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方勇
摘要:小學基礎教育事業的有效性十分關鍵,尤其是在當前時期,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解決小學生學習負擔重的情況,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當中便提出了施行增效減負的教學方針展開教學活動。在“雙減”政策落實的背景下,減負的目標不僅是“減負”一個層面,還包括“提質”。因此,本文便針對于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增效減負的策略展開分析,并且試析幾點有效的實踐策略,以期能夠得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國家要求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教師如何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問題在教學中優化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到既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又提質增效,是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學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自“雙減”政策出臺以來,專家和行政部門密集發聲。教師是育人和實施“雙減”政策的主體,決定著“雙減”能否落地以及落地后能否行穩致遠。由此可以看出,為了切實落實“雙減”政策,教師應該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結合自己的教學科目在作業設計上做出改變。
一、現階段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數量過多
很多教師錯誤地認為,讓學生多做題,就能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學生做的題越多,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就越通透,記得也越牢固。所以,數學教師在作業的設計上一味求“量”,讓學生做完課本后面的習題外還要做各種輔導資料上的習題。實際上,一節課所講到的知識點并不多,很多題目看似不一樣,其本質都是相同的。讓學生大量做題,只是讓效果“重復”,而不會起到“疊加”的效果。不僅不能顯著提升學生學習質量,還會讓學生產生排斥心理。
(二)作業未分層
有的學生基礎扎實,而且學習能力強,而有的學生基礎沒有打牢,而且學習能力弱。面對這些數學素養參差不齊的學生,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應當區別對待。若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就會導致有的學生“吃不消”,而有的學生“吃不飽”。然而,現如今,很多教師在作業的設計上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設計難度系數相同、數量一樣的數學作業,導致數學作業的價值無法有效發揮出來。
(三)作業形式單一
從目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情況來看,形式單一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大多數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偏重于書面作業,均是以“寫”為主。這樣的數學作業過于單調,不符合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難以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予以重視并解決。
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著力提高課前準備的生活性,提高課堂趣味性
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對于學習也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格外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會促使他們對于事物進行學習探索,但是如果一旦失去好奇心,讓他們產生了厭煩的情緒,就很難在讓他們接受同種類型的授課方式了,因此教師要對于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和準備,讓教學內容能夠迎合學生的興趣,這樣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學質量,從而讓學生也能夠更加喜歡學習,打好基礎,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創新作業形式,突出作業趣味性
小學生年紀尚小,比較貪玩,因此數學教師可以依據小學生這種心理特點,為其設計一些趣味性的作業,以此來調動小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這樣學生也不會感覺學習是枯燥乏味的了,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快樂學習。例如,數學教師在給學生講“10以內加減法運算”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有趣的作業,如“撲克牌,找朋友”的游戲,并且讓家長也參與其中,和孩子共同完成這項作業。首先,家長挑出數字在10以內的撲克牌,然后從中隨機抽出一張牌,讓孩子馬上在撲克牌中尋找,哪兩張牌加起來與家長手中的抽出的撲克牌數一致,或者哪兩張牌相減和家長手中抽出的撲克牌數一致。這種有趣的游戲性作業,既可以拉近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又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避免傳統數學教學中過多的作業練習題,從而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作業。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作業層次性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知到每一個小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學生理解能力強,學習效率高,而有的學生理解能力一般,學習效率較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布置有層次性的作業。例如,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將作業分為必做題、選做題和創新題,其中必做題是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做的,剩下的部分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試著做一下選做題和創新題來提高自己的水平,挑戰自己,避免學生因為覺得題目太簡單而不愿意做。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需要掌握好基礎知識,如果去做太難的題目,學生會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感覺比較吃力,找不到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長此以往,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為了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就應該等學生基礎知識扎實以后,再讓其去思考那些選做題和創新題,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師分層次地布置作業,能讓每一位學生在不斷地進步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以為小學生減負為己任,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情況,精心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使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基礎,真正做到松綁減負,促進小學生個性化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愛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J].才智,2020(29):7.
[2]熊允.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20(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