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
(吉林省公主嶺市第二實驗小學校 吉林公主嶺 136100)
早期的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常采取硬性管理思路,使學生很害怕班主任,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去做,表面看似班級管理質量很高,班級管理十分的有序,實則其中蘊含著十分多的問題,此種缺乏以生為本的班級管理中,很難為學生提供幫助,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班主任,要轉變班級管理思路,從硬性管理思路向柔性管理思路轉變,不斷提高自身的溝通藝術,通過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對學生們的所思所想進行了解,以這樣的方式實現對班級的有效管理。
具有溝通藝術的班主任,會主動與學生溝通,并進行有技巧的溝通,這對于一個班級和諧氣氛的營造十分有利。在技巧的溝通過程中班主任會對學生的實際需求和面臨的問題進行了解,可以對學生提出有效的建議,并在班主任的建議下變的越來越好,這樣學生更容易與老師溝通和交流,并愿意向班主任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形成良性的循環,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和諧。此種溝通在改善班級氣氛方面的作用突出,能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是一個重點,只有學生具有集體意識,其才會獲得身心健康的發展。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中,由于班主任缺少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并不了解學生對于集體概念的理解,無法對其進行針對性引導,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溝通藝術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可以解決此問題,讓學生在積極參與集體活動中,對其集體榮譽感進行培養。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管理好一個班級,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十分重要。將溝通藝術引入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針對班級中存在的問題,不再會以自己片面的理解對其進行解決,而是會在與學生積極溝通的過程中,對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了解,以最合理、最公平的方式處理,這樣學生更容易感受到班主任的公平、親切,有利于管理好一個班級[1]。
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中,學生通常認為班主任十分的嚴肅,不敢與班主任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所以,班主任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溝通原則,這樣才可以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溝通氛圍,從而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讓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順利的進行,不僅有利于問題的及時解決,還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高質量班級管理的實現奠基。
班主任相較于任課老師,需要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溝通,這樣才可以對學生對自己、班級和學校等的想法進行全面了解,促使班級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班主任作為孩子們心靈上的導師,與孩子溝通中運用的方法直接會對其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是終生的影響,所以班主任必須要尊重每一位學生,不能習慣性地運用批評式的語言,或是根據學生的家庭條件和成績選擇不同的方法,對學生區別對待,而是要根據對學生特點的了解,合理選擇最有效的溝通方式,這樣才可以真正發揮溝通藝術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更好地引導。
比如班級中有些學生習慣運用武力解決問題,很顯然這種方法不對,如果班主任直接對其批評,這部分學生不僅不可能接受,還會非常抵觸,這樣只能適得其反。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案例展示加上道理引導的方式,實現以理服人,讓學生真正認可班主任的想法,并在遇到問題后,選擇與人溝通、協商等方式解決,這對于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身心健康發展更有利,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只有尊重和寬容學生,才可以為學生更好地發展指明方向。因此,小學班主任要明確自己面對的是小學生,他們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生活中常會犯各種錯誤,如果班主任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可以站于學生角度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并以積極的態度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引導,那么學生不僅會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還能夠按照班主任所給出的建議進行及時的改正,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更好地發展。另外,老師還要加強對每一位學生閃光點的深挖,在引導學生改進自己問題的過程中,對其進行運用,可以增進師生間的情感,將班主任溝通的感染作用發揮出來,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運用溝通藝術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所以,除了要與學生溝通之外,還需要與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在與家長持續的溝通中,相互汲取經驗,這樣更容易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和班級氛圍,提高班級管理的整體質量。因此,班主任要通過在線平臺與家長溝通和交流,先讓其認可班主任此種管理思路,并在及時互相交流中,共同對孩子進行引導、監督,幫助學生及時改正學習、生活中的各個問題,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越來越好的發展[2]。
綜上所述,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運用十分重要,通過與學生、任課老師和家長的溝通,能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指明方向,也為學生自身的發展指明方向,能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因此,班主任要加強對班級管理中溝通藝術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讓班級管理中的溝通效果越來越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