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得到普及,也闡述了課堂評價的意義在于使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但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較多教師沿用單一教學評價方式的現象,難以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教育作用。本文以小學語文課堂有效評價的現狀為切入點,對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價值及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評價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評價;有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評價是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有效的課堂評價能使教學目標易于達成,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水平。“以過程為基礎,以發展促發展”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課程評價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課堂評價的重要性,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運用合適的方式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學習成果進行合理的評價。
一、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現狀
從小學語文教學理論的角度來看,課堂教學評價不應“以教定學”,而應將側重點放在評教上,將評教與評學有機結合起來。語文課堂評價的目的不是評判學生的學習成果,而是為教師改進教學策略,以及為學生調整學習方法提供更多依據,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從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現狀來看,課堂評價這項教學工作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也不夠完善。教師仍然將學生在考試中取得的成績放在首位,這導致其在進行課堂評價時語言缺乏藝術性,內容匱乏,過度重視評價結果,而忽略了評價過程的重要性。這樣的評價方式并未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付出與努力。公正性不足的評價得出的結果的參考價值也較為有限,難以為教師優化教學方法與提升教學質量提供更多幫助與依據。
二、小學語文課堂有效評價的價值
從概念性角度來看,課堂評價主要指的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反應所做出的判斷及反饋。有效且客觀的課堂評價能為學生進行學習反思、查找與解決自己在語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幫助,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教師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建立課堂評價體系是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途徑,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對課堂活動的主動參與意識和積極性,營造輕松且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為開展有效教學活動提供有利條件。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巧妙運用有針對性的評價,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針對小學語文考試而言,教師應改變一味強調對錯的評價標準,盡量不用固化且刻板的答案將學生的思維束縛起來,應善于運用課堂評價幫助學生排解在學習中產生的焦慮情緒,幫助其樹立學好語文課程的信心。教師在實施課堂評價的具體環節中,應根據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多元化評價,并盡可能保證評價的客觀性,一改之前單一的評價標準。另外,教師應轉變“灌輸式”教學觀念,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互動的機會,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三、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策略
(一)設計多樣化的語文課堂評價標準
教師所實施的課堂評價應以一定的標準為衡量尺度,從而逐步對課堂評價進行優化。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第一,對于學生異步達標的現象予以認可。對于一些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提前達標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創造更多條件,引導其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提升其學習能力;對于無法按時達標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其查找原因,并延遲評價。第二,設置多層次評價標準。小學語文教師應對學生在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予以正確的認識和尊重,并將課堂評價進行分層,幫助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樹立學好語文課程的信心,為其提供語文學習的方向,從而使其不斷進步。第三,盡量采用開放性問題對學生進行測評。教師在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進行評價時,不應僅選擇記憶性的問題,應重視問題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大膽提出不同的想法,發揮其想象力。
(二)基于學生差異性合理選擇課堂評價角度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課堂評價的過程中,不應運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因為每位學生的思維特點及思考問題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現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差異性來合理選擇課堂評價的角度。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課文時,在課堂提問環節,教師可以這樣設問:“都有哪些小動物來到了雪地里畫畫呢?他們分別畫了什么圖案?你覺得還有哪些小動物能來到雪地上畫畫,畫出什么圖案呢?”這三個問題具有不同的深度和開放程度,教師應仔細評價每位學生給出的不同答案,并對學生所給出的創新性答案予以肯定和鼓勵,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選擇與運用評價語言,發揮課堂評價作用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選擇與運用的評價語言能夠直接影響課堂評價的效果。具有幽默感和藝術性的評價語言更加容易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學習主動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善于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選擇評價語言藝術,多采用鼓勵、肯定、表揚等具有積極性質的評價語言,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語文課程的信心。由此可見,教師講究語言藝術是課堂評價發揮作用的關鍵,特別是口頭評價,能夠更加直接地被學生所接受。例如,在講解《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有的學生在朗讀作者在傍晚時分去鳥的天堂這個段落時,聲音很大,幾乎是在用喊的方式。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不應直接指出學生的錯誤,而是可用幽默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如“難怪作者沒有看到群鳥,可能是被你的聲音嚇得不敢飛出來了,作者才會覺得鳥的天堂名不副實吧!”學生聽到教師這樣說,都笑起來,課堂中一片歡聲笑語。通過教師的評價,這名學生明白了自己的朗讀方式存在錯誤,并樂于改正,從而更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科學化的評價策略,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設計多樣化的語文課堂評價標準;基于學生差異合理選擇課堂評價角度;選擇與運用評價語言,發揮課堂評價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偉.構建智慧課堂評價體系研究:以小學語文課堂為例[J].華夏教師,2020(07):84.
[2]袁月.教師課堂評價語言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以小學語文為例[J].現代交際.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