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芹
(福建省南安市延平中學 福建南安 362343)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展讀后續寫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信息篩選、實際應用等能力,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所以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讀后續寫能力,就需要教師重視對教學策略的不斷探究,以為學生提供優質條件,幫助學生更好的面對新高考所帶來的挑戰[1]。
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通過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掌握文章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思想,然后以文章中心意思為依據開展仿寫與創造。在讀后續寫過程中,學生會對原文進行反復閱讀,以確保續寫內容能夠與原文內容一致,閱讀過程中學生會更加注重文章語法、句式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有效積累。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明確自身不足,然后在不斷練習中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在實際學習中,為了更好的提升續寫質量,學生會更加重視日常學習,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意識,使其能夠在日常學習中注重對教學知識的有效應用。
在讀后續寫教學中,要求學生注重語言應用的協調性,學生就需要以閱讀材料的寫作技巧、內容等為依據,開展有效學習與模仿,以應用更為接近的表達方式開展寫作。閱讀、寫作是讀后續寫教學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增強學生英語語言應用的準確性以及流利性。在實際續寫練習過程中,學生需要開展細致閱讀,以有效明確原文的風格以及脈絡,以為順利、高效續寫提供可靠保障。良好的讀后續寫教學能夠為學生創設優質語境,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而在不斷的續寫練習過程中,學生的語言流利性會越來越高[2]。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活動中,讀作為讀后續寫教學的重要基礎,所以學生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對續寫質量有著直接影響。閱讀材料能夠為正確的語言輸入奠定良好基礎,所以在讀后續寫教學活動中,對閱讀材料的選擇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因此,在對閱讀材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相關原則:第一,符合學生自身的實際閱讀水平。教師需要以不同階段學生的閱讀水平為依據,對恰當、合理的閱讀材料進行選用,語言難易程度適中,生詞量適中,保證學生能夠讀懂的同時,適當提升其閱讀能力;第二,確保材料話題的趣味性。充滿趣味性的閱讀材料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更加樂意開展續寫練習;第三,貼近日常生活。學生缺少豐富的閱歷,如果閱讀材料脫離生活實際,就無法使學生在情感方面產生有效共鳴,不能深入理解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使得續寫內容無法與原文進行有效對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重視對閱讀材料的恰當選擇,以為學生開展良好的閱讀學習提供助力,保障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為了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其續寫的準確性與針對性,教師可以對相應的導讀支架進行構建,引導學生對文本所包含的基本要素進行梳理,使其能夠沿著文本思路開展有效想象,對之后情節實施合理預測,并運用恰當、準確的語言給予有效表達。在實際教學中,一旦學生的閱讀積極情感得到激發,學生想要書寫的內容就會更加豐富,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素養與能力的不斷提升。
盡管教育改革在不斷落實,教育理念與方法在不斷創新與完善,但是在實際的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依然有部分教師缺少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認識與尊重,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懂得對語法的單純教授,卻不注重學生的實際學習、掌握情況。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重視對自身教學方法的有效改進,引導與鼓勵學生回答與提出問題,并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讀后續寫教學雖然能夠有效調動學生開展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但如果缺少教師的充分尊重與重視,就無法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也就無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十分不利于學生創作能力的有效彰顯。這樣不僅會嚴重阻礙對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還不利于英語教學的高效、順利開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有效提升學生開展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充分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在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有效掌握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寫作技巧、表達方式,顯著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使其能夠更好的滿足與適應社會發展要求[3]。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落實,讀后續寫作為高考新題型,在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考察的同時,還會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行檢驗,在以讀促寫方式中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高效開展。在優秀的讀后續寫教學中,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邏輯、批判思維能力,顯著增強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讀后續寫教學策略的有效探究,通過對教學方案的有效設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在不斷練習中掌握更加豐富的英語知識,提高其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