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
摘要:中職院校在進行職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立身于社會企業的實際人才需求,通過與企業在學生培養方面的合作來加強二者之間的聯系,從而對企業的人才需求細節更清晰,同構構建合作共贏的教育模式來幫助學生從學校中獲得專業理論知識,從社會企業中獲得足夠的實踐經驗,最終二者加成幫助學生成為更優秀的職業技能人才。文中以中職服裝專業學生的教學培養為例,對中職服裝專業"合作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進行了簡單探討,期望能夠對中職教育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職教育;服裝專業;合作教育模式;教學模式構建
引言
所謂的合作教育指的是借助于中職院校以及行業商業運轉機構這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以及相應的教育資源來幫助學生能夠更順利地將自己的學習與實際的工作內容結合起來,最終幫助培養企業最為需要的人才。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下,企業獲得了與自身發展最為契合的人才,而學生得以順利找到心儀的工作,完成就業任務,中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也會獲得顯著提升,故而合作教育是當前中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最為青睞的一種方式。
一、尋找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點
在構建中職服裝專業合作教育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優先尋找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點。中職院校在培養本專業人才的過程中最終培養出的人才是否合格,用人單位對這一問題是最有發言權的。因此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中職院校需要主動去邀請社會中的相關用人單位與企業一起參與到學生的培養過程中。中職院校可以借助于企業中的場地,設備,生產車間,經營理念,一些新的技術信息等等來幫助增強學生在教育方面的資源,這對于培養合格中職服裝專業學生是有著極大幫助的[1]。由此我們可以確定在落實學校與企業合作教育模式的過程中其基本的思路是:中職院校要與企業進行雙向的合作深入,要建立足夠緊密的合作關系,要創設互利互惠的合作環境,共同以培養更符合社會需求,更有職業素養的人才為最終目的,研究制定與人才培養相關的方案和計劃,建設更加優質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打造更具可行性的人才成長之路。與此同時還應該制定一定的協議來對雙方的行為以及合作關系進行約束,真正做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互補與多贏。
二、進一步幫助拓寬合作的渠道
中職服裝專業在進行合作教育落實的過程中必須要能夠從多個角度去認識到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可能性,不斷探索雙方可以合作的內容,拓寬中職院校與企業的實際合作渠道,加深二者之間的合作關系。比如說可以從教學資源方面展開合作,可以課程設置方面展開合作,還可以從項目交流,就業等各方面展開合作。在實際構建多角度合作渠道的過程中企業和中職院校要建立起共同的人才培養目標,確保二者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訴求是保持一致的。再者還需要構建校內以及校外合作的實踐教學基地,這一點是尤為重要的,學生通過實際的校內,校外實踐學習才能掌握與服裝設計,制作等相關的實際經驗,才能更適應畢業后的職場生活。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是師資力量方面的合作,這里指的是企業要派遣自己的優秀人才去中職院校中深造,學習,而中職院校也需要借助于這些職場人才的實際經驗來幫助學生有更多的關于職場工作與實際服裝生產相關的細節性知識。
三、構建完善的合作保障機制
為了確保中職院校在與企業進行合作幫助進行服裝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雙方都能夠獲得理想的利益,從而達成更加長久穩定的合作關系,需要構建更加完善的合作保障機制。中職院校能否與企業在合作教育方面有長久的緊密聯系,取決于實際合作過程中學校所獲利益與企業所獲利益之間是否保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因此為了雙方的利益都能夠得到有效保障需要有完善健全的合作保障機制[2]。學校與企業之間要成立與實際合作教育相關的指導機構,由該機構來制定與合作相關的一系列文件及日常規程,機構中的成員則需要包含學校服裝專業的教師以及社會服裝企業中的管理者,在人員配比方面要達到達成一致。再者還需要對合作教育的質量進行全過程的監督與管控,要制定相應的合作教育評價體系,每學期對合作成果進行分析評價,不斷對雙方之間的合作進行完善。
四、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中職服裝專業合作教育模式下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還必須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中職學生因為本身年齡都還相對比較小,思想上難免不成熟,過早地與社會接觸,很可能會受到社會中復雜環境的影響,導致其最終成長不夠健康。因此在進行校企合作教育的過程中,中職院校必須要對自身過往的德育教育方式進行改革,要將對學生的日常德育教育融入到學生在社會工作中的日常行為李,也就是社會化德育[3]。要借助于當前的網絡信息技術來構建網絡化的德育平臺,這一平臺的構建主要是為了幫助學校,社會企業以及學生家庭都能夠便捷地參與到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中來,確保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全面覆蓋的。再者還需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也構建更加完善的企業文化,通過對學生學習成長環境的完善來幫助學生能夠每時每刻都受到相應德育思想的熏陶,從內心深處改變自己的思想并落實在其日常的行為習慣中去。學生的職業操守就是在這樣的德育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這也是當前社會人才需求中最為看重的一點。
五、結束語
中職服裝教育專業在幫助進行人才培養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與社會服裝企業之間的合作,要借助于社會企業能夠提供的各項教學以及實踐資源來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教學環境以及實踐經歷,最終成長為社會真正需要的服裝領域技能型人才。在實際進行合作教育模式構建與實踐的過程中,中職院校必須要找到與社會企業進行合作的切入點,要構建保障二者合租利益的機制并不斷對雙方的合作渠道進行拓寬來幫助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可以更深入,更密切。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其思想品質也不斷獲得提升,真正成為高素質的綜合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許巖桂,孫曄.服裝設計專業高職與本科"3+2"分段培養本科段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2021(2016-3):192-194.
[2]羅驥.高職教育二三三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專業實踐范式的構建與實踐[J].2021(2012-2):27-29.
[3]馬諺,袁春華.農村中職學校服裝專業建立"校企合作、產教結合"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3,000(00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