謠》視頻,并啟發學生: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小豬笑嘻嘻……如果是你,你會想到什么歌詞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試著創編歌詞,創編好后分小組進行展示。鼓勵學生們創編歌詞,并請個別學生把創編好的歌詞與同學們分享。像這樣的小組合作能有效調動了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活躍了課堂氣氛。
3.促進情感交融
音樂課堂中加強情感交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更能夠在課堂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增添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其打開音樂的想象大門,進而感受美、體驗美和表現美。比如,在學習《賣報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挖掘賣報童的精神,向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更好地揣摩賣報童的情感,引發學生對賣報童情感的共鳴。《賣報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現的情緒又與一般歡快,活潑的歌曲不盡相同,歡樂中夾雜著傷感和悲傷。演唱速度稍快,力度適中,一個“f”即可。將學生情感融入音樂學習中,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把握音樂的感情基調,領悟樂觀向上、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的情緒,從而對音樂有更好的理解,積極主動地進行音樂學習。
4.加強器樂演奏互動
樂器演奏學習,不單是為了掌握一兩件樂器的演奏技巧,而是要通過演奏樂器更好地感受、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如果我們的器樂教學進行好的話,那么對增長和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特別是音樂綜合能力都會有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可以開展一些器樂演奏比賽,以激發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當然,這些樂器可以是常用的教學樂器,也可以是自制的一些樂器。比賽時采用以小組為主體的形式,比賽曲目可以是音樂教材歌(樂)曲或常規課堂器樂教學中的練習曲,還可以鼓勵創新表現形式,進行各具特色的演奏表現。學生的演奏技能只有得到展示、得到別人的認同與贊賞,感受到“學有所用”時,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四、結語
采用“互動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在無學科學習壓力的環境下,讓學生真正做到在“play”中學習音樂藝術,讓學生擁有快樂的童年、創新思維及藝術視野,這才是教育的“初心”,才是我們需要的教育。為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重視互動教學,為學生提供互動的平臺和機會,通過導入、感知、互動、體驗、表現、評價等,激發互動興趣,提高互動質量,在互動中,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培養音樂核心素養,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鐘錫釗,趙偉桃.“互動探究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策略[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4(1):84-85.
[2]吳湘琦.小學、初中音樂美術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教學技能應用[M].世界圖書出版社公司,2010.
[3]甘薇.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音樂互動式教學[J].大眾文藝, 2020(10):212-213.
[4]李麗.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教學方法淺談[J].教育界,2020(25):32-33.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