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虎
(甘肅省蘭州市第三中學 甘肅蘭州 73003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前社會對人的德育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且德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高中時期的學生是促進我國發展的希望,學生的文化素質以及思想道德的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學校的整體風貌。因此,在高中的教學中,老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提高高中學生的素質水平,使高中學生能夠用正確的心態進行學習。另外,高中教學是教育化的主要渠道,除了對傳授文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外,也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優化教學是老師對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師要做好德育工作。高中生的文化素養和水平的高低,對教學整體風貌有很大的影響,老師要對高中德育教育進行深入的探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幫助學生心理疏導,降低學生的壓力,讓學生可以正確地看待高考,積極學習,為學生奠定一個良好的學習基礎。另外,高中時期的德育教育需要老師在對多種素進行互相促進,是高中生能真正的為我國做出貢獻,成為更優秀的人才。
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對提高學生素質有很大的幫助,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素養,通過德育工作可以改善學生道德素養及個人品質,從而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高中德育工作是學校與家庭和社會組成的整體。對于學校而言,是與學校各方面組成的整體。學校德育的目標是要懂得如何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校德育要結合學生各階段年齡的心理特征和知識水平形成的規律,統一進行政治教育。德育工作指的不僅是專業德育老師,也包括其他學科的老師,在德育過程中體現德育的整體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真正地接觸社會,社會上的一些負面信息會對學生造成影響。但是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也會有很多不良的信息走進學生的視野,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比如,智能手機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就會用手機上網了解很多的外界信息,這些網絡上的信息沒有進行嚴格的精選,學生就會受到一些負面的影響,產生消極的態度。而這時候需要老師與家長常溝通,加強家長德育教育的意識,對學生上網進行合理的管控。[1-3]
目前有部分老師還沒有意識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高中老師在教學和管理班級的時候,通常老師只關心學生成績,注重于文化教育,只規劃了平常管理,沒有重視學生德育教育。例如,在學校中出現打架斗毆等現象以后,學校才對德育教育這方面才展開發展,對學生進行相關的開導教育。所以,明顯地展現出德育教育對學生的道德思想的落后。因而,學校缺乏對學生德育教育方面進行有條理的規劃。
有大部分老師只重視學生文化教育方面,對學生的素養不重視。例如,老師只關注學生成績方面進行判斷,這樣的判斷是不科學的。在實際情況中,沒有解決高中生缺乏的核心素養。學生的素養是老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務,應該對德育教育的實施采取重要措施。學生的核心素養利于對教學的發展。
高中時期的學生是屬于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階段,而且高中生已經能夠自主面臨一些考驗了,但是由于學生還沒有正式地邁入社會,在實踐操作能力方面還是不夠完善的。因此,需要老師合理地開展一些培養學生思想修養的課程,這樣可以使一些在學習中沒有目標的高中生深刻地意識到自己即將迎來高考的考驗,同時也能使學生認識到自身責任的教育主體,使學生能夠重視實踐操作。另外,老師需要考慮到每一位高中生多方面的發展因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高中生在進行教育的同時能夠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有效地促進高中生長久健康的發展。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下,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已經不符合當前的發展了,在學校中需要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這樣才能夠讓高中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中對人的素質要求。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教育情況來看,素質教育還是停留在比較落后的狀態,有很多老師都沒有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學校在實際進行德育工作的時候,不能只是利用形式上的教育,而是需要落實素質教育,全方面地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促進高中生的綜合發展,從而進一步提升素質教育的效果。
對于高中來說,德育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發展。高中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時間緊迫,德育教育工作就會受到影響。因此要將文化教學與道德素養融合。在課堂中,利用教材傳達的德育教育信息與學生自身知識進行融合。老師要對這方面加強管制,是當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關鍵。對高中生教學方面加強管制,是學校教育組成的基礎部分,加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點。比如,由于目前受學校周邊環境、課堂環境、家庭等多方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就會受到負面影響,這樣就給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帶了來困難和挑戰。所以,目前要加強研究學校德育教育工作,老師要提高自身修養,用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德去引導學生,處處為學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學生。
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好的教育氣氛,需要為學生提供和睦、優良的教學環境,對德育教育有非常大的協助作用。渲染校園文化,積極促進德育教育工作,順利地開展教育工作需要有一定地文化的基礎上才可以。高中時期學生的個人情緒、個人素質及知識的累積一定會受到學校文化氣氛的影響。加強校園環境的建設,不只要對物質方面進行改進,還要重視精神方面,為學校建造優良的校風學風,展現出校園的文化,讓蕓蕓學子在這種優良的教學氣氛下提高學生對學習的主動能力。
高中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處于一種迷茫的狀態,面對即將來臨的高考及對知識的求知欲望,致使學生出現迷惑。如果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沒有道德解決,就會嚴重妨礙學生成長。在德育教育的核心素養引導下,老師拉近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以好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性格與迷惑,對學生進行心理開導,為學生消除心理障礙,使學生積極地面對生活和學習。
老師要完善措施、強化管理,對高中德育教育進行改進,給學生創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加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知,懂得正確對待和處理人際關系,幫助學生規范行為標準。例如,老師在引導和教育每位學生時,要注意選擇合適教育學生的手段進行教育,對學生批評或者掌握的內容深淺程度要及時把控好,積極地在實踐中找出教育的突破,因材施教或通過老師在不經意間的某句話就已經可以有效地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彼此之間有了交流和溝通,取得了老師的理解和學生的信任,在課堂上才會有更高的效果。
要想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養,老師不僅僅要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同時也需要引導學生對社會進行深入的了解,讓高中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質。同時,老師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提升每一位學生的自身素養,在社會實踐中對學生的德育水平進行深化和檢驗。例如,學校可以定期地舉行一些公益活動,帶領學生去附近的養老院看望老人,幫助養老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可以幫助清掃工人做一些清潔的工作。這樣學生在實踐工作的時候可以有深刻的體驗,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培養高中生的承擔責任,增強了學生的德育知識,有效地促進了高中生的發展,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打造了和諧的社會,使社會更加有愛。
總而言之,在高中德育教育中,加強學生的德育工作是一個長久、艱辛的過程,老師不可以在德育教育中產生怠慢的心理,影響德育工作的發展。它需要每一位老師找出在工作中的不足,不斷地進行反省與改正來提高自身素養,以身作則,用自身品德和才華,引領學識發展文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使學生有一個高尚的道德品質,更好地實現德育教育,為每一位高中生的發展負責,同時也推動德育教育的發展,構建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