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平
摘要:足球運動能夠強健人們的體魄,增強人員的體質,使初中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增進健康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質,當前許多院校都將足球體育作為教學課程,使學生以競技對抗的形式,培養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意識。為了進一步促進初中學生的運動能力,提升其競技水平,需要將良好的戰術意識灌輸到初中學生思想中,使其具有良好的大局觀,能夠縱觀全局,分析場上形勢,做出正確的指揮決策。
關鍵詞:初中;足球戰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改背景下,校園足球改革邁出了基礎性的一步,校園足球得到了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充分重視。初中學生校園足球最基礎、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提升足球教學的有效性。只有足球教學的有效性提升了,學生擁有了一定的足球戰術意識,學生們在足球技能的認知上,才會由少知到多知,學生們對于足球的情感,才會由不喜到喜愛,校園足球活動也才能真正地普及開來。
一、初中學生足球戰術意識不足的原因
(一)接觸較晚
由于足球運動在我國的受歡迎程度較低,許多初中學生對足球的了解不夠全面,接觸的時間較晚,從而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期,導致相應訓練方法與鍛煉模式不適用于成長后的學生體質。
(二)教學內容不全面
許多教學人員的教學方法存在重實踐輕理論的錯誤理解,沒有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戰術的重要性和重要意義,只是單純的要求學生不斷訓練,依靠肌肉記憶將相關戰術、跑位銘記于心,以此提高戰術的執行力。雖然實踐教學是足球運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果缺少合理的時間配比,會使相關理論方法得不到充分發揮的空間,導致學生在運動中找不到準確的應用方法和參考標準,從而使相關訓練失去實際意義。
(三)缺少良好的溝通與交流
戰術意識需要以團體合作為實戰基礎,如果人員間缺少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會使戰術意識只停留在個人層面,無法發揮和提高學生間協作、配合的作用。而且教練與初中學生足球運動員缺少雙向意見傳遞,教練往往以個人的主觀意識為判斷基準,沒有考慮到戰術安排是否符合運動員的實際需求,未按照不同人員的差異值,進行針對性布置,導致人員在實施過程中經常出現配合不默契、跑位沖突等問題。
二、初中足球戰術教學策略
(一)利用足球比賽,培養學生的足球技能
足球是一項對抗性較強的體育運動,各式各樣的技能練習,基本上都是為了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展開足球比賽。而足球比賽活動又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足球技能。因此,初中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組織學生展開足球比賽活動,可以是班級內部的足球比賽活動,可以是班級與班級之間的足球比賽活動,也可以是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足球比賽活動。足球比賽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明確的職責分工,并引導學生根據比賽過程中的形勢合理地運用相應的比賽戰術。
例如,雙后腰搭配戰術。雙后腰搭配戰術要根據具體的對手以及足球場地上不斷變化的形勢來運用。假設對方的防守比較強,那么學生就需要使用進攻性較強的雙后腰搭配戰術,假設對方是以進攻為主導,那么學生就需要使用防守較強的雙后腰搭配。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雙后腰搭配戰術,兩名后腰球員都要密切配合。學生們的足球比賽經驗越豐富,就越能根據比賽場上的變化來靈活運用不同的比賽戰術,進而學生們的足球能力就越能得到實質性提升。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分析能力
足球是一項十一人制的體育運動,個人的戰術意識需要以團隊運營為基準,在實踐中,不僅需要隊友為自己創造進攻空間,自身還要為隊友吸引防守人員,創造射門機會。足球戰術需要多人完成,因此良好的動態觀察、分析能力必不可少。一方面,足球運動員要明確隊友所處的位置,同時預測其可能要進行的跑動線路,通過分析場上實際形勢,判斷是進行精準傳球還是個人盤帶。并且不斷進行觀察與分析還能夠及時糾正相關錯誤,以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方式,調整人員的站位與走向,確保足球戰術能夠順利施展。另一方面,要觀察對方球員的動向,并分析防守人員可能要采取的應對措施,從而提前繞開防守,完成破門任務。
(三)加強與技戰術的融合
首先,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個體差異值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對于技術水平較高的運動員,可確立其戰術核心的地位,圍繞進攻能力突出的初中學生,設置相應的跑動安排,而對于接觸時間較短的學生,則以完成戰術執行為培養目標,保證相關人員能夠完成小范圍的配合,進而達到以少打多、以弱勝強的目的。
其次,要加深運動員的練習印象,能夠在戰術全面掌握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我發揮、自我創新,在不斷運用的過程中,優化戰術體系,使其更符合應用需求。最后,要加強初中學生的攻守轉換意識,許多教練在訓練學生時,只是按照場上定位進行戰術安排,比如,前鋒負責攻門、后門負責掩護、中場負責策應,這樣的戰術安排既單一又不夠靈活,制約了體系的發展空間。足球教練要提高戰術的靈活度,不只單純依靠人員個人能力設定戰術安排,還要根據球場形式改變相應策略,必要時即使是守門員也要負責進攻。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當前初中學生足球戰術意識接觸時間較晚、教學內容不全面、訓練量不足、缺少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比賽經驗不足等問題,提出加強基礎理論學習、培養良好的觀察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精神面貌、培養學生得分欲望、加強與技戰術的融合、進行團隊對抗賽、加強無球訓練等提高初中學生足球戰術意識的培養方法,以此達到增強初中學生競技能力、提高我國足球運動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耿建華,馬成全.足球戰術意識的特點及分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8):1151-1153.
[2]楊明輝,秦鑫鑫.體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學生足球戰術意識培養策略探析[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4):124–125.